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親角色應互補、立場要一致

許多研究發現,母親與父親對孩童教養方式有著極大的差異,且這些差異對日後的影響顯著。對許多當今的時髦父母而言,恐怕都無法相信他們刻意忽略的雙親角色互補的重要性,對於寶貝孩子們的日後影響有多嚴重。

雙親角色應互補、立場要一致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正因為母親或父親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吵鬧、憤怒或發脾氣的處理模式不同,容易養成孩子們見縫插針,甚至學會挑軟柿子吃的壞習慣。但當父母雙方立場一致,並給予相當支持時,反而會養成孩子們正確處理負面情緒的態度跟方式。一項研究曾建議,在遇到孩子遺失心愛玩具的狀況時,獲得父母親較多安撫的小孩,比起沒有得到父母安撫的小孩,更懂得處理自身情緒,且較不會因心愛玩具遺失,而到學校和同儕們起衝突。比方說,在孩子吵鬧情緒的當下,母親給予適度擁抱,幫忙一起找玩具,而父親則在一旁提供適當的協助。

這項研究特別指出,母親與父親的同時存在,對於孩童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到良好的情緒管理和處理能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如何超越十九世紀以來僅以母親為首的養育模式,建構一個完整的雙親養育模式,讓孩童們得到完整的幸福,端賴研究專家、臨床人員以及兒童早期發展專家們,共同研議設計一套完善而健全的社會與情緒發展計畫。

我當然不是要用這項研究來鼓勵父母,以不同的角色扮演和態度,來面對孩童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反應,反倒是希望藉機讓父母親們了解,雙親角色扮演上的天生區別,尤其在於男性與女性行為反應上本來就互異,甚至關懷表達的方式也不同,尤其是父親角色。這些天生的差異不是後天補強就可以的。

特別提醒父母,即便回應方式互異,父母也無須過分擔憂自己的反應會踰越另一伴的權威形象、傳遞混亂的訊息或製造父母處於對立的家庭氣氛;相反的,父母兩人應該更發揮本能的反應,共同調整孩童教養的態度。

許多優良的家庭傳統亦逐漸式微中,特別是父親在孩童養成過程中的責任與義務。今日,教養責任多淪為以母親為主導,父親們充其量是從旁協助的助理角色。

我到過許多偏遠國家旅行,走過世界各角落後才發現,即便每個部落族人間有各自的文化、部落文明、信仰或歷史,他們卻都有一個共通點:認定男人與女人、母親與父親,從根本上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這一點在許多原始文化中是神聖且堅信不疑的。


當然,在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下則偶有特例情況。比方有次在工作中途我返家與電工傑克相約碰面,好修理廚房天花板上的燈具。正當傑克爬到梯子上修理電燈時,我那正值五歲的女兒口氣略為淡然的指著傑克,並對著我說:「傑克已經不是男生了,他現在是位淑女囉!」是的,我女兒並沒有說錯。傑克或者現在該稱呼他「婕琪」,曾經是個男兒身,但現在不僅已經開始化妝、留長髮,且行為舉止也變得更為女性化,如同他跟我老婆解釋的,他確實做了些生理變性手術。

這些現象在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雪梨甚至更多地方都有。越來越多的變性人願意傾家蕩產進行變性手術,或是忍受極為痛苦的皮肉之苦,持續注射賀爾蒙,只為讓自己能完完全全成為另一個全新的性別,展開屬於他們的全新人生。對他們來說,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差異,想必不僅僅只有生理器官的不同。

眾多研究開始探討男人與女人究竟有何差異,有些論點甚至認為構造面上兩者其實是相似的。這說法主要源自一九六○年代,一項有關群體歸類(種族歸屬)的實驗,也就是區分黑人與白人、猶太人與非猶太人、沙文主義與女權主義。不意外的,該實驗是為了透過「比較」跟「分別」的法則,奠定優勢一方的社會立場,並歸類特定族群或人種較為低等。因此生物上的傾向(公與母、男與女),在此,便成了阻礙此類自我感覺良好,可隨心所欲的「衡量標準」或「分類標準」,無怪乎主張男女在生物構造面上無異的說法仍時有所聞。


話說,這種感覺就好似我們在各式各樣慶典上,大肆慶祝多元文化的和諧喜樂,同時間又說我們都是一家人,那種矛盾卻又不知為何的情結。當政治人物汲汲於營造多元文化和諧表象時,是否也該回頭認真檢視,所謂的「多元」,本身便意指「不同面貌、不一樣、不相同」,這跟一味洗腦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完全是兩碼事。沒錯,多元文化的確值得歌頌讚揚,但確切的了解多元背後的意義,或許才有助於凝聚社會大眾的向心力。

倒是新一代的女性神經學家們,對男女間與生俱來的生理差異並不以為意。事實上,她們更在意的是,研究男女結構上的差異對大腦功能的破壞能力,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特定性別治療和發展影響。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三位女性研究人員,凱莉、凱洛琳和茱莉,花費二十六年的時間才發表的論文研究,便針對「性別之於大腦結構、功能以及化學反應之差異」,闡述男人與女人在大腦等重大區塊內都存有顯著差異,透過這些分析差異可以輕而易舉分變出孰為男性大腦,孰為女性大腦。

諷刺的是,正當三位女性研究人員不分日夜的於耶魯大學實驗室,分解男人和女人大腦結構的同時,哈佛大學第二十七任校長賴瑞‧尚門斯(Larry Summers),卻被迫要對大眾說明清楚,究竟男人跟女人在內在上是否存有差異。賴瑞校長在會議上表示:「我們必須謹慎解釋,尤其在這敏感議題上,但這也是普羅大眾所認定的差別,不過仍有賴更多研究來幫助我們釐清。」如此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說詞,可當場激怒了與賴瑞校長發表演說現場相距不到十英呎的某位女性主義學者,這名怒氣衝天的女性學者索性憤而闔上電腦,拿起大衣斷然走出研究室;這名女性主義者事後說明,若當時她沒有走出會議室的話,賴瑞校長的發言恐怕會讓她暈倒或嘔吐,因為賴瑞校長這種純粹以男女天生有別的角度而公開發表的言論,令她感到相當窒息,也讓她全身憤怒異常。

許多女性常說,只要聽到粗俗不雅的言詞,身體就會感到不適;這種身體機能上的自然反應,是否即使成了女性主義者也擺脫不了?因為聽到論述與立場不同的發表,身體就會產生不適感的宿命;甚至借題發揮,以此阻撓、反對其他學派對於男女差異等各項研究或論述。


知名神經學者兼作家史蒂文‧品克(Steven Pinker)教授,同時也是哈佛大學現任心理系家庭教授曾於訪談中提及,在他過去十五年的教授生涯裡,都避免提及或進行各項可能涉及社會敏感的男女差異議題,「當最近有名學生在課堂上公然提問,是否有確實的證據足以顯示,男人與女人的心智差異性,其實從生理基礎上就有不同之處?」被問及的當下,品克教授一時語塞且冷汗直流,深怕即將要說出的真相可能會引起課堂一陣大騷動;品克教授最後以提問涉及層面廣泛,且有挑釁疑慮來迴避當時的窘況。時至今日,我仍難以相信地位如品克教授之高的學者們,在社會輿論撻伐下,竟不免低聲下氣、閃爍其詞,只為明哲保身。然而如品克教授花費長達十五年,只為研究在其他許多文化裡最稀鬆平常的男女心智顯著差異性,到頭來卻又無法義正詞嚴發表公開說明的學者,想必也是不計其數吧!

學術機關向來是發表最新研究與發現的高級知識殿堂,但對於男人跟女人異同之處的研究發現,卻正受限於社會輿論壓力,遲遲無法為此驗明正身。一篇在《明日心理期刊》(Psychology Tomorrow)的學術訪問,曾試圖採用相當溫和的口吻,發表針對男女差異研究的論述:訪問中,記者描述自身近日與向上心智開發學院(B o t t o m’s U p O p e n -Mi n d e dUniversity)性別重組系的教授︱瑪莎‧拓達斯芬克(Martha Toadstool-Fink)的對話。訪談中,瑪莎‧拓達斯芬克聊到她最新的研究結果,便是針對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差異性,的確存有許多相當耐人尋味的發現,近期就會將所有相關研究結集成冊。(但這些訪談內容多半僅引述過去既有的研究發現,然後再次詮釋,且論點依舊含糊其辭。)拓達斯芬克表示:「當然,男人與女人相類似的地方遠超過差異之處,就算我的研究裡有許多有趣的新發現,也不代表可直接了當的說男人與女人是不一樣的。即使我對於研究結果上的發現感到相當興奮,卻不能否認,學術界裡有更多研究發表也顯示,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差異,其實並未如我們瞭解中的多。但如果對我的研究有興趣的,不妨可以參與贊助計畫……」

 

拓達斯芬克的言論自然沒有錯,畢竟從兩性的外觀來看,我們都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兩隻手背和兩條腿。當然,我知道這樣的論點是有些過於簡單扼要。

不過這些看似無意義且宛如青少年爭執般的辯論,可不是如表面想像般簡單,這些言論戰爭甚至可以擴及孩童養育、離婚、兒童監護權、居住以及訪視權等。女人以及男人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個體,這原本就是天經地義、不容質疑的真理,且應該能廣被社會大眾認同接受的事實。因為只有明白男女之間的差異,才能解釋為何男女對許多事情的反應方式,以及因應態度如此截然不同。而孩童教養恰巧就是這眾多截然不同反應中的其中一例,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耶魯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研究中心兒童精神科臨床教授暨醫學研究董事|凱爾‧普魯厄特(Kyle Pruett)曾說明,母親與父親兩者在角色扮演差異上,有其必要性與互補優勢。對普魯厄特而言,父親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因為父親無法取代母親的功能。言下之意,也直指許多一味追求潮流,而未清楚界定母親與父親各自角色功能背後的內涵意義,並期待父親應扮演慈母角色的育兒觀念,其實會造成不良影響。如同聖克拉拉大學諮商心理學研究所的杰羅。德利‧夏皮羅教授(Jerrold Lee Shapiro )所鼓勵,父母雙親在孩童養育過程中,應該要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和功能職掌,如果父親變成「媽咪老爸」(MummyDaddy),那父親的地位形象將頓時淪為媽媽的助手,事事以媽媽長、媽媽短的父親形象,並無益於父親原本所被賦予的家庭定位,也對我們的社會無正面意義。

由德克薩斯農工(A&M)大學背書的一份名為<父親之於孩童養成貢獻〉的聲明稿中,德州女性大學家庭研究教授琳達.D.拉德(Linda D. Ladd)表示:「在孩童成長過程中,若能同時接收父母雙親各自角色扮演上的發揮,將有助於塑造孩童對多樣性認知及成熟度的理解能力。」因此,為了讓我們的孩子發展得更好,父母雙方在各自角色發揮和扮演上,最好能更加鮮明,且達到相當程度的互補性。簡言之,父母雙親會因為性別不同,所以對孩童養育的態度不同、表現不同、溝通方式不同、規畫孩子未來的角度不同。

基本上,父親重視規矩,母親則強調安全;父親提供了男性世界的觀點,母親則建構女性思維。正因為兩性之間的互動相處模式,也建立了孩童對兩性相互尊重的觀念。也由於父母雙方對於對錯準則的判斷與反應態度不盡相同,往往可以營造家庭教育中恩威並施的氣氛。父親的存在同時提示孩童對於某些特定錯誤行為,必須付出擔當與責任的印象。

美國女權主義者、倫理學家、心理學家暨劍橋大學性別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卡羅爾‧吉利根(Carol Gilligan)也曾說,母親在孩童教導過程中會比較重視同情心、關心的養成並幫助孩子建立關係。反之,父親則展現所謂公平、正義與責任,以及著重規矩層面的養成。兩者相互並行且互補,有助孩童認知發展,並達到相當樂觀的效果。父親堅守系統化且訓練有素的規矩養成,教導孩子對於事情對與錯的客觀判斷與結果分析能力;母親在孩子不服從時,透過溫和優雅的教化方式,引導孩子對於萬事萬物秉持希望的信念。無論這些方法本身是否適切,在相互調和之下,便能達到最佳的孩童行為與態度養成。

發展心理學家艾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指出,父親與母親所釋放的關愛,也會有「質」化上的差異。父親的愛比較具侵略性,因為他們的愛多伴隨著期許跟命令;而母親的愛則多半無私或無條件交換,也是比較貼近母愛的天性。在相同情況下,母親比較擔心孩子能否存活下去,父親則相對關注孩童的未來成功與否。多數人都熟知的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在獲知四處遊歷的親生兒子馬克在撒哈拉沙漠失蹤後,於英國大眾面前潸然淚下的情景。(當然,馬克最後安全獲救返回英國,不過卻仍替柴契爾夫人惹出不少麻煩。)

孩子大部分會從母親的角色當中感受到情感面的情緒,而從父親身上學習到未來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或是成為一個社會上有用之人。母親對孩童在情緒層面的培養,將影響日後與他人相處時的應變方式,父親則成為正確行為產生正面結果,「言行一致」的表率。不過這些角色認定也有可能互有重疊。琳達.D.拉德解釋:「花較長時間與孩子玩樂的父親,反而有助於孩童在情感面上的自我掌控力,並於無形中訓練孩子對各種情緒變化上的敏銳度。」

反駁上訴論點的自然大有人在,總體來說,孩童本來就可以分辨母親與父親大致上的角色扮演,並足以產生連結;父母無須過分憂慮這種角色上的互補關係會對孩童造成不良的影響或示範。在一個運作正常的家庭架構下,這種養成方式的確可以教育出行為良好,且具自我約束能力的青少年。不論父親或母親,在孩童養成期所自然展現的風範,都會成為孩子們模仿的對象,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雙親角色應互補、立場要一致_img_2《愛孩子,就是要管教!》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人工受孕 懷孕初期 黴漿菌 配方奶 月子中心 孕吐 寒假 尿布推薦 戒奶嘴 半夜發燒 幼兒園 親子出國 長高 益生菌

特別企劃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