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

現與太太育有一女一子的劉軒,曾經是台灣最有名的「兒子」,1989年其父劉墉所寫《超越自己》系列書籍,是父親寫給剛上高中的兒子的家書,長銷至今,許多人求學階段不但讀過,甚至還要寫讀書心得,可說是對劉軒感到既熟悉、但又陌生──熟悉書中那位兒子,但是這位兒子早已長大、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還有了屬於自己的兩個小孩……。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1

來到劉軒的工作室,裡頭擺有西方風格的石膏塑像,但也有東方風味的蘭花、書法用具;這好像劉軒本人的展現:講話中會穿插些英文口語詞「yeah」,同時也會使用台語「抓狂」;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但現在是職業DJ、作家,這樣一個融合許多看似衝突的特質,聰明、腦中充滿新奇點子的劉軒,如今當了爸爸,還是自許要當個「Game Maker(遊戲創造師)」般的爸爸。

小孩讓我更有效率

我們首先請教劉軒,當了爸爸後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生活中多了老闆,終於有老闆了。(笑)」過去一向是SOHO族的劉軒,每天的生活作息、行程,全可以自行掌握,然而有了小孩後,「他們(小孩)比我還勤奮,每天更早到『公司』,得花很多時間陪伴他們,尤其是週末。」有這樣「緊迫盯人」的「老闆」,會不會讓從事創意工作的劉軒感到壓迫、沒有時間創作了呢?劉軒卻像個洗練的職業婦女般的回答:「小孩讓我更有效率。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2

原來劉軒以前常常白天打雜「等靈感」到半夜,再從半夜工作到天亮;或者將週六日當做工作的緩衝日,一旦有了小孩,為了維持自己及小孩的作息正常,就得訂定出規範,「總不能讓孩子今天八點睡、明天十二點睡吧?當小孩的生活有了規範,自己的生活必然也會有規範;而我發現,在規律之中,其實靈感不會更難找,因為到了什麼時間就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雖然剛開始痛苦了一陣子,但我現在卻發覺這樣很不錯。有了小孩之後,常常會去規劃生活、實驗如何運用時間能更有效率,若是以前沒有小孩的我,也能有這樣的動力及功力的話,那我今天就不得了了!」

專陪小孩玩  玩要玩得有意義

腦筋動得快的劉軒,在家專門負責陪小孩玩,其餘生活起居就交給太太。「太太有時也會說為什麼累的事情都是她做,可是我覺得『玩』也有分學習的玩、和漫無目的的玩。」劉軒舉例,前幾天孩子帶回來了一盒學習英文的拼圖,劉軒馬上思考要如何陪孩子玩這些拼圖。「如果只是照原來的方式,一塊英文單字搭配圖卡,那麼孩子很快就會覺得無聊,甚至認為那是一堂『課』。」所以劉軒設計了一套帶點競賽性質、能夠跑動的玩法,孩子就非常喜歡,不但樂在其中,甚至還有機會學習。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3
劉軒的一雙寶貝兒女。照片提供/劉軒

「電影饑餓遊戲裡面有個Game maker(遊戲設計師),我們當父母的,要常常把自己變成Game maker,因為小孩把很多事情當作遊戲,他們從遊戲中學習。比方做家事時,本來覺得小孩怎麼老是來煩,但其實他們是想要參與,所以可以給他一條小抹布,跟他說這一塊磁磚就交給你負責囉!他們也就會開心的把它擦得非常乾淨。」學心理學的劉軒也說,「其實有很多好玩的遊戲,都是有共通點的,並且有心理學的技巧的;近來在設計app的科技界有個很紅的新名詞叫做『gamification』,指的是如何把人本來要做的工作轉變成有趣的遊戲,讓人自動想要去做。其實,education(教育)才是最需要gamification的地方,但卻反而是落後企業界很多年的。」

另一半管教時不插手

劉軒和太太之間幾乎不曾發生教養上的衝突,但他認為夫妻之間在管教上要互相提醒,「不過如果有什麼要溝通的地方,一定要事後、私下溝通,包括對小孩也是這樣,因為有時孩子也相當愛面子,拉不下臉。」劉軒還分享他的獨門原則:「當我太太在教育、教訓孩子的時候,我一定不插嘴。如果我幫著太太,小孩會覺得備受壓力,因為那時是二對一;如果幫著小孩,那等於是扯後腿,也會遭受另一半遷怒(笑)。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4
劉軒認為另一半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插手。照片提供/劉軒

另外有些人覺得父母之間要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劉軒則認為這行不通,「千萬不能有雙重標準,當小孩向我靠攏、找我『求救』的時候,或者另一半已經『爆炸』了,這時我對孩子的態度可以很 nice,但標準是還是要跟另一半一樣,不能讓孩子覺得要一直去找『暗門』。

愛的教育不是樣樣幫孩子做好

在美國長大的劉軒,非常了解西方所謂的「愛的教育」是怎麼一回事,「有些家長會矯枉過正,他們會覺得西方的教育就是純粹的愛的教育,所以一天到晚愛啊、鼓勵啊、你最棒了啊等掛在嘴邊,但那樣反而錯失重點了,重點是讓孩子很有安全感、在安全範圍內什麼都可以嘗試,而且容許孩子一定要有挫敗,因為挫敗才會激起上進心,而不是什麼都幫孩子做。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5

另一方面,今天許多台灣年輕人有了自己的後代,卻仍舊仰賴上一輩父母的幫助,不只住在家裡,也讓父母照顧自己的小孩,這也許是出於體諒年輕爸媽工作辛苦,但劉軒認為,如此反而會阻礙一對年輕爸媽的長進。「老天爺讓我們生小孩是有道理的。我看過太多年輕女生從不想生小孩、怕生小孩,但一生了之後,卻一夕轉變、『為母則強』,這句話我認為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但男生比較不一樣,我們需要『接、受』這件事情,但如果是身邊的人幫你接受、幫你面對,那麼自然就無法放棄原本自由自在的狀態,還是個『媽寶』,當然無法照顧別人。

付出越多的越愛 甜蜜與混亂都要經歷

在父系社會底下,女性常理所當然的被視為家庭的照顧者、孩子的教育者,家庭中缺乏父親的參與,劉軒分析:「在社會期待下,男人很容易想說,我男人就賺錢養家,現在我是父親了,更要認真工作。這個前提沒有錯,但有些人就會把這個變成藉口,人溜出去就不見了,於是在外面應酬是工作、飯局是工作、上酒店也變成是工作,『工作』無限上綱;這就是一個錯誤的邏輯連結,也是很多上一輩的父母親會不經意傳達給兒子的:『兒子啊,不要有後顧之憂,孫子我們來照顧。』原本是體諒自己的小孩,但這對一個男人反而沒有幫助。這些男人偶爾回到家裡,想要付出愛,可是卻發現不認識他們想要愛的對象:老婆怎麼老了?小孩怎麼長得自己不認識了?這樣就真的很可惜、需要檢討了。」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6
劉軒全家福;兒子川川2歲生日。照片提供/劉軒

劉軒點出一個人性的弱點:「越付出的越愛。就像談戀愛時,付出越多的那方愛得越深。所以男人一定要強迫自己付出,尤其是陪小孩的時間,一定要固定,要有照顧小孩、幫他們收拾混亂情緒的時候,也要經歷自己被搞到抓狂、跟小孩幾乎要吵起來的時候,這些通通都要去經歷,然後你會發現你越來越好、而且你越來越關心他們。

接納孩子的情緒  才能陪伴他們建立理智

小孩總是有「歡」起來的時候,尤其生病的孩子,常常不講道理,讓大人又氣又急。劉軒分享他的辦法:「小孩正在哭鬧時,首先一定要瞭解背後的原因,接著一定要先承認、接受小孩的情緒。比方當孩子不願意去看醫生,千萬不要用激將法,別說『唉呀!你怎麼這麼膽小!姊姊都去看了!』這是最糟的辦法。我會說『我知道你現在可能有點害怕,把拔看你難過也很難過。』然後抱抱他,這樣起碼小孩會知道父母是知道他的感覺、接受他的感覺的,接著再從孩子背後的想法下手。」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7
姊弟共讀。照片提供/劉軒

「比方孩子害怕看醫生,那麼我會說『你現在一直哭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對不對?我們現在要去找醫生,他可以幫我們把細菌趕走喔!』說一次一定沒用,孩子可能還是一直哭鬧,這時再重頭說一遍,通常『撞牆』了兩三輪後,孩子會突然收起眼淚,說『好!我們走』,他們勇敢起來也是很不得了的。」心理學出身的劉軒這麼分析:「小孩的理智還沒有發展好,無法抗衡腦中杏仁核發出的訊號。所以一定要陪他把邏輯建立起來。

夢想帶孩子到國外long stay

最後劉軒夢想五年之後,可以帶孩子離開生長的台灣,去到另外一個國家長居兩個月,「任何地方都行,好處就是可以真正『浸泡』在另外一個文化中。當孩子在成長時,接觸許多不同的價值觀、瞭解不同國家人們生活的方式,這樣他就會知道自己家鄉的價值觀不是唯一標準,比較容易跳脫框架,可以選擇一個符合他價值觀的地方生活。」

【專訪】劉軒:男人更要對家庭付出_img_8

採訪結束,當我們要離開時,隨口和劉軒聊了句「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劉軒立刻接著說「但只有自己的孩子最特別!真的!沒生以前我也不曉得。」此時的劉軒,疼愛孩子,溢於言表。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幼兒園 戒奶嘴 益生菌 長高 孕吐 人工受孕 黴漿菌 親子出國 尿布推薦 寒假 月子中心 配方奶 半夜發燒 懷孕初期

特別企劃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