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受精

這是將精液經人工處理後,以直接注入子宮的方式來促使受精,至少需一側的輸卵管沒有問題才能進行。人工受精主要使用於精子稀少症等男性不孕、子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症、因抗精子抗體所造成之不孕、不明原因之不孕患者於自然排卵週期或嘗試多排卵以後仍沒效果時。

人工受精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人工受精方法

將從男性身上採取到的精液經過清洗,並挑選出活動性佳且模樣正常的精子。

將選出的0.3 ~0.5ml 精液放進一種叫做「catheter 」的導管,並將導管送入子宮頸,於子宮頸直接注入精液。

費用

多排卵誘導注射用藥的使用量依每人狀況不同而有所異,所以難以推定其費用所需。但比起體外受精手術,注射藥劑的費用較為低廉。一般而言,精液處理加上手術費用,大約為20 ~30 萬韓圜左右(約為新台幣5 千2 百元~7 千8 百元)。韓國自2010 年起,根據母子保健法,患者可獲得人工受精手術費用的補助。補助對象為全國家庭月平均所得在150% 以下者,每次最多可獲得50 萬韓圜(約為新台幣1 萬3 千元)的補助,次數以3 次為限。

成功率與事例

受孕率的偏差是十分大的,而每次嘗試的受孕率為8 ~22% 左右。根據西元2011 年8 月難孕夫妻支援事業的手術機關報告,2010 年的人工受精手術懷孕成功率為12.3% 。

另,根據某研究顯示,不孕期間達6 年以上的患者在排卵後進行人工受精手術後,其懷孕率不過只有3% 。也就是說,不孕期間越長,則懷孕機率越低,所以對於不孕期間較長的患者來說,人工受精手術並不值得期待。另外,針對每個不孕治療週期的懷孕機率來說,第3 週期到第7 週期間會顯現一定的懷孕率,但隨著治療次數的增加,懷孕機率又會減少。因最大懷孕機率發生於第4 週期,所以一般若進行了4 ~5 次的人工受精手術後仍未懷孕時,就會改採取體外受精手術。

▲事例 1  

有一位月經不僅規律,也沒有排卵問題的38 歲女性,在性交後檢查的結果中顯示出子宮頸部幾乎沒有黏液,且黏液內精子的活動性也十分低落。因此,我們篩選出活動性佳的精子,並在下次排卵期間直接注入子宮腔內,結果這位女性馬上就成功懷孕。

▲事例 2  

一位平常月經規律的40 歲女性,由於擔心晚婚會影響到懷孕,在結婚後馬上就到婦產科來進行諮詢。經超音波檢查與基本血液檢查,我們並未發現她的身體有什麼問題,而性交後檢查結果則顯示子宮頸部黏液裡雖有精子,但精子幾乎不活動,因此我們診斷這位女性的子宮頸部出了問題。雖然我們勸這位女性在這種狀況下,應該進行人工受精手術,直接將精子注入子宮內,但不曉得這位女性是否還需要跟老公商量,總之那天起就沒再見過她來醫院。1 年之後,這位女性再度來到我們醫院。原來這1 年內,他們嘗試自然受孕卻未能成功。之後,我們給這位女性進行了多排卵誘導後,再次進行人工受精手術,結果立刻懷孕成功。

▲事例 3  

有位患有糖尿病的男性苦於可透過自慰射精,卻無法在與太太的性愛過程中射精,而到醫院來求診。糖尿病會帶給神經影響,同樣也會對男性的性功能造成影響。這位男性的太太經過檢查後,發現並沒有什麼問題。

我們先針對老公的性功能給予泌尿科系的治療,但花了很多時間才見成效。最後考慮到比起與老婆的性愛,老公透過自慰就能射精這點,我們直接採取了老公的精液,等到老婆排卵時,直接將精液注入子宮。

老公為了調節糖尿病的病況,一直持續進行胰島素治療,另外為了提升精液的質量,也持續進行運動並徹底管理生活習慣,同時還配合服用營養劑。在經過5 次的嘗試之後,老婆終於成功懷孕。

Medical Tip

男性的糖尿病所引起的性功能障礙

男性糖尿病患者約有50% 以上發生勃起障礙與射精障礙,這不僅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同時也成為不孕的原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會發生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就在於糖尿病性神經血管障礙,以及慢性疾病所帶來的精神壓力。一般會經過病例與性生活的問診、陰莖勃起檢查、陰莖動脈多譜勒儀檢測、超音波檢查後才能完成確診。而糖尿病性的性功能障礙治療可藉由注射勃起誘發劑,或使用陰莖真空吸入治療法,以及陰莖填充物等方法來進行治療,而想要懷孕者則需觀察治療結果後施行人工受精或試管手術。

人工受精_img_2《3040 好孕順產知識百科》尖端出版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黴漿菌 寒假 幼兒園 孕吐 懷孕初期 長高 配方奶 益生菌 戒奶嘴 尿布推薦 親子出國 人工受孕 月子中心 半夜發燒

特別企劃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