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大禹治水疏通幼兒情緒

孩子生氣了,勸他「別生氣」往往無效,反而讓他更生氣,為什麼?當幼兒發脾氣時,接納、同理孩子的感受,幫他釐清原因,他才聽得進大人的建議,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大禹治水疏通幼兒情緒_img_1

我們常以「負面情緒」這個名詞來界定生氣、嫉妒、悲傷……以「正面情緒」來形容快樂、滿足……。在這樣「正面」相對「負面」的分類下,成人不免會在教養孩子的成績單裡,把目標定在:我要孩子是快樂的,負面情緒愈少愈好;就算有,也希望它們一發生,能很快就控制住。

這樣的想法沒有錯,是以愛為出發點,我們當然希望孩子一天到晚笑嘻嘻、快快樂樂的。但以「正面」相對「負面」的分類和認知,卻可能造成我們在面對幼兒發脾氣、哭鬧、嫉妒時,採取「阻擋」和「拔除」的做法,企圖讓生氣消音或消滅,以為消音或消滅就能讓生氣遁形或絕跡。所以下列說法,你應該常聽到:

「小孩子這麼愛生氣,這樣就沒人愛。」

「那有什麼好生氣的,好了,別氣了!」

「阻擋」和「拔除」的做法,讓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的父親鯀以「圍堵」的方式來治水患,結果不但不能阻止水患,反而讓水到處竄流,於是水成了可怕的禍害。大禹卻以「疏通」的方式來引導水流,不但控制住了水患,還把水轉換成能源,幫助人民。

生氣是「正常」的情緒

水不會消失,正如一個人不可能不生氣。水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生氣是人情緒的一分子。所以一個人(大人和小孩)會覺得快樂,也會有生氣的時候,那都是正常的。實際上也是如此!我們的情緒,不管是哪一種,善用它們,其實都有利人的生存機會。比如說,「害怕」讓人在面對危險時,提高警覺;「生氣」讓人在面對不利的情況時,有了警示,甚至設法改變情況。

我們面對幼兒哭鬧和發脾氣時,在認知的層面上,若能把它們看成是「正常孩子」的一部分:每個孩子都會有快樂和生氣的時候,那我們在處理時,就比較不會直覺的只想要孩子去除或壓抑「生氣」的感受,比如說,「別再生氣了。」「你再哭,我就要處罰你了。」壓抑孩子的感受,正如鯀的治水。壓抑孩子的生氣,並不會讓它銷聲,反倒是在累積它,直到爆發;壓抑孩子的生氣,也並不會讓它匿跡,反倒是在讓它變形,以另一種方式出現。

把生氣看成是「正常孩子」的一部分,也使得成人在處理上,容易同理或了解孩子的感受。同理或了解孩子的感受,並不表示要你「贊同」孩子的哭鬧或摔東西的行為。這裡指的是,我們能設身處地的替孩子想:為什麼他那麼生氣?因為能設身處地,才能較正確的分析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找到了原因,也才比較有可能「對症下藥」,引導孩子找到「疏通」(合情、合理、也做得到)的方法。

以「疏通」來處理孩子的生氣,不但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孩子,或覺得自己既然是壞孩子,那發脾氣是「理所當然」的。更進一步積極的來說,「疏通」反而在幫助孩子指認(identify)自己的情緒,也有機會讓孩子了解:自己為什麼發脾氣?有什麼方法調節自己的生氣?


疏通情緒:接納、指認和調節

許多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像是滿足、害怕、難過……等。但因為嬰幼兒並不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所以需要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情緒。

幼兒要在三歲以後,才能指認自己的情緒,像這是難過、那是快樂、他很開心、我很生氣。也需要很多的經驗,才能理解「事件」與「情緒」間的連結關係,像媽媽離開了,我很傷心;他拿我的玩具,所以我很生氣。

不管是指認自己的情緒,或能了解「事件」與「情緒」間的連結關係,這些能力都是隨著時間和經驗逐漸發展成熟。很多時候,當幼兒發脾氣時,其實他並不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也說不上來(或無法分析)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雪上加霜的是,很多時候,情緒是以雙重相疊的方式出現,讓孩子覺得失控、焦慮、無所適從。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需要我們幫助,幫助他了解自己、釐清原因;更重要的是,幫助他了解他的「反應」是正常的,我們了解他、接納他。

被了解和接納,是情緒能平復的第一層:「我的氣憤是正常的,他(她)了解我的情感受傷了」。其實在大人的世界裡,我們的情緒也常常不被接納和理解,我們也常被迫要趕快壓下自己的情緒。我們也常聽見別人對我們說:「別再生氣了。」「想開一點吧。」「有什麼好難過的!」換句話說,當我們聽到別人這樣說時,得趕快壓下目前的受傷感受,因為那是偏離正道的,要想開一點。但問題是,那樣的壓抑是無用的,那不是疏通,而是阻塞。

千萬別誤會,「贊同」和「了解、接納」間不是等號關係!「了解、接納」並不是指成人贊成或鼓勵孩子發脾氣,它指的是我們同理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成人是多麼的關心和理解他!因為在了解和接納裡,孩子才能安心的了解自己怎麼了;才聽得進去大人的疏導和引導;才了解下次有類似事情發生時,可以採取什麼做法;才了解這次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合適(比如躺在地上哭鬧、摔東西)或合適的地方。

避免被情緒帶著走

在處理幼兒的生氣事件時,大人最該避免的是,也被捲入幼兒的情緒裡。一旦成人也開始生氣,只會讓幼兒更困惑、害怕、生氣,更覺得這個大人不可靠。

開學第一天,早上八點四十五分。我搖鈴,請所有小朋友到教室正中央已畫好的橢圓形線上坐下。一直在教室裡繞圈圈的四歲新生史帝夫,拒絕合作。我的助教耐心的一直勸他,卻引發他憤怒的踢桌椅大喊:「我恨這裡,我討厭新教室,我恨你。」

於是我示意助教接手團體的唱歌活動。我把史帝夫帶到門口的角落,對他說了幾句話後,他就跟著我,走到線上,坐了下來。助教驚訝的看著我。線上活動一結束,馬上問說:「你到底對他說了什麼?為什麼他能從那樣的盛怒,變成合作的跟你坐在線上?」以下是我和史帝夫的對話:「我知道你恨新教室,你恨新老師,你想回到雪麗老師的班上。」(幫助孩子指認情緒,記得使用孩子的話)


史帝夫一直點頭。

「你好生氣!你好生氣你不能去雪麗老師的班上。你也好害怕待在這裡,對不對?」(幫助孩子釐清事件和情緒間的關聯性)

「每個人都會生氣,生氣沒有關係。」(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

史帝夫說:「我不想來這裡,我真的很生氣。」

「我知道,你好生氣!你需要我抱一下嗎?」(提供安撫的建議)

輕輕的抱史帝夫幾下後,我說:「我知道,你好生氣,生氣沒有關係。」(再次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

「但你用力踢桌椅、對瑪莉老師大聲吼叫,這樣你會受傷、會把東西弄壞,也會讓想幫你的人難過,是不合適的。等一下我帶你去把桌椅扶好擺正,也去跟瑪莉老師說抱歉。」(幫助孩子了解自己這次所選擇的行為,是不合適的,要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現在必須回到線上,帶大家唱歌。你要跟我去,坐在我旁邊嗎?還是你想坐在旁邊的小椅子上,看我們唱歌?」(提供目前孩子能做的選擇,幫助他往前走)

史帝夫年紀小,發這麼大的脾氣時,對自己的反應不但很困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在他身旁的成人,若能像鏡子一樣,先如實的指認他的情緒,他會立即覺得他被了解、接納。覺得自己被了解、接納,氣憤的強度就會立即降低,也會覺得大人真的了解、關愛他。有了信任的基礎,他就聽得進大人的調節建議,也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那天,四歲的庫克到我面前來,一手抱著他的小毛毯,一手放在嘴裡吸,他說:「你可以幫我把搖椅拿進來嗎?我需要坐一下。」就這樣,他在我身旁搖呀搖的,搖了二十分鐘,然後決定去畫畫。庫克一感到很悲傷、很氣憤,就會用這個方法來調節自己當下的情緒,直到他再擁有往前走的力量。他能這麼做,是庫克、助教和我六個月來努力的結果。

延伸閱讀
>>三撇步,擺脫孩子的哭鬧威脅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不能做的八件事

學大禹治水疏通幼兒情緒_img_2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人工受孕 懷孕初期 黴漿菌 配方奶 月子中心 孕吐 寒假 尿布推薦 戒奶嘴 半夜發燒 幼兒園 親子出國 長高 益生菌

特別企劃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