標籤孕期情緒,共有28筆資料
2021年03月19日 作者:李承柱
妳應該也很清楚,在驗孕棒上的兩條線乾掉之前,就會聽到來自四面八方各種給孕婦的建議,如連環爆炸般持續轟炸…… 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懷孕是一個生命誕生的神祕過程,但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是一個讓別人可以正...2020年07月26日 作者:宋赫娜
#懷孕後討厭聽到的話─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我把懷孕後討厭聽到的話記錄下來,告訴自己,生了小孩後,也千萬別說這些話。 「孩子還在肚子裡期間最舒服了。出生後才真是地獄啊。」 「孕吐是孩子健康的...2020年05月23日 作者:鋅鋰師拔麻的「小小額葉養成手札」
前陣子,與一群媽媽們閒聊著、討論成為母親後的轉變,其中一名媽媽語帶玩笑的表示:「我剛生產完的時候,情緒非常低落,我平時一個粗神經、大咧咧的個性,居然得了產後憂鬱!」清了清喉嚨,情緒一轉她笑著說:「後來...2018年06月26日 作者:鍾藝
女性在懷孕期間的身體變化往往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但其實她們情緒上的變化也至關重要,甚至對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在9個月的孕期中,媽媽的情緒會波動很大,從高興、興奮,到低落、不安、恐懼,她們都會經歷。 ...2016年08月12日 諮詢:廖笙光
媽咪的肚子是寶寶最安全的地方,從懷孕開始,媽媽所有的吃下肚的營養、情緒起伏,都會藉由臍帶直接地傳遞給寶寶,想讓寶貝健康又聰明、成為人生勝利組,兒童發展專家建議養兒從「胎」開始,孕期營養、情緒管理不容忽...2016年08月12日 諮詢:劉怡君
從看到「神奇的兩條線」開始,女人將走向人生的另一個境界,多了準媽媽身份後,全心全意關注寶寶的一切事物,難免擔心自己是否能勝任、當個好媽媽,劉怡君心理師分享,在進入生命最初1000天的旅程,一切從放鬆心...2016年05月30日 作者:張子容
孕媽咪注意啦!懷孕過程中,若能讓胎兒感受到充滿愛與關懷,則對於孩子日後人格發展大有助益。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四個籃子」的懷孕階段,是奠定孩子往後人生行為模式的重要階段,而在成長過程中,也許會遺忘四個...2016年05月09日 作者:山口 咲彩
在媽媽教室(集合同時期生產的孕婦,政府機關所舉辦的講座、課程)裡聽到了「媽媽實際感受到懷孕的好與壞」。 接下來準備受孕的人,或是準媽媽們,應該都多少有一點興趣吧~ 這裡就來介紹一下那些媽媽們實際的心聲...2015年11月23日 作者:許碩穎
不只產後會憂鬱,產前也有可能憂鬱症上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教授指出,冬季本來就是萬物蕭條的季節,再加上孕婦身內分泌改變,導致情緒低落,長期可能出現憂鬱症狀。研究指出,身為孕婦的準媽媽們,因體內荷爾...2015年11月05日 作者:湯瑪士.維尼、潘美拉.威瑟
目 的:加強夫妻情感的溝通。 方 法:與丈夫對話、筆和紙。 參加者:媽媽和爸爸。 進 度:一週至少一次,每次三十分鐘,適於其他的孕期。 圖片來源/Bayu Aditya@flickr 有煩惱是...2015年04月01日 作者:山田光敏
懷孕過程中,孕育胎兒、生產都是由女性負責。身為男性,我個人為只能提供精子這件事情感到非常扼腕。然而,似乎許多男性都順勢將「懷孕」這個重責大任全推給女性承受。 圖片來源/pixabay 接下來...2015年03月09日 作者:黃慧雯 諮詢:劉怡君
「老公,我懷孕了!」當你聽到這句話時,心中有何感受?喜悅?緊張?還是波瀾不驚?無論如何,每個新手爸爸都要經過這麼一段,迎接第一個孩子的生命歷程。 隨著孕期週數的增加,除了孕媽咪的肚子一天天變大,準爸...2015年01月13日 作者:邵玉芬、許鼓、曹偉
從懷孕到現在為止,已經有 9 週了,你的身體外觀並沒有多大的變化,然而脾氣卻發生了很大的差別,以往溫柔的你,可能現在變得經常性的喜怒無常,情緒大起大落,難以捉摸。 圖片來源/pixabay 你...2014年07月04日 作者:黃慧雯 諮詢:林珮瑩
生活總是帶來各種大大小小的壓力,有些人小心謹慎面對,有些人大而化之處理,而孕媽們除了要適應因懷孕期間的身體變化外,心理的抗壓性更是敏感,易怒、煩躁、焦慮、憂鬱、恐懼等情緒,常常讓自己與身邊人發生衝突或...2012年02月19日 作者:竹內正人(審訂)
懷孕期間感到不安焦躁是很正常的 孕媽咪無故感到焦躁、不安,情緒不穩定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為賀爾蒙失調產生的心理反應。若覺得不安、感到憂鬱,千萬不要一個人苦撐,可與家人、朋友、親戚等多聊聊,交換心得。雖...2012年02月19日 作者:竹內正人(審訂)
包容媽咪的情緒變化 媽咪情緒不穩定,多半都是心理因素而引起 媽咪懷孕期間會因為身材變形、身體不適,甚至產後帶小孩及工作的問題,而感到焦躁心煩,容易掉眼淚,脾氣暴躁,情緒起伏也較往常劇烈。此時,爸爸就得...2012年02月10日 作者:24drs.com
2012/2/6 日前發生疑似產後憂鬱婦女攜子跳樓的不幸事件,對此,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呼籲,在孕產期間家人與親友適時的支持和關懷非常重要的,家人朋友可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