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

「我跟林醫師訂婚的時候就後悔了。」譚敦慈笑著說。譚敦慈與「俠醫」林杰樑結褵以來,鶼鰈情深,家庭、工作都密不可分,但其實訂婚當晚的一個夢境,曾讓她閃過後悔的念頭;「如今很多人建議我把林杰樑醫師的Facebook名稱改掉,但大家可能不曉得我為什麼會有持續經營、回覆民眾疑問的動力,因為這個臉書專頁是林醫師的名字,假如不是的話,我不曉得是否還能這樣強壯的去做這些事情。」其實,嫁給林杰樑的譚敦慈,一點也無悔。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1

訂婚曾後悔  但是「為妻則強」

譚敦慈與林杰樑醫師結識時,林醫師已經在洗腎,但這卻沒有阻礙他們的感情發展,並且她依舊與林醫師結為連理,因為「一則年輕,就像一般女孩子一樣,覺得他是很好的人。」第二則是譚敦慈以前在急診工作,各種想不到的意外見多了。

不過譚敦慈語出驚人的表示,「我與林醫師訂婚的時候就後悔了。」原來當晚她做了一個夢:「我夢到林醫師以及我婆婆,拿著鍋鏟在我後面追我!──不過我訂婚與結婚只差一個多禮拜,來不及反悔。」譚敦慈笑著憶起這段往事。原來當時的譚敦慈不諳廚藝,「幸好我婆婆跟林醫師都很好,我婆婆對我說,看得出來我都在醫院上班,不可能煮飯的,其實現在很方便,自助餐買回來也是一餐。」但婚後譚敦慈幾乎天天開伙,「我覺得為母、為妻則強,同時也很感激林醫師,我煮什麼他都吃。」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2

別讓孩子失去幸福感

譚敦慈回憶自己的人生:「我是非常幸運的,我這輩子遇到的男人都非常好,我爸爸非常疼我,他有氣喘病,可是中午都會騎腳踏車幫我送便當,晚上爸爸也一定會同我們圍坐飯桌、一起吃飯。這給我很大的幸福感。」因為這個幸福感,更讓她肯定全家一同用餐的價值,「我覺得現在小孩有豐厚的物質,卻缺乏『幸福感』,兒子就跟我說,他同學好可憐,都要自己買外食,但是他總是可以回家跟我一起吃飯,所以我覺得不能讓小孩失去幸福感。」譚敦慈也明白,現在小家庭的困境,「即使要買外食都沒有關係,但可以買回家放在盤子中,陪孩子一起吃;這也是當初林醫師對我的要求。」

而這一路走來,譚敦慈是簡單而滿足的,她接著說:「大家不要覺得害怕,我們永遠是婚後才學習當妻子,生了孩子才學習當母親。時間讓我們的容貌改變,可能變老變醜,但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美好;所以你說哪個賺哪個賠?其實不一定。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3

看起來是幫別人  卻是別人救你

看來溫柔纖細的譚敦慈,骨子裡卻相當堅忍。令人意外的是,出身護理的譚敦慈,兩個孩子相差十二歲,前後兩胎居然都沒有坐月子。


譚敦慈認為,「一是我們現在營養已經太好了,二是我覺得坐月子的主要目的其實只是休息而已,」譚敦慈再補充,「還有一個原因,是林醫師還在時我不願意提的,就是我要照顧他,林醫師每隔一天就必須洗腎,這怎麼能假他人之手?」因此無論是照顧林醫師、或陪著林醫師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去偏鄉義診,譚敦慈都親力親為。

這樣照顧人的譚敦慈,更選擇在小兒子37週時自費剖腹產,因為譚敦慈的弟弟得到血癌,狀況危急,而譚敦慈的骨髓與弟弟符合,她趕著想捐贈骨隨給弟弟。「一開始醫生還不願意,但幸好當時有剖腹產,因為剖腹了才發現我的小兒子臍帶打結,而且已經快拉緊了──所以我說有時候是幫別人,其實是別人救你,假設當時沒有趕緊生,這個孩子就不會存在。」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4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  以及懷念的管道

在林醫師逝世後,譚敦慈也盡量維持家裡一切擺設及運作都同林醫師在時一樣,用餐時負責排碗筷的小兒子如同往常會準備林醫師的餐具、自動喊爸爸吃飯,甚至譚敦慈還帶孩子重遊過去林醫師帶著兒子們去的日月潭。「很多人來信給我,要我『放下』,別再對逝者懷念,我覺得這是違反人之常情,並且我覺得應該給孩子一個讓他懷念的管道。

面對這段過程,「這是非常痛苦的一條道路,但我真的勇敢嗎?其實我必須感謝我的小兒子,因為不穩定的母親不會帶出健全的孩子,小兒子當時才國一,又跟爸爸很要好,所以我不斷告訴我兒子:別擔心,媽媽有能力帶大你,所以一切就回復到爸爸在的時候,爸爸帶他們做的事情,我也一樣做;我想到一個當母親的責任,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安心,那時小孩需要的只是非常安心的陪伴,不用多說。

譚敦慈也說,他們一家都相信林醫師是「做事的人」,因此「林醫師是去某個地方救人了。林醫師常跟我說,什麼叫天堂?你喜歡的地方叫做天堂,而他覺得他跟我們在一起就是天堂;什麼是地獄?當一個人在人間追逐金錢名利而逐漸喪失許多東西,這就是地獄。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5

笑談夫妻互動 
譚敦慈總開玩笑:我可以辭職了嗎?

過去多年,譚敦慈與林杰樑醫師都一起工作,其實最早譚敦慈是跟著台大公衛的鄭玉娟老師做研究,「因為跟著鄭老師做研究,才奠定了我對飲食的一些觀念,並且瞭解到原來癌症跟飲食這麼密切相關,而十歲以前的飲食,居然能夠影響一輩子的健康。那時林醫師也因為受到我的影響,開始做飲食毒物學研究。」最後因為林醫師的研究室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研究助理,「會做檢驗的不會整理病歷,會看病歷的不會做檢驗,唯一的方法就是我全包。」問到夫妻一同工作的優缺點,譚敦慈馬上笑著回答:「缺點可多了!」


譚敦慈談到他們夫妻間的互動:「我其實常開玩笑說,『這位先生我可以辭職了嗎?』林醫師就會說我給你加薪!可事實上,我都會再問,『請問這位先生你哪裡有薪水給我加薪?』或者林醫師非常可愛,常會突然想到什麼,就跟我說『我想要哪一筆資料』,但通常是在我炒菜到一半的時候,那麼我就會走到廚房門口跟他說,『這位先生,請問你想要先吃晚餐、還是先想要這個data?』就讓他選擇啊~(笑)」聊完輕鬆的,譚敦慈認真的說道:「我很感激林醫師一路讓我當他的研究助理,否則現在我站不出來。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6

護理背景照護人 毒物研究提供解藥

當食安問題接連爆發,林杰樑醫師的臉書至今仍然總在第一時間提供大家可靠的排毒方法,而每筆發文底下上百則的民眾留言發問,譚敦慈也是盡可能的提供答覆,「在他走後遇到這麼多食安問題,假設沒有他一路的牽引,假如我跟他不同行,我沒辦法站出來告訴大家應該怎麼辦;在大家這麼恐慌的時候,我覺得不要再告訴大家那些化學物質怎麼檢驗,而是應該告訴民眾,該怎麼辦?

幸好過去林醫師總是天天與譚敦慈分享醫學新知,同時譚敦慈會自行筆記,而林醫師的筆記也都是譚敦慈在整理,「毒物學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中毒時要先停止暴露,當這些商品已經下架了,就停止暴露了,接著教導民眾如何加速排除毒物,就是毒物學要做的事情,這也是我想做的,並且契合我的護理背景──護理師其實就是協助大家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

譚敦慈最在意的是大眾的衛教,她提醒「台灣有些『一窩蜂』的心態,比方今天有個什麼很好,大家就把這個食物神奇化;其實沒有什麼神奇的食物,均衡飲食永遠是最重要的。另外飲食不要科學化,盡量食用原形的食物,不要吃再製品。」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卻是我們最不容易做到的。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7

我們佩服譚敦慈一路以來的堅毅、並且總顧及社會大眾利益,不過譚敦慈謙和的說:「很多人說我很勇敢,問我過去這一年在想什麼,其實我都不敢想,這也不是堅強與否的問題;我沒有特別勇敢,我隨時想的是我該做什麼、我能做什麼,一路走來只堅持這些事。我該怎麼樣、我能怎麼樣當一個母親,我該怎樣把這個實驗做好,讓這個實驗得以發揮最大效益,我該怎麼樣帶領這些恐懼的民眾走到正確的道路上,讓民眾有個能依循的目標。」

譚敦慈自言:「林醫師走時,當時很多人擔心我站得起來嗎?」人生有時候很複雜,更有許多料想不到的意外,不過譚敦慈總是用一貫單純的信念面對,而她用這樣的單純支持林醫師、支撐整個家庭;如今她穿越人生的風暴,延續林醫師的信念,這樣的她,簡單卻充滿力量。


◎好料加碼!
譚敦慈的十五分鐘無油低鹽快速料理

譚敦慈天天開伙,但卻不用讓自己搞得筋疲力盡,她與我們分享她的快速料理:「最近我跟我小兒子常做一道菜,很簡單,把馬鈴薯切成薄片放進烤箱中鋪平,上面再鋪各種顏色的蔬菜,比如番茄、小黃瓜、青椒等都可以,灑完鹽先預烤三到五分鐘;接著再放上一片魚,什麼魚都可以,烤十分鐘,各種營養就都有了。想要再加個肉、加個蛋,開鍋炒一下也很快。不過我不大會單純只炒蛋,我一定會讓孩子多攝取,所以會炒蔥蛋、玉米炒蛋,再燙個綠色蔬菜,如此第二天的便當也有了。這個時間我還可以去拖地。」

【專訪】譚敦慈:伸手幫別人,其實是救了自己_img_8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半夜發燒 幼兒園 月子中心 長高 親子出國 戒奶嘴 孕吐 人工受孕 寒假 黴漿菌 懷孕初期 益生菌 配方奶 尿布推薦

特別企劃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