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第三世界」

如何讓孩子心頭篤定,願意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為自己負責?父母抱持什麼樣的心態,才能安定孩子的心呢?

找到自己的「第三世界」_img_1

請問楊老師:我家小孩無論在功課或行為上,都平平穩穩,教人放心;只是我看到不少小孩也都很平順的度過狂飆的青春期,反而上了大學,甚至年紀更大,才突然大反轉,搞叛逆。為什麼會這樣?

這和孩子的動力、自我認同有關。我想從英國的小兒科醫師兼兒童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的「中間領域」觀念(我稱之為第三世界)來說明。

一般而言,在台灣,若孩子認命接受學校的教育體系,乖乖念書,父母大概會比較安心。然而,這樣的孩子叫做認命,不見得快樂。他可能有一天會大反撲,譬如說人到中年,突然覺得過去全是一場虛幻。我們小時候都會「幻想」,以為可以拿諾貝爾獎;以為可以發明偉大的東西……以為什麼夢都能夠實現。甚至大人也會附和孩子的「幻想」來滿足他們,例如孩子把被單隨便一披,說自己會飛;大人就把孩子舉起來,假裝他們真的在飛。人「想飛」就是一個動力,可是不用幾歲大,孩子就會知道「飛翔無法靠魔法來實現」;他知道大人抱著他飛,是假的。

這時會出現兩種狀況。一種是:好吧,那我就認命了,完全接受現實。這樣的人失去了內在的動力和熱情,只是乖乖順應。另外一種是:逃回幻想世界。很多年輕人就是這樣,因為面對現況實在太困難,乾脆就關閉,回到他的幻想世界。所以想過好日子,又怕吃苦,乾脆延畢,躲在學生身分的保護罩裡;他其實是拒絕面對外在世界。

孩子要有動力,就必須像溫尼考特講的,他得找到自己的「第三世界」。什麼是第三世界?簡單的說就是在夢想跟現實中間,找到一個交接點,讓理想可以實現,避免落入虛幻。擁有理想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動力,也才是幸福的。築夢踏實,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除了動力外,「自我認同」也深深影響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態度。自我認同是指,對於「自己是誰?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等問題的態度。自我認同狀態大約可以分為四種:

狀態

對自我和生涯選擇的態度

危機是否已解決

承諾是否願付出

認同達成

喪失主動

認同渙散

是或否

延期償付

正處於危機中

是,但模糊

一、達成認同:指青少年對於生活中的重要事物會主動思考,做出必要選擇,並為此付諸行動,努力達成目標。因為體認到自己的獨特,所以也能尊重別人的不同;他們深思熟慮而不畏首畏尾;具幽默感且彈性十足,在壓力下仍表現良好;能堅持己見也能接受新觀念。

「達成認同」的青少年多半曾經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念書,懷疑自己真的適合某條路嗎?譬如我小時候因為成績好、數理優,就被認為該當醫生;可是對人的心理充滿好奇的我,一路都在懷疑:﹁我真的喜歡醫學嗎,醫生的生涯真的適合我嗎?﹂我懷疑,我深究,然後找到了答案,走上心理學的道路。這樣的孩子一旦找到方向,通常就會比較平順,個性成熟,願意投入與負責,因為這個決定是他自己做的。


二、喪失主動:接受他人對其生命的安排與期待,從沒想過別的可能性。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可能比較快樂、有自信;但也容易自以為是,受到挫敗或威脅時,會變得獨斷或退縮。

父母愛孩子,認為自己為孩子選的路會比較好,因此希望他認同,乖乖接受。也有孩子從不懷疑爸媽告訴自己的外在世界,完全接收父母說的現實。努力念書,相信只要考上好學校、熱門科系就好。

上了大學之後,如果剛好自己也適合,就一路平順;一旦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那麼問題可能就會浮現。許多父母不了解為什麼青春期還很乖的孩子,上大學後,反而叛逆、違抗,樣樣來,其實只是青春期自我認同課題延遲發作罷了。

三、認同渙散:有些青少年日子過得渾渾噩噩、沒有目標,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想過自己到底要什麼,更無法為自己立下任何承諾,積極行動。沒有中心思想的特質使他們變得膚淺,追求短暫的快樂。特別是現在的社會,因為學習的壓力增大,物質與玩樂的誘惑又多,使得認同渙散的青少年比例愈來愈高。我在親職教育這一路,看到完全沒動力,或偶有動力卻沒毅力的孩子愈來愈多,這個問題值得關注。

很多父母擔憂孩子的功課不好,但想的大都是讓孩子去補習、請家教;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孩子不了解自己、沒有目標。不了解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當然就沒有目標;如果父母給的又多,他更不需要努力,日子還是很好過。他不認同師長說的:不認真念書以後會怎樣;也不覺得找個自己熱愛的工作非常必要。因為日子很好過,他對什麼叫做不好過,缺乏感受也無法想像。他不曾有過這種經驗:發現喜歡做某件事,然後努力去完成,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和快樂!現在這樣的孩子多得不得了,他們的問題是因為沒有任何動力去探索自己,而父母還一股勁的在解決表面問題,沒有和孩子一起看見自己。

四、延期償付: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同的危機,內心衝突掙扎,情緒就顯得矛盾焦慮。這樣的孩子雖然短時間內的學習會受到影響,但如果能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達成自我認同,就會全心投入,努力不懈。許多父母會說孩子好像突然開竅或會想了,之後就自動自發,不再需要操心;其實,孩子內裡必定有一番變化,只是父母不清楚。

處在這種認同狀態的青少年,如果運氣好,碰到某些人事物,促使他找到自己要的,他就會整個人活起來。但除了這些機運因素,父母還是可以採取行動提供協助,譬如願意聆聽孩子的疑惑和困擾,鼓勵孩子尋求資源釐清問題,支持孩子做適合他的選擇等。

我自己在高中時非常質疑世俗的價值,還好一路得到媽媽的支持,以及許多良師的引導。雖然一路衝突掙扎、尋尋覓覓,終於在大二時確認了自己的方向,在心理學的領域裡如魚得水,優游自在。


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第三類型的認同渙散,因為他們生活中輕鬆好玩的東西太多,日子也比以前好過太多了。這一代的父母因為過去過得辛苦,所以不願給孩子壓力,要給孩子自由。但自由是選擇方向,努力以赴,不是沒有方向。

通常,如果孩子什麼都好,父母都會覺得很放心;然而對於資優的孩子,家長更要注意如何支持孩子內在的動機。你該把重點放在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跟他談如何把成績從九十八分提高到一百分。除了能力,父母更該和孩子談價值觀、興趣、人格特質,這是很多父母會忽略的。因此許多孩子還是依照成績表現選擇科系,卻要到浸淫某科系、領域好一段時間了,才發現這不是他要的。如果學校課業從九十五分進步到九十八、一百分要多兩倍的時間,我認為應該讓孩子把那多出來的時間拿來做點了解自己的事情,或者課外的學習,對孩子有更長遠的好處。

譬如,我家老二選的是第三類組,但對文學有強烈興趣的她,始終無法忘情課外閱讀。最近因為她很愛戴的一位外籍教師,提到他喜歡俄國文學。她就積極的去找托爾斯泰、契訶夫的小說,而且還一頭栽進去,讀得很認真,也會和我們分享她的心得。透過認同典範來學習,是非常珍貴的,而典範可以是老師,可以是同儕,甚至是書中人物。雖然她目前不打算選擇文學相關科系,但文學會是她一生中重要的內在力量。只要青少年態度對、志向清楚,又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家長就不要太主導或干涉。他們要什麼、不要什麼,自己最清楚。

父母最大的盲點是,只要和課業成績不相干的事就認為不重要。我想提醒父母,學習非常重要,而且是一輩子的事情,但不要把焦點都放在分數和名次。家庭教育比較開放但有一定規範的孩子,他們相對是較成熟的。青春期過後,他們很快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找到自己喜歡也做得來的事情;他也明白自己的性格特質和價值觀,所以知道哪條道路,自己走來會如魚得水。很多孩子都告訴我,這個階段父母的了解和支持對他們很重要。所謂安頓自己,除了和外在世界連結外,也要給他內在的力量。

延伸閱讀
>>陪伴青春期孩子3要訣
>>父親參與育兒,孩子長大EQ更高

找到自己的「第三世界」_img_2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長高 半夜發燒 孕吐 懷孕初期 寒假 尿布推薦 配方奶 戒奶嘴 親子出國 幼兒園 人工受孕 益生菌 黴漿菌 月子中心

特別企劃

趕走吃水怪獸,媽媽省錢幫手!夏普無孔槽洗衣機CP值超高
趕走吃水怪獸,媽媽省錢幫手!夏普無孔槽洗衣機CP值超高

趕走吃水怪獸,媽媽省錢幫手!夏普無孔槽洗衣機CP值超高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