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常心疼寶寶吐奶,擔心他對副食品適應不良;遇上拉肚子或食慾不振更是緊張,總是怕寶寶沒吸收到足夠的營養而延緩了發育。為了幫助爸媽認識寶寶腸胃問題,及瞭解怎麼做好寶寶的腸胃照護,信誼奇蜜親子網特別舉辦「寶貝肚肚照護知多少」的調查。
8成以上小嬰兒有脹氣、溢吐奶等困擾
在調查中即發現,有高達84%的嬰兒有「脹氣」的困擾,87%的嬰兒有「溢奶、吐奶」的困擾,在這些有脹氣的寶寶中,約有近50%的寶寶,主要發生時間約集中在出生後的0~3個月之間;而溢、吐奶困擾的情形更高達64%發生在0~3個月大的寶寶間。
為什麼寶寶溢、吐奶的狀況會這麼嚴重呢?這是因為我們人體在食道和胃的交接處有個機關叫「賁門」,當賁門括約肌和橫膈膜的肌肉緊束賁門時,胃裡的食物就不會返回食道。但是,對於3個月大以內的寶寶來說,寶寶的腸胃道還在發育中,胃容量又小,所以容易使奶水從胃跑至食道再到喉嚨,出現回奶或吐奶現象。此階段寶寶還無法消化較大分子的食物,建議不要太早提供寶寶吃副食品,以免因消化不良併發拉肚子的狀況。
此外,造成寶寶脹氣的原因也不少,排除腸胃炎、乳糖不耐症、便秘…等病理問題,可能的原因為:寶寶大聲哭鬧、使用奶瓶方式不當而吸入過多氣體,導致脹氣現像。這部分建議爸媽可以在健兒門診時詢問醫師或護士,只要找出寶寶脹氣的原因,就有解決之道。
2歲前寶寶的便秘與腹瀉不容小看
除了小嬰兒發生最頻繁的脹氣和溢、吐奶,寶寶肚肚鬧脾氣,還有兩種不可忽視的狀況,就是「便秘」與「腹瀉」。在3千多份問卷中,約有六成的寶寶曾有以上兩種狀況,且多發生在2歲以前。
讓新手爸媽困擾的問題,除了寶寶腸胃還未發展成熟而衍生的狀況,還有約近74%的寶寶曾經出現「過敏或皮膚紅疹」,以及55%的寶寶曾經出現「不明原因哭鬧」等情形,而且以上兩種情形,同樣也好發在小嬰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