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日記、心得克服法

「今天的日記,又不知道要寫什麼了!」、「媽媽,我可以寫:帶書包跟水壺是我『責無旁貸』的責任嗎?』」、「老師,心得大意可不可以抄前面的『本書介紹』?」,你常面對上述情境嗎?三種頭痛作業,九大教戰對策,完全攻克頭痛的語文作業。

造句、日記、心得克服法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9大教戰策略

打敗怪句~從「造句」邁向「如何遣詞用句」的克服法

翻開國小學童國語作業,照樣造句、詞語造句、甚至成語造句,可說是相當普遍的作業類型。但訪問多位語文領域教授,都不約而同表示,這些造句類型的作業,對提升寫作能力相當有限,而且效果非常間接。

教育部中央團語文領域召集人孫劍秋觀察,造句最好在課堂上由老師示範、再讓學生口頭練習。若成為平時主要的語文作業類型,對資訊能力足夠的城市孩子而言,網路上從「教育部國語辭典」到「教育部成語典」都列出不少例句,「孩子只是照抄而已,未必了解怎麼用在文章裡。」

他建議,真正要對寫作有幫助,應該讓孩子「練習在小段落中,如何把語詞用出來」。比如今天教了四個新詞,老師可以透過示範,讓孩子了解新詞如何透過情境鋪陳、段落轉折而成為有意義的小段落;或設計一段短文,讓孩子練習填入這些新詞。透過新詞的語境、語用示範,對寫作的幫助才能更直接。

另一種常見的「成語造句」作業,師大國文系教授潘麗珠其實也不認同。「小學生對成語的了解,只要能知道故事典故,理解意義,其實就很足夠了,」她認為,現今國小教學強調的是白話文,但成語卻是精鍊的語言,想在兩三句白話文中,硬要把成語「嵌」進去,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對中、低年級孩子尤其困難。

她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等成語用法為例,「應該是前面的文字描述,對某個人的學識有足夠的鋪陳之後,接下來才會用『才高八斗』來稱讚,」潘麗珠觀察,要把成語安置妥貼,「並非兩三句就能解決,而是牽涉到微型的段落寫作」;否則學生今天學到成語「才高八斗」便造句「小明才高八斗」,隔天背了「學富五車」又造句「小華學富五車」,這樣的成語造句練習不僅沒有意義,「而且一點都沒長進!」她感嘆。

辛勤練習各式各樣的造句,對寫作能力卻幫助有限,那麼如何做,才能真正提升孩子遣詞用句的能力?專家提供三項對策,幫孩子積累文句:

‧對策一 擴大字詞庫

潘麗珠相當推薦老師平時多利用聯絡簿,進行「擴大字詞庫」的連結與練習。

她觀察,寫作能力好的孩子,腦中大多有龐大的字詞量可供替換與挑選。如看到一位美女,能區辨出是溫柔的美、亮麗的美、還是活潑的美?看到紅色,可以判斷這是豆紅?朱紅還是赭紅?「師長可以現場取材,帶孩子注意這些生活細節,讓觀察成為新習慣建立的過程,打破視而不見的舊習慣,」潘麗珠強調。

譬如在聯絡本上,可從紅色開始,逐漸要求孩子增加細節描述,如粉紅色→粉紅色的衣服→滾了花邊的粉紅色衣服→王小美穿了一件滾了花邊的粉紅色衣服等方式,讓孩子學習更細緻的觀察能力。


‧對策二 提供足夠的語境例句,讓孩子了解「如何用」

超過二十年的第一線語文教學經驗,也曾因擔任教育部中央輔導團團員,有機會走訪各縣市的李玉貴,指出「了解如何用」在語文教學的重要。

她發現,孩子從「寫出語詞解釋」到「造出正確句子」之間,仍有許多障礙必須克服。所以在她的教學過程中,她還會多一個「提供足夠多的示範例句」步驟,讓孩子從中觀察用法。

李玉貴經常利用中研院以大量新聞內容所建置的「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語料庫(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需申請成為會員,方能使用),從中找尋詞彙的各種用法當成示範例句。在介紹成語時,除了講解意義外,她也會從「教育部成語典資料庫」內蒐羅例句,讓孩子了解用法。

如推陳出新、一舉兩得、心曠神怡等成語,每個成語她至少都會列舉七、八個例句,讓孩子觀察這些成語慣用在句中或句尾?描述好事或壞事?透過歸納與示範,讓孩子吸取足夠的語感養分。

‧對策三 三道法寶,提升遣詞用句變化性

曾任台北市語文輔導團成員的退休校長龔淑芬,則提供三個簡單實用的小法寶,提升孩子遣詞用句的精緻度。

如以低年級來說,學習句子是從「單句」開始,此時若能在一篇小日記中,至少用一個感嘆句或非直述句,如把「今天是快樂的一天。」改成:「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啊!」;「今天是校外教學日」改成疑問的口氣:「今天是什麼日子呢?為什麼我這麼期待呢?」透過增加一點點「包含驚嘆號、問號」的句子,就很容易讓文章變得情感豐富。

至於中年級孩子應該要慢慢進展到能寫出複句。這時的指導重點,在於「想辦法把兩個句子扣連起來」,讓文章看起來較有深度。譬如:「如果~~就」、「由於~~所以」、「除了~~之外,~~更」等連接詞,可以讓孩子在練習寫作時,多練習使用複句。

到了國小高年級以上,若能「以精簡、有特色的句子」來描述,也會讓文章更上層樓。譬如「妹妹的臉蛋紅通通的,像熟透的水蜜桃」。若能明確點出比喻的「連結點」,而且連結得讓人感覺眼睛一亮,文章中出現一、兩個這樣的句子,就足夠讓人驚豔了。


戰勝日記~小日記、週記克服法

現今的國語文教學時數,已從過去包含說話、作文、書法等每週近十節,壓縮至今每週約只剩五節。因此,許多教師會採「零存整付」方式,把作文化成許多小單篇讓孩子練習。於是聯絡簿、週記本所附的十幾行空格,變成最普遍的寫作練習園地。

「很多小單篇加起來,並不等於完整、長篇的練習,」台北市明德國小校長林玫伶提醒,這種在有限教學時間內殺出一條「寫」路的做法,的確用心良苦。但若要達到成效,即使日記短文,同樣也需要「事前引導」,「其實孩子是有材料的,只是沒有敏銳度,嗅出『哇!原來這也是題材!』,」林玫伶說。

以下提供三項對策,讓孩子在自認無聊、蒼白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能萃取出一丁點「珍珠」的方法。

‧對策一 給「寫作方向」,更要給「觀察任務」

千萬別以為只要發下聯絡簿,孩子就自然而然知道「哪些事情值得寫」。趙鏡中與孫劍秋都強烈建議師長,在給孩子小日記、感恩日記、小週記作業時,也要提供「描寫的方向」,孩子才不會窮嚷嚷「沒東西好寫」。

譬如,每次挑「人、事、時、地、物」其中一項來描寫,或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出發。從段落摹寫開始,透過聚焦式的練習,讓短文寫作能有效磨亮孩子的描寫與敘事能力。

但即使題目聚焦,如何讓孩子「有所感」,更是許多師長的棘手難題。

「我明明都有帶孩子出遊,但回到家,他還是抱怨不知道寫什麼!」許多家長都曾面臨類似困境。要引發孩子對生活的觀察力,林玫伶建議用「事前給予觀察任務」的方式,幫助讓孩子在下筆前,就知道「到底要看些什麼」。

林玫伶曾以「颱風」為題,讓每組孩子回家負責觀察不同的事物:有的負責觀察颱風前的電視新聞內容,與平常有何不同;有的觀察家人在颱風天前做哪些準備工作;有的觀察超市、菜市場有什麼變化;有的專門觀察颱風來的聲音、景象;有的則注意颱風後的受災情形。先賦予孩子從颱風前、中、後不同的觀察任務,回到學校後再透過分組發表、討論。這樣的過程,匯聚了不同時間點的觀察,不同的觀察角度,也可以成為一篇作文的分段架構。

林玫伶也曾出過「大街小巷」的題目。她不走馬看花、速速走過了事,而是一開始就告訴孩子有什麼觀察重點。


例如,哪裡最髒?最有趣?最危險的地方在何處?哪些地方有特別的味道?是水溝還是流浪狗?當經過麵包店時,她會停下來提醒孩子深呼吸一口;或看到老爺爺推著老奶奶走過斑馬線,她也會停下來讓孩子說一說,這樣的景象讓他們想到什麼?怎麼形容這樣的感受?像這樣「邊走、邊說、邊看、邊聊」,幫助孩子打開感官,把原本視而不見的日常題材,慢慢化成影像存在腦子裡。

除了實際體驗、充分討論外,幫助孩子拉長「賞味時間」也很重要。如參觀、體驗時,順手寫下觀察重點,或用數位相機、錄音筆等錄下特殊景點或聲音,都有助孩子加深記憶。

‧對策二 一對一問答,讓細節成形

北縣語文輔導團教師許文姿,曾在三十多人的班級裡,教出十六位基測作文滿級分學生。她使用聯絡簿訓練寫作的重點,同樣在於聚焦、具體;更重要的是,對於那些只寫流水帳、「連批改都不知從何下手」的學生,她往往直接把孩子叫到身邊,透過不斷追問,讓孩子練習說出更多細節。

如學生寫「跟旁邊同學吵架,後來演變為互相打來打去」,她與孩子間的對話可能會類似這樣:

「同學推你一把,他推你哪裡呢?」,「推我左手臂。」

「這個就要寫上去啊。那之後呢?你怎麼反擊?」,「我就撞他啊!」

「怎麼撞?用什麼撞?撞哪裡?」,「用右手啊……好像也是撞手臂吧……」

「你很生氣,是有多生氣呢?」,「就是很生氣嘛!」。「究竟生氣到什麼程度呢?是怒氣沖天?微慍?還是……」

批改過後,許文姿甚至還會貼張白紙,透過「重新謄寫一次」的過程,讓寫作能力亟待提升的孩子,體會兩篇內容在批改前後的差異。

‧對策三 讓日記成為師生間的「祕密小語」

不可諱言,以上兩項對策,基本仍不脫「日記=作業」的色彩,鮮少有人回歸「日記」本質:記錄自己私密的事情。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強調,現今教學現場所謂的「日記」,缺乏了日記原本應具備的「自發性」元素,「倒不如改成『我有話對老師說』更名實相符,」也讓聯絡簿回歸原始的「溝通」本質。

平常只要有想法,也會順手記錄下來的柯華葳還建議,若真心希望孩子養成「長期寫日記」的習慣,老師不妨在學期初,送孩子漂漂亮亮的日記本。「告訴孩子這是禮物,老師不會檢查;但若想跟老師分享,老師也會保密,」她認為,打破「檢查批閱」的思維,孩子對寫作的觀感會大不相同。

在教學現場上,也有部分教師不會過於強調聯絡簿的「寫作功能」,反而透過師生之間的紙上提問,引發孩子自發性的寫作意願。

例如,孩子在小日記中描寫自家養兔子的情形,老師的批閱重點並非打甲乙丙丁,而是順著內容好奇詢問:「好有趣喔,老師沒有養過兔子,你是怎麼幫兔子洗澡呢?」以此勾引出學生「想再多告訴老師一些事情」的意願,塑造「我與老師之間的悄悄話」情境。尤其當師生信任基礎深厚時,孩子寫起來也會特別有滋味。


攻克心得~大意、閱讀心得、看新聞寫心得克服法

你家小孩碰到要寫大意,就自動翻到﹁本書簡介﹂,一字不漏照抄?班上學生,一聽到要寫心得就愁眉苦臉,熬了兩小時後,只寫下:「這本書(這則新聞)實在寫得太好了,我以後一定要學習主角○○○,做個正直又勇敢的人」?別著急,專家祭出三項對策,搶救孩子的爛心得!

‧對策一 打破對心得的制式框架

「現在的教學現場,都把心得窄化了,」趙鏡中認為,與其狹隘的說是「心得」,他情願用「閱讀回應單」替代:「心得也是回應的一種,但回應卻有更多天馬行空的形式與想像。」

他舉例,孩子看完書後,可以問他:「有什麼疑惑想問作者?有什麼話想告訴寫故事的人?」並據此讓他們「寫一封信給作家」;或「把這本書介紹給好朋友,並說明為什麼他需要這本書」;甚至鼓勵他們「跟故事中的某個角色對話」,讓孩子順著書中情節,與文本產生更深的互動。打破僵化的「心得學習單」,提供孩子不同的回應角度,是趙鏡中認為師長可以跨出的第一步。

得過不少兒童文學獎的林玫伶,曾彙整「讓心得更有特色」的方式,做成撲克牌,孩子抽到哪一張,就用那種形式來書寫。在她所撰寫的《閱讀心得寫作王》便舉例,心得除可與生活經驗相印證、與當前社會現象相對照外,也建議孩子可專門針對某位角色提出評論,藉以投射自己的想法;或引用書中某個「關鍵文句」起頭,讓孩子體會某個句子在故事的重要分量。譬如看完口足畫家謝坤山的傳記,有的孩子就按照這個方式起頭寫道:「謝坤山說:『不要去想自己失去了什麼,只去想自己擁有什麼。』這句話,經常會縈繞在我腦海。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學習……」,讓心得更有新意。

「這個撲克牌,還可以無限延伸,」談到閱讀寫作,點子總是特別多的林玫伶說,還可以讓孩子同時抽兩、三張牌,嘗試將不同寫法交錯運用,提升寫心得的多元趣味。

‧對策二 今天不寫大意,先畫故事架構圖

本身也有孩子就讀國小的師大國文系教授潘麗珠指出,要寫出一本書的大意與摘要,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大人都不見得能寫得好」。因此針對大意,她更鼓勵師長用類似「心智圖」的方式,先讓孩子挑出關鍵元素,學習「畫」出故事內容與架構。

「心智圖,是掌握全局很好的訓練,」潘麗珠說,老師可先透過示範方式,介紹這種網狀的骨幹是如何開展的,之後再慢慢透過課堂練習、回家溫習等步驟,讓學生熟悉這項工具。她也提醒,每個人看到的詳略有別,開展的心智圖也會有差異,「但只要書中有提到、沒有錯誤即可,並不是孩子畫得愈詳細愈好。」

潘麗珠指出,心智圖更棒的地方在於:孩子從閱讀內容「回溯」、「精簡」到故事架構,未來在寫作時,如同是這個模式的「反推版」,很容易就可以連結到作文架構的概念。


曾獲教學卓越獎的萬興國小ART團隊教師廖淑霞,也提供一個類似的「關鍵字」指導模式,讓孩子在寫大意時不再那麼無助。

比方說,先請孩子找出「書中最關鍵且重要的語詞」,讓孩子自己丟出語詞,再從這些語詞擴張成句子,最後才從句串成段落。

若是繪本,則請孩子找出「最重要的幾張圖」,然後根據這幾張圖的內容依序描寫,大致也能寫出八九不離十的大意。

‧對策三 看報紙寫心得的重點:比較、質疑、判斷

隨著「媒體素養」將於明年列入教科書課綱,成為公民教育的重大議題,近來「看報紙寫心得」的作業,逐漸成為常見的功課類型。趙鏡中與柯華葳皆指出,報章雜誌與書籍最大差異,在於它有「時效性」與「不同立場」。因此,如何讀出立場,讀出不同報紙對相同事件的報導差異,並寫出自己的意見與質疑,是撰寫這類心得的重點。「讀報教育,不應只偏重語文層面,否則就失去了新聞、社論背後所獨具的特色,」趙鏡中提醒。

教育部媒體素養推廣計畫講師,也任教於台北市萬芳國小的鄭智仁,常利用綜合課程,示範如何讀出新聞的五W一H,並透過不同媒介的新聞呈現、行銷廣告手法等進行比較,學習判斷出一則新聞的立場、用意及周全性。

鄭智仁通常教導學生,在選擇新聞時可挑選:(1)能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報導,如與環保、自然、社會領域相關;(2)能相互比較的新聞,如針對相同事件,觀察兩、三家不同媒介的敘述角度、訪問對象、篇幅大小等等,分析異同並提出自己看法。透過這些方式,孩子寫出空泛心得的機率便會大大降低。

延伸閱讀

>>打開感官,享受寫作

>>培養孩子寫作力,父母怎麼做?

造句、日記、心得克服法_img_2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尿布推薦 配方奶 親子出國 寒假 月子中心 益生菌 幼兒園 黴漿菌 孕吐 長高 半夜發燒 懷孕初期 人工受孕 戒奶嘴

特別企劃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