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繪本導讀~卡爾《好餓的毛毛蟲》

毛毛蟲餓扁了─充滿卓越創意與玩心的繪本/石井光惠

一本教導孩子生存勇氣的繪本

從一九六九年初版以來,《好餓的毛毛蟲》已經被翻譯為多國語言,受到全球千萬兒童的喜愛。故事簡單明白,卻能傳達大眾化的訊息,相當迷人。

↓日文版《好餓的毛毛蟲》森久翻譯,偕成社,改編新版,一九八九年(初版一九七六年)

經典繪本導讀~卡爾《好餓的毛毛蟲》_img_1

某個夜晚,一片大葉子上有顆小小的白色蟲卵。從蟲卵中孵出來的毛毛蟲,與黎明的陽光一同迎向廣大世界,開始尋找食物。剛出生的時候,可以吃腳底下的葉子,但是這片葉子已經快吃完了,肚子餓得受不了。星期一吃一顆蘋果,星期二吃兩顆梨子,星期三吃三顆桃子,星期四吃四顆草莓,星期五吃五顆柳丁。星期六要吃六顆水果,挑什麼好?結果事實完全出乎預料,瘋狂吃下了巧克力蛋糕、冰淇淋、醃黃瓜、起司、香腸、棒棒糖、櫻桃派、熱狗、小蛋糕、西瓜。想當然,吃了這麼多東西就吃壞肚子,痛得哇哇大哭。但是牠不放棄,星期天又開始吃原本該吃的樹葉,把肚子治好,變成一個又大又強壯的蛹。然後睡了好幾天,終於蛻變成色彩繽紛的蝴蝶。故事就在美麗蝴蝶的身影中結束。

繪本把一周七天的時間軸與食物聯結,來描寫蝴蝶的成長過程。拚命吃,拚命長大,然後變美。書中紙張也真的挖空,來代表被蟲吃掉的洞,拼貼畫法讓毛毛蟲的成長過程更加鮮明。要活首先要吃,吃了才能滋養自己的身體,這是所有生命的通則。但是作者也以亂吃一通的毛毛蟲幽默地告訴我們吃東西要有節制,內容也要適當。孩子們雖然覺得毛毛蟲很呆,卻也為牠加油,並在最後的平靜中感受自然真理。這本繪本的精髓,就是將蝴蝶的成長故事,與兒童的成長過程重疊。

圖畫品味與繪本品味的搭配

《好餓的毛毛蟲》本身就是很美的一本書。繪本應該如何製作呢?要有封面、內封面、標題頁,以及內文頁面。這本繪本採用拼貼色塊的表現手法。有稜有角的單純形狀與繽紛多樣的鮮豔色彩。圖畫背面的處理。這些表現手法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作者的圖畫品味。作者把整本書當作一個設計對象,書本便是表達設計的對象。吸引讀者視線,製造深刻印象,彷彿是作者的拿手好戲。

但是光靠圖畫品味,不可能做出好繪本。聽說一開始的構想與繪本品味之間有落差,造成作者與催生這本繪本的編輯班納杜斯之間發生一些有趣的對話(註1)。一開始,卡爾沒想過要畫毛毛蟲故事,而是想要「不斷啃咬穿梭在書本或其他難以消化的東西之中的小綠蟲」。連標題都決定是「小蟲威利」了。但是編輯班納杜斯就說:「主角只是一隻普通小蟲,太沒感覺了。換成毛毛蟲如何?」此話一出,卡爾立刻大喊「蝴蝶!」然後便延伸這個點子,完成了這部作品。也就是《好餓的毛毛蟲》。他明白創作繪本需要一種品味。讓編輯點頭稱讚的不是「小蟲威利」,而是「好餓的毛毛蟲」。這品味不僅包含「蟲蛀出小洞的趣味性」,就連這股趣味本身都可以被蟲蛀(或許這就是蟲蛀的必然結果)。卡爾知道他需要這種品味。如今時代改變,就算與本意偏離,光靠表現手法也能夠完成繪本。但是這些繪本能夠像《好餓的毛毛蟲》一樣成為全球暢銷書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圖1 毛毛蟲變成漂亮的蝴蝶。(跨頁圖11)

經典繪本導讀~卡爾《好餓的毛毛蟲》_img_2

曾經擔任平面設計師的卡爾,開始創作繪本的契機是由馬丁(男)撰文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這本繪本的文章包含了另一種繪本品味。改變對象,重複模式,最後來個大團圓,才發現整個故事的涵義,是相當常見的繪本手法。卡爾用這個手法創造第一本自創繪本《一二三到動物園》,這也是一本無文字繪本。下一部自創作品就是《好餓的毛毛蟲》,這次讓他更了解繪本主題的普遍性以及故事發展的訊息傳遞力,這就是繪本的品味。當繪本品味與圖畫品味完美搭配,便決定卡爾在繪本上的成就。後來他的繪本劇情發展,無論是跟隨時間軸或是反覆循環,最後一定都會塵埃落定,製造訊息的結尾。《好餓的毛毛蟲》便是最成功的典範。

↓圖2 毛毛蟲用力吃著水果

經典繪本導讀~卡爾《好餓的毛毛蟲》_img_3

拼貼與機關所構成的繪本

卡爾的繪本既美又有趣。他的手法基礎是薄葉紙拼貼,創意來源則是創意機關。拼貼手法是卡爾的一貫作風。他平常就會自己準備上過色的薄葉紙,配合圖畫感覺來使用。等於有個色紙庫。卡爾被稱為顏色的魔術師,有天生的獨特色感,他的繪本就是只有卡爾才能創造的繽紛世界。這些色彩與簡單的切割造形(通常看起來像是美工刀隨便切的),表現出獨特的美感。

而巧妙設計的創意機關,則為單調的拼貼手法增添變化。當然,出發點便是《好餓的毛毛蟲》。他大膽地在繪本上挖洞。當然他不是第一個創造機關繪本的人,也不是概念的發明人。但是《好餓的毛毛蟲》中的創意,卻讓讀者大大驚喜。配合劇情在頁面上挖洞。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配合圖畫上的水果數量,不僅書頁愈來愈寬,還愈來愈多洞。這個創意非常單純,卻也是前所未有的嶄新創意。於是機關與故事緊密聯結,如果沒有這層關係,故事的魅力甚至要減半。這對當時的繪本界來說簡直像發現新大陸一般驚奇。

一九六八年,當時的美國沒有一個出版社可以印刷這本繪本,或是製作出版,可見此創意之奇特。現代人對機關繪本的見解已經大大成長,也不那麼驚訝了。但是他在《好餓的毛毛蟲》中所施展的創意不僅是奇特而已,更能與故事做聯結,才能如此歷久不衰。

他認為繪本對兒童來說,是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橋梁,所以要打造一本繪本,必須有吸引兒童遊玩的玩具要素,讓兒童透過繪本歡樂學習的要素,也就是刺激兒童好奇心的要素,兩者缺一不可。《好餓的毛毛蟲》書中所挖的洞,正是這溝通的象徵。


繪本媒體化與《好餓的毛毛蟲》

卡爾把《好餓的毛毛蟲》的毛毛蟲當作商標,用在各種地方。這個時代,角色的力量可謂相當強大。隨著繪本成為媒體之一,無論好壞,時代趨勢就是要讓角色產生力量。而毛毛蟲在時代潮流中能夠產生強烈印象,對《好餓的毛毛蟲》來說是一大福音。

另外,卡爾也會重新改編自己創作的繪本。令人驚訝的是,《好餓的毛毛蟲》也是其中之一。這在先前的繪本界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但是他本人卻輕鬆地表示:「我覺得現在能把它畫得更漂亮。所以我要整本重新做過。雖然我想沒幾個人會這麼做,但我還是希望能留下更美的作品。」(註2)

目前,注重日本兒童教育的偕成社也已經用新的原畫重新出版了該繪本。一九八九年版跟一九七六年版比起來,顏色確實更加鮮豔了。而且其中還加入了他特有的幽默,例如桃子的葉片變多了,草莓的排列方向不一樣了等等。但是有看過一九七六年版的人,反而覺得新版有點膚淺。但這或許是他使用平面設計天賦、潮流觀察眼光,與繪本媒體化時代溝通之後所得到的結論吧。

近年來,卡爾創立了繪本美術館來促進兒童接觸繪本。但是在這之前,他就已經開了以兒童為對象的工房。卡爾創作繪本所使用的材質與手法(拼貼)其實相當單純。如此簡單的手法應該如何展現印象?他的工房便是熱切希望孩子們能親身體驗創作與表現的快樂。為孩子們的創作成果感動,為孩子們樂於創作的模樣開心,或許正是卡爾的繪本品味得以不斷翻新加深的理由。

最後我要引用他的知心好友,克里斯登的話:「以一個作家來說,他擁有罕見的雙重天賦。他能夠理解孩子們,同時也能讓孩子們了解他。」(註3)


1.<卡爾與我>,班納杜斯,偕成社編輯部《追尋孩子的夢想──艾瑞卡爾自傳》,偕成社,一九九二年。

2.<加上1%的童心 卡爾繪本術>,「藝術新潮」二○○○年三月號。

3.克里斯登,<卡爾的繪本創作>,摘自《追尋孩子的夢想》。

卡爾(Eric Carle)一九二九~

出生於美國紐約州西拉庫斯。六歲時回到父母故鄉─德國的斯圖加特,接受德國教育。他在斯圖加特造形美術學校接受美術教育,畢業後在斯圖加特的美國資訊中心擔任海報設計師,一九五二年又回到紐約。他在紐約遇到李奧尼,在他的介紹之下到紐約時報擔任平面設計師。後來又做過廣告代理商的藝術總監、自由插畫家、設計師等等。

一九六七年與馬丁合作完成《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而愛上了繪本創作,從此開始繪本作家的生涯。他立刻與編輯班納杜斯聯手推出自創繪本《一二三到動物園》、《好餓的毛毛蟲》,獲得全球讀者喜愛。他的繪本特色,在於一貫使用自製色紙的拼貼圖畫,以及搭配書本印象和故事情節,設計各種機關。二○○二年秋天,他在麻塞諸塞州安默斯特創立了卡爾繪本美術館。二○○三年,全美圖書館協會認同他的貢獻,頒給他懷特獎。《好餓的毛毛蟲》被紐約時報選為一九六九年度最佳圖書,一九七○年則獲得美國平面藝術協會獎。

經典繪本導讀~卡爾《好餓的毛毛蟲》_img_4《如何幫孩子選繪本:28部世界經典繪本深入導讀》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尿布推薦 親子出國 人工受孕 幼兒園 半夜發燒 黴漿菌 長高 孕吐 懷孕初期 寒假 戒奶嘴 配方奶 月子中心 益生菌

特別企劃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