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現代人都攝取過多「水分」了!

現代醫學都在「讓血液變清澈」的大道理下,告訴人們「應該盡量多喝水」。

現代人都攝取過多「水分」了!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占日本人死因第二和第三名的心肌梗塞和腦梗塞,都是因為血液凝固造成冠狀動脈(負責將養分送到心肌的血管)和腦動脈堵塞,進而引發「血栓症」。日本每年約有十五萬人因為心肌梗塞喪命,十三萬人因為腦梗塞死亡,難怪大家會對「濃稠的血液」產生莫大恐懼。

因此,即使許多人以現狀來說,完全不是血栓症預備軍,卻也被這種「信仰水分」的強迫觀念給澈底洗腦,乖乖地執行喝水政策。

不可否認,水分占體重六○%以上,也是生命裡最重要的物質。但凡事「過與不及皆有害」。下太多雨就會引發洪水氾濫,樹木澆太多水根部就會腐爛,人也是一樣,一旦身體攝取過多水分,就會在體內引發各種問題。在二千年前中醫就視這種情形為「水毒症」,認為水是雙面刃,一方面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質,但同時也會給身體帶來莫大危害。

例如人一旦陷入心臟衰竭時(心肌梗塞、心臟瓣膜症或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各種心臟病的末期症狀),下肢就會開始浮腫,之後肝臟(肝充血)、肺臟(肺充血、肺水腫)、脾臟、腸、腹膜等器官也會開始積水,甚至體重每天會增加五百公克到一公斤。如果延誤治療,甚至還會喪命,所以西醫一般會使用「利尿劑」等藥物來治療,設法將多餘水分排出體外。

這種利尿劑能將體內的水分轉變成尿液排出體外,讓原本收縮能力衰弱的心肌再度恢復正常,改善心臟衰竭。由此可知,「水分」是心臟衰竭的最大敵人。

日常生活裡也有相同的例子。泡澡或洗三溫暖、運動過後,都會大量流汗,讓人覺得神清氣爽、身心舒暢。相反地,下雨天或濕氣重的日子,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甚至容易覺得鬱悶,有些人還會引發膝蓋痛、頭痛或神經痛等毛病。換句話說,人處在高濕度狀態下,體內水分就不容易散發出來,而變得不舒服。有些人說與其看氣象報告,不如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更能明白天氣變化,其實就代表了濕度(水分)才是最大的測量基準。

不是只有水分攝取過多才會造成不良影響。空氣其實也是一樣,只要停止供應三分鐘,人就會死亡,顯見空氣(氧氣)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物質。但就像「過度換氣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一樣,一旦吸入過多氧氣,也會引發痙攣而昏厥,可見凡事「過多」都是有害的。

基本上宇宙的原則是
「呼吸=呼之後吸」
「出入口=出去後進來」
「施與受=給人之後再得到」

此外還有「出納簿」和「體貼」等,都強調先「出」或先「給」。「先給出去之後再拿進來」是宇宙和可譬喻為小宇宙的人體正常運作的最大原則,也是保持人類健康的最大原則。

其實現代醫學雖然為了「讓血液變清澈」及「促進新陳代謝」,不斷提倡要確實攝取水分,但都是在能「充分排泄」的大前提下。

只是這個大前提實際上不太為人所知,所以現代人常常沒有充分排泄出體內的多餘水分。大力推薦要多攝取水分的西醫(醫師),雖然都是站在「水分只要有攝取就一定要排泄」的前提下如此主張,但依據人的攝取「水分」方式,常常是排泄得不夠多,甚至根本沒有充分吸收所攝取進來的水分,結果才會引發各種中醫所謂的「水毒症(=水滯症)」。

現代人都攝取過多「水分」了!_img_2 《停止喝過多的水》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媽咪投票趣

當年的裱框婚紗照,現在去哪兒了?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