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醫療問題,你看見了嗎?

每個孩子都是爸媽捧在手心上的寶,孩子一旦生病,家長內心總是無比煎熬。帶孩子就醫時,家長都希望孩子能獲得最好的治療和照顧,但實際上許多家長卻都曾經歷過如醫病溝通、幼兒情緒安撫、缺乏就醫科別引導等多元且複雜的問題。

台灣醫療環境對兒童的友善程度有待提升,是多年來不斷被討論的議題,過去台灣甚至未曾有一家完全獨立的兒童醫院,究竟該如何提升兒童醫療品質,捍衛孩子的醫療權益?

台灣兒童醫療問題,你看見了嗎?_img_1

衛福部日前初審通過四家醫學中心級醫院分設兒童醫院,闡明目的在提升兒童醫療品質、整合兒童醫療資源,並也提到將陸續調高兒童醫療健保給付、補助醫療資源不足地區24小時的兒科醫療服務,以提升兒童醫療照護品質與就醫可近性。

這些立意良善的措施與努力,可為兒童醫療品質帶來哪些改變?身為家長,對於台灣原本存在的兒童醫療問題,究竟了解多少?帶大家一同了解台灣兒童醫療,存在的問題與困境。

一、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偏鄉地區缺乏兒醫人力

台灣醫療資源集中在大都會地區,如照規劃中的諸兒童醫院成立後,此密集現象於大台北區更形過之,磁吸作用下將導致偏鄉地區會更缺乏兒科醫師,周邊多數醫療院所沒有夜間兒科急診服務,影響到弱勢家庭急重病孩子的就醫立即性。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醫師說明,小孩的病症與成人不同,多數都屬急症病情變化快速,必須立即性接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他認為現階段政府經費應該更急著致力於兒童醫療的普及化,而非集中化,比方應要"多建醫療性的平民住宅而非少數集中於市區精華地段的醫療豪宅",才是能真正地說在照顧弱勢。並建議政府釋出誘因鼓勵年輕醫師到偏鄉地區服務,降低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問題。


有鑑於偏鄉地區的兒科醫師荒,衛福部方面則表示將補助醫療資源不足地區24小時的兒科醫療,提高偏鄉地區的就醫可近性。

二、兒童醫療人力成本高,但醫療給付卻無提高

兒科醫療需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卻無法得到相對應的健保醫療給付,是另一項壓抑兒童醫療發展的問題。「兒科醫療所需要的人力,幾乎是成人醫療的三倍以上!」宋文舉醫師舉例:「替小孩打針抽血,如果小孩一定會哭鬧,可能需要三、四個醫護人力協助安撫,也不見得可以成功,但健保醫療給付僅照病兒的人頭數計算,不會因為是兒科醫療就支付較多的費用,如此使得醫界皆坦稱兒科就是『賠錢科』」

有多年小兒科從醫經驗的周怡宏醫師也分享:「兒科醫療的醫病溝通需要付出龐大成本,孩子無法把自己的症狀陳述清楚,需要成人協助描述,因此替一個孩子看病,等於要同時孩子、家長或其他照顧者溝通,此外,若帶孩子就診的成人非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無法把症狀詳實陳述,門診的時間與人力成本就變得更長、更大」。

對此,衛福部方面則表明將陸續調高兒童醫療健保給付,以確保有足夠資源進行診療,提高兒醫就醫品質。

三、缺乏分級轉診制度 醫療品質無法提升

台灣醫療體系缺乏「分級轉診」制度,配置有精密重裝備的大醫院吸收過多初診輕病患,造成醫療硬軟資源浪費,且無論輕重疾病程度皆照單全收的情況下,大型醫院看診的速度被迫加快,醫療品質當然無法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

周怡宏醫師說明,所謂分級轉診制度,是依照病情的嚴重程度,來安排就診的醫院,例如小病先於居家附近診所就醫,初步診斷後如有需要,才轉往第二級的中型醫院,最後才是大型醫學中心。

台灣目前的狀況是由家長自行決定是否要帶孩子至大醫院就診,但到大醫院後因缺乏適當的初診過濾機制與科別引導,使其未必能至最適切的科別或醫師診療,形同資源浪費。周怡宏醫師強調,分級轉診配套措施若做好,要到中大型醫院就診必須要有醫師轉介証明,就可讓醫學中心的醫療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能防止過多輕病患者湧入大醫院就診的狀況。因為醫療成本及


給付的不適當: 門診收益大於住院更大於重症醫療;大醫院則多以門診醫療的收入來補貼重症醫療的虧損,此也是大小醫院都樂於多看門診的諸原因之一。

四、大型醫院缺乏就醫科別引導 家長茫然

周怡宏醫師表示,父母帶孩子至大醫院就診時,若沒有專業的人員指導該看哪個科別與醫師,會十分茫然,且也未必真正看對科、找對醫師。

周醫師認為大醫院應該要有詳細的就醫科別引導,最好的狀況是「分級轉診」制度完整,大醫院僅收從診所、中型醫院轉介而來的病人,有醫生的引薦,家長也比較能了解該看哪個醫師與科別,病兒將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照顧。

宋文舉醫師則指出另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目前台灣多數初生嬰兒,在醫院沒有新生兒科別情況下,會由婦產科負責照料,但畢竟兒科醫師才能最熟練及處理新生兒發生的問題,尤其是需要急救時,這也是間接導致新生兒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五、兒科急診醫療照會機制不良 兒童無法得到適切診療

醫院的兒科急診醫療照會機制不良情況下,若兒科急診必須從成人科別「臨時調度」醫師看診,沒有固定的兒科急診排班,兒童將無法得到適切的診療。

周怡宏醫師認為,家長對兒童醫療的訴求很單純,希望醫院能提供便捷的兒醫照顧,例如兒醫急診醫療照會有一定的準則,讓每個到急診就醫的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得到適合的醫師治療,但這樣基本的訴求,目前許多醫院卻都做不到。

周醫師進一步說明,以外科而言,更需要這樣兒童專屬的醫療團隊,擁有固定的兒醫急診存在,才可及時處理突如其來的緊急兒科手術需求。兒科急診需能獨立運作,而非由成人醫療來守護第一線,才可避免有延遲或誤診醫療的狀況,甚至是來診療的急診醫師兒科專業不足的問題。

六、願意接受兒醫專科訓練的人不斷減低

因為十餘年來健保給付的影響,導至現在多數年輕醫師不願投入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四大科別服務的狀況,外加兒醫給付偏低及出生率減少,是兒童醫療另一項隱憂。「現在的年輕醫師都想要輕鬆,使內、外、婦、兒四大皆空。」宋文舉醫師認為,要改善此狀況,政府應有相對應的鼓勵措施,誘導醫師從事兒科醫療,並多培養內兒科基層醫師,有助於醫療資源平均分配。

周怡宏醫師則表示,要進入兒科醫療專業,需要投注的時間成本很大,但若修習到兒醫專科卻又無法有實質的回饋,反而會減低意願,因此,若成立兒童醫院需要更多兒醫人力,那麼相對就可以鼓勵這些醫師投入兒童醫療領域。

諮詢

宋文舉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周怡宏

周怡宏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懷孕初期 戒奶嘴 親子出國 尿布推薦 配方奶 孕吐 寒假 益生菌 月子中心 人工受孕 半夜發燒 黴漿菌 幼兒園 長高

特別企劃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