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撞老師、拒絕父母,其實他需要的只是「聊天」(上)

二○一四年暑假特別燠熱,幾乎沒有颱風造訪。

來造訪我的多半是家長,詢問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有孩子詢問如何和父母相處?如何面對親人過世?或者詢問如何寫一篇作文!其中有兩位孩子的母親先後來電,分享孩子大考後的成績,他們考上理想的學校了。我不在乎孩子一時的表現,但的確為他們開心,他們如此認真對待自己的生命。他們過去曾處於困頓,那也是我少年時期曾有的歷程,我曾陪著他們讀書,也曾經陪伴他們一段時光,彷彿陪伴少年的李崇建(Tip1)。

頂撞老師、拒絕父母,其實他需要的只是「聊天」(上)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單親少年

小柏是寫作班的孩子,長像斯文英俊,行為謙恭有禮,不僅很少說話,被稱讚時,常流露靦腆的表情。但是當班上秩序吵鬧時,他會主動要求同學安靜,是個很有正義感的孩子。
小柏的媽媽一日來電了,憂心忡忡地訴說小柏的處境:剛升上國中的小柏,班上有三個令教師頭痛的孩子,小柏不僅是其中之一,還被老師稱之為「周處」。

媽媽特別向我解釋:「你聽得懂這意思嗎?古人說『周處除三害!』,最大的一害就是周處。他功課已經滑落谷底,上課公然睡覺就算了,還破壞班上秩序,老師用了各種方式都拿他沒辦法。昨天學校打電話來,說這個孩子嗆(這個詞彙,比『頂撞』更強烈一點兒)老師,在走廊上惡狠狠的瞪老師。我已經不在乎他的功課了,只要他品行好就可以了,現在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

「爸爸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我試著詢問家庭狀況(Tip2)。
媽媽停頓了一下,難過地說:「我是單親家庭,他的父親另外有家庭了。」
「孩子和爸爸的關係好嗎?」
「他應該會生爸爸的氣,沒去找過爸爸。」媽媽費力的陳述家庭狀況。我知道單親父母,帶著一個孩子,容易心力交瘁,何況青春期的孩子出了狀況。

單親的孩子,也是辛苦的。若是孩子能夠符合主流價值:一般而言是功課表現。青春期出現狀況的比例較少;若是無法符合主流價值,情緒又無法被人理解,狀況也會比較多。
小柏向來尊重我,我也很喜歡這個孩子,我答應媽媽,和他談一談學校發生的事,但我也鼓勵媽媽請孩子多和父親連結。

Tip1——每當提到孩子的叛逆,我都會想到自己的成長歷程,我也常邀請父母連結自己的經驗,便容易同理孩子,教育也會變得比較簡單了。

Tip2——面對孩子的問題,身為一個教師,我會以簡單且尊重家長的方式,了解家庭的圖像。比如我詢問:「爸爸怎麼看待這件事呢?」事實上是在探索家庭動力,我從中獲取的資訊,有助於我幫助孩子。

同理孩子的內在

一個青少年頂撞老師,表示內在的憤怒壓抑不了,以激烈的方式表達,有時也非他們所願。孩子頂撞師長,顯然並不恰當,但是頂撞師長的現象,從三十年前就時有耳聞,只是現今台灣的社會環境,人們對嗆已經司空見慣,這個現象值得教育者深思,我們正創造什麼樣的環境給孩子?

讀者不妨設想,如何應對頂撞老師的孩子?諄諄教誨?嚴厲指責?曲意討好?或者不在乎(附註1)?還是其他?
我選擇的方式,是先同理孩子的內在,再導入規則討論,讓孩子學會負責任;若我是該校老師,我會執行規則,這是我的大方向。


小柏和我對談時,一如既往的拘謹恭敬,坐在我面前,有一點兒不安。
我的身心放鬆,很專注地和小柏對坐(Tip3)。

當我和孩子對話,很少東拉西扯不重要的瑣事,總是很快地開門見山。這一次我直接和小柏聊單親家庭(Tip4):「你媽媽告訴我,你爸媽離婚了,你和媽媽一起住。媽媽還提到你對爸爸有點兒生氣,很久沒和他聯絡了。」

小柏有點兒不自然,但表情很鎮定。
「我這樣說,你會不舒服嗎?」
小柏搖搖頭。

「你會緊張嗎?」、「會生我的氣嗎?」、「會尷尬嗎?」我緩慢地核對小柏情緒,小柏都對我搖搖頭。(Tip5)
「我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我跟爸爸住在一起,因為媽媽選擇和別人過生活,選擇另一種不同的方式吧!很長一段時間,我很生她的氣,甚至很恨她。我的心裡常常感到孤單、生氣,還有難過,只是我不想承認,我也無法和別人說這些。」

我停頓了一會兒,才繼續說下去,我想心靈與情緒的交流,都需要一點兒時間。
「而且我的功課很差,無法達到老師和爸爸的要求。但是我沒有膽量和學校對抗,只是常和爸爸吵架,我覺得自己很糟糕。這一段時間很難熬,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到二十幾歲,我考上大學了,才有一點兒改變。」

提及這些往事,我心靈仍有深深感觸,感覺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困頓,一路走來的確不易。小柏只是靜靜地聆聽,一句話也沒有說。
「我知道你也是單親的小孩,所以和你分享一些心情。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但是我想,你也許能體會我當時的心靈。」(Tip6)小柏點點頭。
「謝謝!」我又停頓了一下。「你媽媽打電話來,主要是和我談你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我現在請她上來好嗎?」(附註2)

小柏也點點頭。
我們因此轉換了空間,媽媽、小柏和我在教室裡坐了下來。

媽媽很無奈地,重新陳述學校發生的事。媽媽陳述到一半,很無奈地對我說:「你看這個孩子,只要教訓他兩句,他就不高興,你看他那種表情。」
是什麼表情呢?我轉過頭來,看見這個謙恭有禮、擁有天使臉龐的孩子,聽到媽媽的指責之後:眼神帶著冷漠、帶著一點兒不屑、一點疏離的憤怒,桀驁不馴地看著天花板。(附註3)

「媽媽……」我停頓了一下。(Tip7)
「妳希望他怎麼回應呢?」我好奇的問。
媽媽聽我這樣說,似乎欲言又止。

「他小學三年級,爸爸就不在身邊了。沒有爸爸的孩子,心裡可能會很孤單,會有很多難過,也可能有很多的生氣。但是誰能理解他的感受呢?當他做錯事情,必須面對很多道理與指責,但是誰能理解他?」(Tip8)

當我說到此處,小柏的姿勢依然沒有變動,但是臉頰已經流下兩行淚水,小柏很安靜地任由淚水滑落,並未掩飾自己的眼淚。(Tip9)
我問媽媽:「妳看過他這樣流淚嗎?」媽媽搖搖頭,紅了眼眶。

「我知道妳也很委屈。因為單親媽媽帶一個孩子並不容易,希望妳不會自責,我只是想讓妳瞭解他的感受而已。」(Tip10)
我轉過身子,靜靜地看著小柏,小柏變換了姿勢,頻頻以袖口擦拭氾濫的鼻水。我告訴小柏:「我也曾經不喜歡老師。老師是人,你也是人,身為一個人,我要讓你知道,你可以不喜歡老師。」(Tip11)


Tip3——要與孩子或學生溝通,我通常邀請大人:先整理自己的姿態,安頓自己的內在,盡量以沉靜安穩的語態談話。這部分的技巧,我放在第二章〈覺察自己的姿態〉,有詳細清楚的說明。

Tip4——當我和孩子對話,有時候會直接切入感受,有時候會以一個事件連結。當時我腦海裡面,直接聯想的是「單親」,因此以此事件切入對話。

Tip5——對談的時候,我常邀請師長與父母,能夠關注孩子的感受,因此切入感受的問話,已經成為我的對話習慣。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本書第二章。但是當詢問他人感受時,一般人常找不到感受,因此我建議師長,以「正向的好奇,封閉的選項」進行對話,可以參考本書第四章。即使我以封閉的選項詢問,孩子也不一定能夠連結自己的感受。但我常邀請師長,將這樣的方式,內化成一種問話的習慣。

Tip6——當我開啟自己,便是要展現更大的同理心,我視為展現「接納」的一部分,讓孩子接納自己的處境。這部分的對話脈絡,請參考本書第三章。
當師長開啟自己,若是一種接納,那就不會隱含著「策略」。「策略」的意思,是這樣的談話僅是一種計策,或是一種暗示,背後期待孩子有所開放與回應。
當師長開啟自己,最需要注意的是,切莫以為孩子的內在與自己相同,而對孩子說:「所以我知道你也是孤單的……」如此可能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霸凌,霸凌孩子內在的感受。

Tip7——我在教育的過程中,經常停頓,比如語氣、等待對話、處理事件、語言與語言之間……因此可以在文章中發現,我羅列了很多的「停頓」時刻,可以參考本書第四章。

Tip8——我認為教育與溝通的簡便路徑,便是從「感受」導入,因此切入感受,成為我對話的主要「脈絡」,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本書第二章。

Tip9——一旦言談「碰觸」感受,就容易讓對話的人「覺知」感受。此處我僅是和母親談到單親孩子的內在處境,小柏的感受便被開啟了。但是我必須說明的是,此刻我的姿態、語態以及接納孩子的心靈,是很重要的關鍵。

Tip10——讓母親同理孩子的感受,也要同理母親的感受,母親才會感到被支持。

Tip11——從觀點進入深層的感受:接納。可參考本書〈情感的教育Ⅱ〉一章。

附註1
我這樣的說法,包含在本書第一章,歸納薩提爾模式的四種應對姿態,讀者不妨檢視自己過去的應對姿態,再檢視自己可以如何更改慣性。

附註2
我和小柏在寫作班四樓談話,媽媽在接送孩子之間,已在一樓等待。

附註3
孩子被指責,顯然會有所回應。我常邀請大人,給予孩子回應的空間,不要一味指導孩子,要有什麼樣的回應方式。
小柏在我面前,向來展現謙恭有禮,一旦遇到母親的教訓,展現另一種面貌,對我而言是相當自然的狀況,也讓我好奇他們慣性的應對姿態。

頂撞老師、拒絕父母,其實他需要的只是「聊天」(上)_img_2《心教》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幼兒園 戒奶嘴 益生菌 長高 孕吐 人工受孕 黴漿菌 親子出國 尿布推薦 寒假 月子中心 配方奶 半夜發燒 懷孕初期

特別企劃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