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即將被推翻的四個觀念

有一句很古老、卻又很有道理的話是這麼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就是說人除了要有「知識」,也要有「見識」(當然還要有膽識,但因為本人完全沒有,所以就略過不表),因此要充實自己,除了多讀書之外,一定還要多旅行才夠。很多東西,不能只憑「知」道,一定要親眼「見」到了,你才能夠感同身受、深刻體會,而「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你即將被推翻的四個觀念_img_1

有一次我去非洲獵遊(safari,就是用相機代替獵槍的文明狩獵方式),被蔡康永吐嘈:「你要看獅子、看大象和花豹,在國家地理頻道上看就好了,幹嘛花那麼多錢、跑那麼遠、還冒著那麼大的危險?」──不愧是名家,說得真有道理,當下我毫不猶豫的回應:「那你看A片就好了,幹嘛還做愛?」

呃,這樣有點限制級吼?那改成「你看食譜就好了,幹嘛自己動口吃飯?」會不會比較妥當一點?

我那時年少輕狂,口不擇言,換成現在,我會苦口婆心的說:「很多人事物,你真的要身臨其境,才會相信原來如此。」例如我們舉幾個最簡單的觀念好了: 一、人不會睡在大便裡,二、人不願意吃別人的口水(除非是情人的),三、男人是站著尿尿的,四、新婚之夜新娘要跟新郎共度。

這四點應該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了吧?但是如果你旅行得夠遠、夠久、夠多,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可以「推翻」的,而且若不是親眼見到,不管別人怎麼講你也很難相信。

人不會睡在大便裡?

在肯亞,我們去參觀馬賽人的村子,馬賽人就是那種高高瘦瘦、披著紅布衣、拿根長木杖在非洲曠野裡牧牛的人,你一定在電視上看過。但當吉普車抵達他們的村莊時,大家還是掩不住驚訝:整個村子外面,是用滿是荊棘的樹枝,如鹿角般交錯成圍牆,而村子裡養的就是他們最寶貴的財產──牛(在肯亞,一個人是否富有以擁有多少隻牛為準,娶老婆的聘金當然也是用多少隻牛來論),不用說,泥地上當然都是已經踩得稀巴爛的牛屎牛尿,而這就是整個部落老幼婦孺的主要活動空間。

至於住的房子呢,則完全是用牛糞糊成的牆壁(要不然他們也沒有石灰、水泥呀!),上面蓋了茅草,底下仍是泥地,留了小小的門和窗口,環境閉塞,光線陰暗,空氣當然不流通,而條件這麼差的房子還不是主要給人住的──等一下!人住在牛大便裡已經夠慘了,還說不是主要的居民?那是給誰住的?哈哈,是給小牛住的,因為小牛剛生下來身體還弱,怕牠晚上太冷(肯亞日夜溫差極大),所以牛糞屋的「客廳」主要是給小牛住的,旁邊的小臥室才有簡陋的泥牀,上面鋪滿了獸皮,而且通常,會有一隻獅子頭!

不是你愛吃的紅燒獅子頭,是真正一隻獅子的頭部(你一定要叫標本也可以),因為馬賽人的成年禮,就是要獨自、親手去獵一隻獅子,所以每一個男人屋裡,都會擺上這麼一隻證明自己「轉大人」的榮耀。


至於連獵槍也沒有的他們,是怎麼赤手空拳去獵到一隻獅子的,這就不得而知了。身為非洲大草原上萬獸之王的獅子,一向只有牠獵人家、沒有人家獵牠的(現在早已禁獵,只有馬賽人「依法」一人一生得獵一隻獅子),而這些披著紅布的馬賽人卻是世世代代專門獵獅子的,因此獅子們口耳相傳、甚至基因記憶,都知道「那個紅色的人很可怕,離遠點」。

這也就是為什麼,馬賽人可以單獨一個人,只拿一根木杖,就在曠野裡放牧幾十頭牛,而一點也不擔心被獅子攻擊了──當然他如果哪天了忘了披上紅布衣就出門,那就是另外一種故事了。

所以你看,「人不會睡在大便裡」這條鐵律就被推翻了,有人不但會睡在大便裡,而且還把主要的地方讓給小牛睡,自己睡旁邊呢。

人不願意吃別人的口水?

好吧,那麼睡牛糞屋就算了,反正牛糞也不是特別臭,可是有誰要吃別人家的口水呀?噁──這就要到地球遙遠的那一頭,亞馬遜河的叢林裡了,對外隔絕、只有靠搭船好幾個小時才能到的地方,住著到現在還過著原始生活的少數民族,他們如今賴以為生的,就是一船又一船前來「探奇」的觀光客。

他們的服裝,呃,能算服裝嗎?就是用草葉蓋住重要部位啦,服裝簡單,住的也簡單,茅草搭的房子裡,幾乎什麼設施也沒有,生活的方式,除了捕捕魚(包括惡名昭彰的食人魚,其實食人魚現在快被人抓光,已經變成怕人魚了),就是用最原始的吹箭打獵,這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表演項目,看到他們用蛙毒沾上的箭頭從竹管裡吹出來,在好幾公尺外命中目標,簡直覺得自己的脖子一陣刺痛似的,真是太刺激了!

賓主盡歡,黝黑健美的少女端出酒來給大家分享,雖然白白濁濁的不甚「美觀」,但仍忍不住好奇心,一邊舀著酒一邊問導遊:「這酒用什麼釀的?」導遊用土語問少女再轉達我們,「樹薯。」大家「哦、哦」點頭,「那用什麼發酵呢?」導遊問了少女,搖搖頭,再問一遍,少女笑了,猛點頭,導遊無奈的看著我們: 「這個酒,是用人的口水發酵的。」

「噗──嗚──噁」,解釋一下:這三個聲音,「噗」是我們聽到之後第一個反應,直接想把酒吐出來,「嗚」是心想這樣會不會失禮得罪主人,只好勉強吞下去,而吞下之後張口當然是一聲「噁」,沒有錯,噁心的噁。人人都知道釀酒一定要用一些什麼菌來發酵的,但哪有噁心到用人的口水中的菌來發酵釀酒呢?即使因為主持美食節目而吃遍各方「怪物」的我,也實在是受不了、非常受不了、大大的受不了。

環顧部落裡那些原住民,卻都搖頭晃腦、喝得高興極了,他們當然知道酒是怎麼做的,而且一點也不在意,一邊抿著嘴偷笑的少女又跟導遊說了些話,導遊搖頭苦笑,「她說這個酒好,是用處女的口水做的呢!」


「哪個處女啊?難道就是她嗎?」遊客們又是一陣嘀嘀咕咕,「她說她沒有資格,是角落裡那位──」順著導遊的手勢看過去,哇哈!是一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嘴裡還缺了好幾顆牙的老婆婆,「她是全部落年紀最大的處女,才有資格提供口水做酒給大家喝。」

好、好吧,我們就「敬老尊賢」一下,不予計較了,只是自己用力吞了一下口水,怎麼覺得喉頭有點苦苦的?不知道老婆婆有沒有每天刷牙的習慣?還是她這輩子根本沒有刷過牙?

不管怎樣,這推翻了「不吃別人口水」的第二條鐵律。

男人是站著尿尿的?

再來講「衛生」一點的:「男人站著尿尿,女人蹲著小便」,這應該是全世界所有三歲小孩都知道的、理所當然的事吧?離三歲已經五十幾年的我,當然也毫不懷疑,而讀者諸君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也一定是毫不猶豫這麼想的吧?

直到我去了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伊朗。

說它遙遠,是因為伊朗被美國列為「邪惡軸心」以來,所有全球所謂文明國家都跟它老死不相往來,隔閡越來越深;說它神秘,就是因為不了解而有各種誤會,幾乎人人都以為那是一個滿街恐怖份子、隨時準備發射核彈的國家。其實伊朗人民是我所接觸過全世界六十幾個國家中,最平和、最友善、最熱情的一族,而且有許多去過伊朗的人,都不約而同這樣認為──但這些不是今天的重點,改天有機會再說,現在要說的是我到了伊朗,進到第一家公共廁所時,竟然找不到小便斗,只有一個個的小房間,一時還以為自己誤闖女廁、尷尬不已,火速「倒車」出來,再三確認是男廁無誤之後,才如釋重負的開門進去「解放」,同時在心裡納悶著這間廁所為何如此與眾不同。

而在接下來十幾天的行程裡,我跟著旅行團跑遍伊朗,不管是在餐廳、旅館、商場或是各個景點,看到的男廁通通都是沒有小便斗的、隔成一間間的、其實和女廁一模一樣的──當然,在這樣的房間裡,男生還是可以站著小便在蹲式的馬桶上(也許坐式馬桶還沒有傳入?),倒不需要非蹲下來不可,但我也注意到:每一個房間的馬桶旁,離地面不遠的位置,都有一個水龍頭,連著一條小小的水管,這是做什麼用的呢?因為廁所外面還有洗手台,顯然這不是洗手用的,那勢必是沖屁屁用的囉?就像歐洲的一些老式旅館一樣,看來伊朗人也頗為先進的嘛!

只是這樣一來,男廁的便池數就大大減少,其實並不是很「經濟」,難道伊朗男人特別害羞,尿尿時怕人看到隱私?還是他們缺乏自信,怕公開跟人比較(這兩個字也可以用台語唸,那就成了「比鳥」,更加傳神)?憋了幾天,我終於忍不住好奇心,私下偷偷問了伊朗籍的導遊。


「哦,因為我們是伊朗男人,都是蹲著尿尿的。」他說完莞爾一笑,我想必定是在開玩笑,但他又用力點點頭,「因為我們的公共廁所,大都是在清真寺附近,而到寺裡禱告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淨身,平常雖然是小淨,不用全身沐浴,但也要把手腳和重要部分洗乾淨,所以你看到的那些房間,不只是小便用,也是淨身用的,而既然要沖洗,站著反而不方便,所以大家就直接蹲著尿尿,尿完順便洗乾淨,然後進寺廟朝拜……久而久之,男人們都習慣了,蹲著小便。」

「那……那在家裡呢?」我還是半信半疑。

「家裡也一樣呀,你知道穆斯林一天要禱告五次,一樣也是要淨身的,何況屋裡也不會多裝一個男生專用的小便斗,大家還是乖乖的蹲著上、蹲著洗,一般人要不是像我這種去過國外的,根本不知道還有站著尿尿的小便斗這種東西呢!」

聽他說得頭頭是道,我還是心存保留,既然「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我還是再多觀察幾天、再下定論吧!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遊覽車橫越一個沙漠,中途全無人煙,除了用水泥塑的、有箭頭指著麥加方向的禱告台,什麼建築物也沒有,自然也不可能有公共廁所。車行半路,遊客們紛紛下來「解放」,女士們走到遠遠的荒野裡,男士們則就近解決,這下可以大象真白,哦不,是真相大白啦!我偷偷觀察伊朗籍的司機阿伯,心想這裡既然是野外,而且沒有淨身的需要和設備,那麼你做為一個男人,一定會很自然的站著小便,那就推翻了導遊的「鬼扯」,而我也確保了生平堅持五十幾年的「理念」。

沒想到,萬萬沒想到,司機阿伯走得遠遠的,蹲了下來,一臉的舒暢之後,身體稍稍抖了一下,接著站起來拍拍身上的長袍,悠哉遊哉的走回來了!他真的、自發性的、完全志願的蹲著小便,而且以所用的極短時間來判斷,也不可能是上大號──我被打敗了!伊朗男人真的都蹲著小便。

這時導遊的聲音從我背後悠悠傳來:「看到了吧?有廁所的地方我們一定要蹲,而沒廁所的地方更要用蹲的,你看我們一般人都穿著長袍,如果在野外站著撩起袍子尿尿,不是更加的醒目、也更加的不方便嗎?不如這樣蹲著,神不知鬼不覺,連袍子都可以不動,只要撐開兩腿,讓一條小溪流出來就好了……」

「我……」我恍然大悟之餘,接下來想要問的當然是「那他們袍子底下,都沒有穿內褲嗎?」但終究難以啟齒,而導遊臉上那一抹會心的微笑,大概也已經給了解答。

所以,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男人都站著尿尿的,而如果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都可以推翻,我們又怎麼會再固執的認為什麼事情非是怎麼樣不行,又怎能不開放的接受「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呢?行萬里路,讓人視野開闊、胸襟廣大,旅行的好處真是太大了!


新婚之夜,新娘要跟新郎共度?

接下來,就只剩下最後一條「鐵律」了:新婚之夜,有新娘不是跟新郎共度的嗎?要不然還可能跟誰在一起呢?答案是:真的有耶!其實就在西藏,當地很久以前的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第一天晚上並不到夫家去,而是在自己家裡由親生父親為她「破處」之後,才送到婆家去的……這、這太離譜,太離奇、太離經叛道了吧?

而就書讀得不夠多的我所知,我們漢人傳統的「洞房花燭夜」習俗,在世界上許多部族裡並不是這樣的,詳細的情形請大家自行朝拜「孤狗」(Google)大神,確實的原因請向文化人類學系的教授請教,我所能提供的只是一條三十幾年前的舊聞:

有一個西藏女孩,遠赴北京大學唸書,畢業之後回到西藏,接受了家裡為她安排的親事,要嫁給一位藏族青年,婚禮種種也都依傳統的習俗進行,但她始終無法接受新婚之夜要由父親幫她「破處」的這個做法,萬般猶豫困擾之下,竟然在新婚前夕服毒自殺了!

當年登在報紙上的這則短短的新聞,卻大大震撼了當時還年輕的我,也才第一次體會到「啊,人真的是很不一樣的」。直到很多年後,我因主持電視外景節目到了泰國北部,才又有另一番體悟。

在泰北的一個相當蠻荒的部落裡,我探訪了簡陋木屋裡住的老村長,他得意的訴說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地方,他能住在這裡是多麼的有福氣,看他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我自然問起他的家庭、有沒有太太、小孩幾個等等……他卻笑得更開心了, 「全村都是我太太。」

原先我還以為是翻譯的人翻錯了,再問一次,才知道原來這個屬於傣族一支的村長,是終身不結婚的,但部落裡每一個女孩要出嫁的前夕,都要先來跟他「圓房」,也就是由他「破處」之後,才喜氣洋洋的把新娘送出去,而新郎那邊也毫不介意的把人接過去──因為千百年以來,大家都是這樣的。

在電視節目上,為了效果,我很誇張的先是多麼羨慕這位老村長,甚至想對他取而代之,接著又在發現他的「對象」多半其貌不揚之後,覺得這是一項「艱鉅任務」而臨陣脫逃……但一直沒機會轉達的是老村長的一番「智者之言」:

「你要知道,女孩子要當新娘是很害怕的,雖然媽媽有教她一點,但畢竟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她在第一天晚上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萬一嫁的是一個粗魯的小伙子,一味胡搞蠻幹,只會讓她又痛又怕,又怎麼能好好愛她丈夫呢?先跟我過夜就不一樣了,我有經驗(得意的一笑),會用溫和的語氣安慰她、鼓勵她、溫柔的用實際行動教她,她只要不怕了,就可以接受、可以學得會,等第二天真的跟新郎在一起,就不會那麼害怕、那麼痛苦了,所以從我這裡嫁出去的女孩子,男人沒有不滿意的,他們過得很好,我的功勞很大,大家都很尊重我(得意的大笑),常常送好吃的來給我……」

會不會傳統西藏人的心裡,也有類似的想法,只是他們的這個「導師」不由村長來當,而是由自己的父親來做?我真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的事了, 「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的無知」,而求知的歷程,不論是讀書或者旅行,都是處處充滿了驚奇與喜悅的。

而知識越多、見識越廣、就越不會陷在狹窄的「我執」裡面,不會落入「非怎樣不可」的苦惱,那不就是修行者所說的「開竅」嗎?

親愛的讀者,你開竅了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你即將被推翻的四個觀念_img_2《哦NO!不要跟我去旅行》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尿布推薦 黴漿菌 人工受孕 孕吐 戒奶嘴 半夜發燒 長高 懷孕初期 幼兒園 親子出國 益生菌 配方奶 月子中心 寒假

特別企劃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寶寶不想穿尿布、抓尿布不是調皮!護理師:爸媽別忽視「尿布不適症」
寶寶不想穿尿布、抓尿布不是調皮!護理師:爸媽別忽視「尿布不適症」

寶寶不想穿尿布、抓尿布不是調皮!護理師:爸媽別忽視「尿布不適症」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