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禮貌好小孩

公共場合,孩子高聲喧譁,媽媽用更大的嗓音斥責小孩「安靜」;朋友送孩子書,孩子當面說:「我最討厭看這種書了!」禮貌小孩人人愛,但如何因應孩子不同發展階段,培養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

教出禮貌好小孩_img_1

五年級教室窗邊,張媽媽正跟兒子講話。孩子的班上同學好奇湊過來,但出口第一句話卻是「你是誰啊」。連個「請問」都不加的冰塊族,「直接了當」的問候語讓她頓時三條黑線。

台北市某國中教師,發現班上女學生上課偷看課外書,於是走到旁邊輕輕拍了拍學生的手肘暗示把書收起來。沒想到她的反應竟是站起來大聲嗆道:「碰什麼碰!你以為我跟你很熟喔?」一句話帶著十根刺的刺蝟族,讓老師大嘆師道尊嚴不再。

家族聚餐場合,害羞小孩總沒在第一時間向長輩問安。面對僵局,大人口頭禪往往是:「叫人啊!小孩子不能這麼沒禮貌!」平常家裡只有爸媽的小孩,突然間得面對眾多伯叔姑嬸,恨不得身上有一件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悄悄消失。

《親子天下》透過網路進行的「禮貌指數調查」發現,若以一百分為滿分,受訪網友卻為小孩和青少年的禮貌指數,打了五十九分的不及格分數;成人的禮貌指數也僅低空掠過,得了六十一分。

「禮貌災難」不僅是家庭學校的「小困擾」,也是社會檢視公德心與文明的「大指標」。

去年暑假,宜蘭蘭陽博物館在正式營運前,免費招待民眾參觀。沒想到,館方原本採開放、情境式的展出設計,在國人公德心與禮貌素養不足的「蹂躪」下,慘不忍睹:人氣很高的乞丐蠟像被人用麥克筆塗鴉、古玩展品被偷、池塘明明寫著「禁止跨越」,葉子卻被摘了一半;更別提很多孩子把博物館當遊樂場,不僅在展示區裡追逐、還用腳跺地板,家長卻完全不管。訪客缺乏公共場合應有文明素養的結果,迫使蘭陽博物館在開館前,閉館五天修復,還得加派工作人員,提醒民眾重視最基本的參觀禮貌。

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

「家長都太放任了,總認為沒什麼跟孩子好計較的,但教養和計較是不同的事,」一位網友觀察親子公共場所的親子團互動,有感而發。

觀察小孩為何不夠有禮貌,與家庭結構組成產生變化,媒體的惡性示範,以及當前過於單向、宣導式的品格教育,都有關係。

少子化浪潮席捲下,小家庭成為主流,每個孩子在家庭受到的關注與寵愛遠高於過去。再加上小家庭都會化的緊湊生活,少了親朋好友頻繁往來,缺乏應對進退的練習機會,是家庭中禮貌教育最大的難題。


議事殿堂與媒體所創造的紛擾戲碼,也是形塑無禮社會的「最佳代表」。有趣的是,即使媒體上看起來爭鋒相對的政黨,「私底下在立院碰面,也會有禮貌的打招呼」。畢業於師範院校、曾五次被公民監督聯盟選為最佳立委的趙麗雲坦承,分秒必爭的發言結構,使立院許多打斷別人發言、爆發肢體衝突的無禮鏡頭,有不少是「演戲」、「不得不」的結構性因素,理性問政的過程,很難在媒體曝光,非理性才能「搏版面」。

學校內的品格教育,太偏向知識性學習。當學習單、檢核表成為推動禮貌教育的主要模式,就很難感動學生,「沒有感動,就無法產生自發性行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系主任周平指出。

將「你應該」轉為「如何做」

「為什麼教育界所採行的各種策略,仍無法解決此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是否依然不斷重複過去的無效策略而不自知,以致將禮貌視為行禮如儀的形式?」台南市新民國小校長李光榮點出值得深思的盲點。

禮貌的養成,要從三個層面切入:「情感」的同理、「認知」的理解與「行為」的操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但昭偉舉例,「大學生不讓座」曾經成為喧騰一時、品格教育淪喪的指標。但他認為,道德指控並不能改變行為,他曾經深入與大學生討論讓座的問題,發現不讓座背後的原因,有需要不同層次與重點的教導。

例如有的學生擔心起身讓座卻被拒絕,不知接下來該如何回應而猶豫;或剛好當天學生身體不適、因準備考試覺得疲憊,使讓座成為人性的試煉;也有可能是座位離老人家有段距離,怕自己離座後位子反而被其他人佔去若沒有協助年輕人解決實際讓座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光有同理心的認知,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希望孩子讓座,學習達成的方法與技巧也很重要,」但昭偉建議。譬如害怕站起來讓位後卻被拒絕,老師可針對各種實際情境,用角色扮演學習當碰到讓座時可能出現的尷尬情境;或遇上老年人用不客氣的態度要求讓座時,年輕人可以怎麼回應。如何化理想面的「你應該」,轉為實際可行的「如何做」,是教導好禮貌過程中不應忽視的環節。


從行禮如儀,到相互尊重

「禮貌通常都針對下對上的態度,卻甚少聽說上對下要有禮貌,」親職專家楊俐容舉例,教育部國語辭典對「禮貌」的解釋為:「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並與「規矩」並列為相似詞;反映出既有文化中,談禮貌都是從「成人的需求」出發。

「希望孩子有禮貌,是大人的需求;但成人是否也相對考慮到孩子的能力與需求,是我們必須省思的,」楊俐容指出,如何把過去只要求下對上恭敬的禮貌,擴展到人與人相處分際的尊重,是當代教導禮貌的關鍵。

《親子天下》專欄作家李坤珊,曾為文〈別逼孩子打招呼〉探討禮貌,連續半年成為網路熱門文章。「很多人只看到禮貌的外在打招呼形式,卻忽略了更重要的關鍵:內在感受的交流,」李坤珊直指核心她回憶自己在二十年前,甫到美國的第二天,住宿家庭的長輩帶她到自助式餐廳用餐的情景,親眼目睹小孩站在大人前面,小小孩站在大人後面,小孩個子小,取餐動作慢,排在後面的大人不僅不會催促,還會耐著性子,笑著對孩子說「很難拿喔?」的取餐情景,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

「在我的成長經驗中,大人常告訴個頭小的孩子『小孩子不必排了,直接鑽過去就行了。』」相較之下,「把小孩當大人對待」的場景,對經常往返於東西異質文化的她來說,著實是場文化震撼。

在大學裡開設「禮貌與教育」課程的周平提醒,禮貌應是建立在每個人都是平等、互相尊重欣賞、包容差異的前提下去談。若某些人因先天身心發展限制,如自閉、過動、亞斯伯格甚至妥瑞氏症,他們在行為舉止、長相、思考方式與眾不同,但我們卻仍用同一套禮貌標準來要求時,就很容易會產生歧視與偏見。

「禮貌要真正了解每個人、尊重每個人,不能用單一的標準,要求每個人都得符合。」周平點出應在尊重、包容的前提下,談禮貌才是公允。

根據《親子天下》網路調查,四成七的家長認為教導禮貌「很困難」。而家長教導孩子禮貌最常用的方式:以「身教示範型」最高超過八成;主張「習慣成自然」者居次;願意苦口婆心不斷提醒孩子的,約佔三成五。

要示範「身教」的大人,本身是好典範嗎?調查詢問受訪者「長輩做法若不盡合宜,會在公開或私下場合,向晚輩表達歉意」的比例,近七成認為「比例很少或極低」。顯示「長輩們」所要求小孩的作為,自己都很難做到。在責怪小孩沒體貌之前,大人也需要時時「自我提醒」。


因應發展階段的禮貌教育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各階段的行為控制、抽象認知與人際社會相處應對能力也會有所差異。親職專家楊俐容建議,當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時,大人若能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個性特質、場合是輕鬆或嚴肅等差異,調整應對與引導方式,比較容易事半功倍。

如在幼兒階段,即使孩子的自我克制、調節能力仍在萌芽,但此時就可從「幫助孩子說出感受」、「示範正確行為」開始,做為教導禮貌的起點。

譬如孩子覺得某樣食物不好吃,可能最直接的反應是把食物丟到地上。這時大人可以這樣幫助他表達:「原來你不喜歡吃這個,是嗎?」接下來再告訴他,如果不喜歡吃某樣東西,可以用搖頭、退還等方式表達,但不能用丟的;甚至可以幫助幼兒重複演練一次,如:「來!你現在練習把食物拿給媽媽,並說『我不喜歡吃這個』...」,即使孩子不明白何謂禮貌,但透過這樣的過程,就是在幫助幼兒發展禮貌的行為。

除此之外,還可透過繪本、觀看別人的行為來學習等方式來培養同理心,協助孩子學習等待忍耐,輪流分享、自我克制的能力等,都是學習禮貌的重要基底。

到了生活圈更加擴大、抽象思維逐步發展的國小學齡階段,則可帶著孩子探究約定俗成的禮儀內涵。建立同理心,培養換位思考、情緒控制與表達能力,是在國小階段培養禮貌時,最需學習的重點。

青春期是孩子思考人我關係、價值觀重整的重要階段,他們對禮貌的看法,往往會經歷重新整理的過程。譬如,他們極可能會質疑曾願意遵守,或挑戰過去所服膺的規則,因此需要更多的對談與討論,讓他們釐清何謂禮貌的內涵。楊俐容提醒,唯有讓青少年有機會統整出自己對禮貌這件事情的價值觀與行事準則,他們才有機會發展出一套「既不太違背個人特質,卻又能適應社會互動」的禮貌模式。

三原則,教出自律型禮貌

禮貌,是有來有往的雙向道。隨著孩子年紀漸長,如何跳脫「這是規定,照做就對了」的他律型禮貌,轉而朝或許不拘於形式,但卻源於相互尊重而產生的的自律型禮貌邁進?專家建議,至少可從以下三大原則做起:

一、禮貌不是服從外在形式,重點更在情感交流

若把培養禮貌的焦點放在「服從規則」上,當違反規則便以斥責、打罵來應對,青少年的反應往往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理,或用更激烈的方式反抗,「責罵,老實說只收到當下洩憤的效果,」家裡也有青春期孩子的李坤珊說。

李坤珊以自己與青春期女兒的衝突為例,有次女兒對她講話很大聲,她以「我是你媽媽,不可以對我這麼沒有禮貌」指責,但發現女兒只是嘟著嘴,絲毫不理會。她知道,那次的溝通絲毫沒有奏效。


後來再碰到類似情形,她改用另一種方式:「我聽見了。你剛剛對我講話很大聲,我很傷心。」當她先表達出自己受傷的感受後,接下來再關照孩子的情緒,「我知道你很生氣」,這時女兒臉上表情便柔和許多,與上次的反應截然不同;甚至在女兒主動對自己講話太大聲道歉後,她則以「謝謝你這樣說,我很感動」回應。

「把尊重放在情緒交流裡。當把溝通焦點放在感受,就降低了相互指責與攻擊的機會,」李坤珊回顧這兩次經驗,當她讓孩子知道大聲講話會傷害到別人的感受時,反而容易達到效果。

二、禮貌不是單方面說教,重點更在說理與討論

「言教,其實非常重要,」長年致力於校園品格教育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指出,身教,需要長時間耳濡目染,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言語扮演重要角色。但需釐清的是,「言教不是說教,而是用道理說服人」。

如孩子講髒話,還理直氣壯認為「我們這群朋友都在講,沒什麼大不了」;林火旺則以「爺爺說三字經,爸爸卻不說;爸爸不說三字經,但爸爸的摯友卻以三字經為發語詞」為例,來說服孩子「說相同的次文化語言,並不是成為麻吉朋友的必要條件。」

說理的過程,若能與孩子一起參與討論、碰撞、折衝,價值觀會更容易內化。師大公民訓育與領導學系副教授林佳範形容,「就好像產婆接生,也只能在旁邊加油吶喊;但要把孩子生出來,還是得靠產婦自己來,」戲稱這是「產婆式教學法」的林佳範說。當能引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深信其價值時,這樣的品格教育才是成功的。

三、設立界線的過程中,重點在看到彼此內在的價值

小小的禮貌習慣,背後其實牽涉到「價值」的教育。曾輔導許多中輟學生的青少年協進會理事長李崇建指出,要培養禮貌習慣,一定要先有相互尊重的主文化;在這個主文化之下,當孩子的情緒發展與控制越界時,家庭則必須能及時拉出規則的警戒線,「界線要明確,但也不能多如牛毛般像警察抓小偷」。當跨越出界線,對話過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充分感覺到大人的關懷與看法」,這也是他認為建立「高密度、高品質對話」的關鍵。

讓對話「到位」的過程,李崇建提醒,大人必須掌握住不責罵、不說教(你不要如何如何)、不討好(拜託你好不好、求求你)的原則,並聚焦於孩子正向的內在價值上。


譬如當孩子犯了過錯,家長不妨從「距上次犯同樣過錯,間隔了多久」的角度,看到孩子這中間維持良好行為過程的努力;即使自己忍不住發了脾氣,也能欣賞自己執著教孩子的心意,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論大人或孩子,都不可能一次到位,」重要的是,只要雙方都能在波浪起伏、但逐步朝既定的目標邁進,就該給自己與孩子掌聲。

「教出好禮貌」,不是泛道德的訴求和指控就能成事。家長和老師都需要更細緻的方法、更能同理的心情,才能培養從內心認同、懂得尊重的好小孩。

無禮親子團,你有沒有份?

你知道旁人眼中哪些「親子團」的無禮行為最惹人厭?許多父母眼中看似理所當然的「小事」,在公共場所,就成為招人白眼、引起公憤的「惡行」。《親子天下》透過網路調查歸納發現,最讓人憤慨的「小孩頑皮,大人沒有第一時間制止」的十大無禮親子團行為包括(可複選):

No.1:放任小孩踢前面座位的椅背(50%)

No.2:放任小孩在店家內跑來跑去(49%)

No.3:在車廂中一直用影響其他人睡眠的分貝講話、嬉戲(42%)

No.4:在捷運或公車上,像猴子一樣玩吊環(33%)

No.5:用餐完畢食物掉滿桌上地上,離開時大人卻沒有收拾(30%)

No.6:大人用比小朋友還大的聲音,要孩子安靜、不要講話(27%)

No.7:玩遊樂器材時,放任孩子不遵守安全規定。如從溜滑梯的下面爬上去(25%)

No.8:公共場所,小孩講話、嬉戲的聲音太大(24%)

No.9:學校的運動會、畢業典禮,不管後面有沒有人,就直接站起來拍照(18%)

No.10:小朋友打噴嚏或咳嗽,沒有嗚住口鼻(17%)

而最讓人無法忍受的青少年行為(複選)則是:

No.1:插隊(74%)

No.2: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吵鬧(64%)

No.3:看到老弱婦孺不讓座(57%)

觀察親子團惡行,「尤其在火鍋店,放任小孩追逐真的太危險了,」網友曾在《親子天下》臉書,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可見如霹靂跑車般,這兒踢踢那兒跑跑的活力小孩,最讓旁人頭疼。

值得留意的是,「大人用比小朋友還大的聲音教訓孩子」,也在排行榜中。這種情形,「大人若不是沒有自覺,就是有面子問題,好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在管孩子,」親職專家楊俐容觀察。

她歸納親子團種種令旁人傻眼的行為,往往都源於大人與小孩的「自我中心」。「只要我開心、我家人開心就好」的心態,導致不會去體貼、尊重他人感受,甚至連應有的基本禮貌,都沒有確實遵守。

美國賀許洪現代美術館的告示牌:為什麼我們拜託你不要動手?

雲門舞蹈創辦人林懷民,在參觀美國華盛頓賀許洪(Hirshhorn Museum, Washington)現代美術館後,對館內一份告示牌深受感動,因此把它抄錄下來,寫在去年出版的新書《高處眼亮》(遠流出版)之中。林懷民說,這篇告示的動人處,在於不惡聲惡氣的命令人「請勿動手」,而是花了心思,婉言「說理」,連小學生也可以看懂,讓大家可以心平氣和點頭合作。除了表達請勿動手的請求,也把美術館的作用說明得一清二楚,使人對藝術品、傳統文物多一份愛心。


在抄錄過程中,還有一段插曲。就在他抄下文字的同時,警衛走過來,遞上一支鉛筆,客氣的解釋:「鋼筆或原子筆的墨水萬一濺到畫上,很難擦掉。」

我們希望你的孫子─以及他們的孫子─還能夠到這個美術館與雕塑庭園來。

我們希望,他們來訪時,你所看到的這些藝術傑作依然存在,依然美好,因此我們要拜託你不要動手。

每個人都曉得,繪畫是很脆弱的,輕輕一摸就可能使它受到無可挽救的毀傷。事實上,大部分的損傷都來自那無心的輕輕一摸。一根手指頭的觸摸也許不算嚴重,但是一百萬根指頭足以使一幅名畫面目全非。

很少人知道,這輕輕一摸也會使雕塑品永劫不復。即使看起來堅固的青銅也不是那麼堅固的。你摸我摸,久而久之,你手指頭的汗濕將蝕去銅綠,使最堅固的鋼鐵也生鏽腐損。久而久之,指甲和戒指會在石頭或木塊上刮出深深的痕溝。一時的大意,更將使玻璃和塑膠藝術品破裂、粉碎。

我們不能指望小孩子了解這些嚴重性─除非你教導他,制止他在美術館的行動。美術館是個嚴肅的場所,供人沉思、學習、享受。這裡不是遊樂場,請你不要動手。

延伸閱讀

>>別逼孩子打招呼

>>教孩子做個 好主人、好客人

教出禮貌好小孩_img_2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尿布推薦 配方奶 親子出國 寒假 月子中心 益生菌 幼兒園 黴漿菌 孕吐 長高 半夜發燒 懷孕初期 人工受孕 戒奶嘴

特別企劃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