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儲備自信

在父母教養方式的評估中,那些漠視孩子需求、不照顧孩子情緒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在幼稚園表現最糟糕,老師認為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應該參加特殊教育或留級重讀。若要求老師依照學生的依賴程度來給學生評分的話,則屬於「焦慮依附型」的學生當中,有90%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而屬於「安全依附型」的學生只有12%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此外,老師和同學對「焦慮依附型」學生的印象, 多半是比較壞、反社會、不成熟。

為孩子儲備自信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安全依附型VS 焦慮依附型的孩子

大多數孩子看到媽媽再度出現時都很高興,跑著回到母親身邊,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笑。安絲沃思將他們歸類為「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心理學家在過去幾十年間進行的實驗顯示,美國屬於「安全依附型」的孩童約佔60%。有些孩童看到母親再度出現時的反應並不溫暖,會假裝不理會媽媽、打媽媽、不由自主的大哭,安絲沃思將他們歸類為「焦慮依附型」的孩子。這個「陌生情境」實驗的結果顯示,孩童看見母親出現的反應,與孩童一歲前父母理會他們的程度,有直接相關性。有些父母隨時照顧孩子的情緒,一旦察覺孩子的需求就立即反應,那麼他們的孩子都屬於「安全依附型」。安絲沃思因此認為, 兒童在發展早期就與父母建立依附關係,會對孩子產生一輩子的心理影響。

幫孩子儲備自信

安絲沃思雖然主張早期依附能夠產生長遠影響,但在當時終究只是一個理論,還沒有人設計出能夠驗證這個理論真偽的可靠實驗。安絲沃思的研究助理艾佛雷特‧ 瓦特斯(Everett Waters)在1972 年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進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兒童發展博士。瓦特斯在明尼蘇達大學認識了艾倫‧ 西歐夫(Alan Sroufe)教授,西歐夫教授是該校兒童發展研究所的閃亮新星,他聽到瓦特斯談起安絲沃思的研究後,很快就接受她的想法與實驗方法,於是成立了實驗室,針對母親與孩子進行「陌生情境」實驗。沒多久,該校兒童發展研究所就成為依附理論研究的重鎮。

另一位與西歐夫合作的研究人員,是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拜倫‧ 艾格蘭(Byron Egeland),他當時正在進行一項由聯邦經費資助、關於低收入母親與其子女的長期研究。

西歐夫與艾格蘭從明尼亞波利市的各公立診所中招募了267 名孕婦, 她們都是首度懷孕、收入在貧窮線以下的女性,其中80% 為白人,三分之二未婚,半數是青少年。等到她們的孩子一出生, 艾格蘭和西歐夫就開始追蹤,此後就一直研究他們(這些研究對象現在快40 歲,當年兩位研究者艾格蘭和西歐夫不久前也退休了)。兩位研究者的研究,在早期教養關係對兒童發展之長遠影響的研究中,迄今依舊是最為完整的,兩位作者也於2005 年與另兩位學者共同出版《人類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一書,重點呈現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安全依附型」的孩子社交能力較強、適應力較好

艾格蘭和西歐夫等學者發現,孩童屬於哪一種依附類型, 並不代表著這個兒童的命運就此決定,有時候一個孩子所屬的依附類型,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改變,有些「焦慮依附型」的孩子後來長大變得很有成就。不過,以大多數孩子而論,在一歲時經由「陌生情境」或其他實驗評量得知所屬的依附類型, 是預測未來發展非常有效的指標。「安全依附型」的孩子,社交能力終其一生都比較強,他在學齡前更容易與同齡孩子交往, 童年中期更能交到好朋友,青少年時更能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關係網絡。

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艾格蘭的研究對象當中,屬於「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們進入幼稚園之後,根據老師的評語,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學校出現了「有效行為」,代表這些孩子們在上課專心聽講並參與課堂活動,不會分心。至於「焦慮依附型」的嬰兒,只有八分之一在幼稚園出現「有效行為」,大部分的「焦慮依附型」孩子在老師眼中都出現了至少一種的行為問題(老師並不知道這些孩子曾經參與「陌生情境」的實驗)。

孩子情緒與需求未受到重視,表現也會不好

在父母教養方式的評估中,那些漠視孩子需求、不照顧孩子情緒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在幼稚園表現最糟糕,老師認為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應該參加特殊教育或留級重讀。若要求老師依照學生的依賴程度來給學生評分的話,則屬於「焦慮依附型」的學生當中,有90%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而屬於「安全依附型」的學生只有12%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此外,老師和同學對「焦慮依附型」學生的印象, 多半是比較壞、反社會、不成熟。

當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的對象到了10 歲時,研究人員隨機選出48 人,邀請他們參加一個為期4 週的夏令營活動,研究人員全程從旁仔細觀察。根據營隊輔導員的評量(輔導員們也不知道學生所屬的依附類別),比較有自信、好勝心強、比較能克服困難的學生,多半是一歲時呈現「安全依附型」的孩子;而比較不願意與同齡朋友相處、比較願意與年紀較長的輔導員相處、甚至比較願意獨處的學生,多半是一歲時呈現「焦慮依附型」的孩子。

生命早期受到父母關愛程度越高,成年後越有能力克服困難

最後,研究人員一路追蹤這些孩子直到他們高中畢業。他們發現,生命早期所受到的父母關愛程度,比智商或能力測驗成績更能準確預測某位學生是否能順利畢業。研究人員排除學生個性與能力因素,只以4 歲前的父母關愛程度來預測某學生是否能從高中畢業,結果正確率為77%。

加拿大神經科學家麥可‧ 米尼針對小鼠的研究結果,與西歐夫和艾格蘭在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兒童的結論,兩者之間有很明顯的相似處。這兩組研究中,都有母親以特定的教養行為照顧幼小的子女。鼠媽媽舔舐、梳理小鼠的毛髮,而人類的母親則是一察覺嬰兒有需求,便立即加以回應。這些行為似乎都能以各種方式,對小鼠與人類小嬰兒的未來,產生強烈且持久的影響:生命早期受到更多父母關愛的嬰兒與小鼠,長大後會更好奇、更自立、更沉著、更有能力克服困難。母親在兒女小時候對於養育這件事的重視,能夠在兒女身上培養出抗壓性。不管孩子們碰到日常生活上的挑戰,還是日後在別的情境底下(例如小鼠碰到了開闊地實驗,或是孩子們在幼稚園內與同儕發生爭執時),這些小鼠與小孩都更能夠展現自我,運用他們儲藏在體內的自信,找出自己的路前進。

為孩子儲備自信_img_2《孩子如何成功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教養方式》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益生菌 月子中心 配方奶 懷孕初期 寒假 戒奶嘴 尿布推薦 黴漿菌 半夜發燒 人工受孕 幼兒園 長高 親子出國 孕吐

特別企劃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