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不該是學習的痛

功課愈多愈好?寫愈多愈有助於學習?《親子天下》的調查結果和專家看法一致:抄抄寫寫反而容易養成被動的學習習慣。要改變功課,必須改變對學習的看法。

功課不該是學習的痛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幾個關於功課的畫面,或許會令你感同身受:

誠誠剛上小一時,寫功課速度非常慢,老師要求很嚴格,每一筆劃若寫得不好,都會被老師挑出來改正。誠誠壓力很大,每一個字都用橡皮擦,來回擦到本子都破了。爸媽的耐心被用盡,常常到睡前還有一大堆功課沒寫完,要他去睡覺,他就大哭……。

四年級的小梅數學算不出來。要下班回家的媽媽幫忙,媽媽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講了一遍,但是小梅哭喪著臉說,「老師不是這樣教的!」任憑媽媽說破嘴,數學有很多不同解法,但不影響答案,小梅就是堅持。結果,母女大吵一架。小梅媽媽想:是不是該把孩子送安親班,才可以享受和諧的親子關係?

小文五年級時,常為寫功課神經緊繃,會連續打嗝兩個小時。有一次,拿回來一張一百個字音字形的學習單,很多字連字典都查不到。當老師的媽媽上網幫忙查。結果功課發回來,小文還抱怨:「人家媽媽不是老師,都拿一百分,你是老師還只拿七十分!?」

這些個案並非少數。根據《親子天下》針對國中小家長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家長同意,回家功課會影響親子關係。近五成的家長,曾經為孩子的回家作業感到困擾。過半數的家長,曾經因為回家功課跟孩子發生衝突。超過六成的家長,在意老師給的回家功課成績。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功課,不知不覺中牽動著家長的神經,影響數百萬家庭的生活節奏。家庭生活變成「做完功課後的剩餘時間」,親子互動也總是從「今天功課寫完沒?」的對話開始。功課成為學生的義務、家長的責任、老師的績效。社會隱然呈現「功課愈多愈好」的價值觀。彰化市民生國小校長利明盛曾經接到家長的電話,抱怨某某老師「功課出得太少,孩子三十分鐘就做完了,整個晚上都閒閒沒事做!」利明盛反問:「那很好啊,你跟孩子可以一起做什麼嗎?」家長卻不知如何回應。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吳麗君,從比較教育的角度,看到農業社會對功課的影響。「功課是今天出,明天要回來,好像農夫每天都要去巡田,每天都得做的事,很密集,不能疏忽,」她形容。「而西方國家的功課,像專題(project),給孩子比較大的空間,是放牧文化下的習慣。」

再加上儒家文化中「勤有功,嬉無益」的價值觀根深蒂固,功課更是非做不可。「因此每天都要有功課,週末不能少,寒暑假更不能荒廢,最好開學第一週再來個複習考,讓孩子整個假期都得想著功課,不能放心去玩,」吳麗君說出大人的心態。

學生、家長、老師,都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叫苦連天,卻逆來順受的忍耐著,很少人思考:究竟這一切辛苦,所為何來?


回家作業的迷思

調查顯示,多數家長或老師,都認為寫功課有助於提升學習動機、提高考試成績,與增強自我管理、對自己負責的能力與紀律。近二十年來,隨著學習領域愈來愈多元(除了學科,還有才藝);正式學習的年段也往下延伸,人們開始給予愈來愈年幼的兒童,愈來愈多的家庭功課。卻很少人探究,功課真的達成了「假想」中的美好目標嗎?

《親子天下》針對小四到國二的學生和老師調查,卻發現功課背後衍生的問題與矛盾,讓我們的孩子離美好的學習目標,愈來愈遠。

發現一:寫功課,無助於增強學習動機;學生愈寫愈不喜歡學習

調查顯示,七成以上的老師認為學生不喜歡寫功課。學生年齡愈大,愈不喜歡寫功課。小學只有四成一的學生不喜歡寫功課,但到了國中,不喜歡的比例接近七成。做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年齡愈大,愈不同意「寫回家功課讓你更喜歡上課或學習」。

美國、英國、澳洲的中小學學區,都有清楚的「功課政策」,明訂功課是課程的延伸,有承上接下的橋梁功能。功課的目的,除了複習、預習,還應提升孩子的學習慾望。但在仍被考試主導的台灣大人小孩心目中,寫功課只「對提升考試成績有幫助」。難怪很多孩子「想到功課就想到考試」、「只想趕快做完,就可以做喜歡的事」。

千篇一律、制式的功課類型,以及有時候「排山倒海」的功課量,讓孩子對功課與學習倒盡胃口。調查也顯示,近四成的家長,必須用「物質獎賞」鼓勵孩子完成回家作業。功課是「不得不完成」、「必須藉由其他誘因」才得以引誘完成的被動學習歷程。

成大教育研究教授程炳林分析,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自主學習動機,外在環境需要滿足三個需求:一為勝任感,要比孩子會的多一點點挑戰性;二為自主感,孩子有權做一些決定,例如有三樣功課可以自己挑;三為聯繫感,要與周遭人有互動聯繫。但是「抄抄寫寫的功課,生字抄兩三行,對孩子沒有挑戰性,只是時間問題,也不需要跟周遭聯繫,自己寫完就好,因此不能滿足自主動機的需求,孩子當然不願意自主去做,」程炳林表示。


國外研究也顯示,功課多不一定對學習有幫助。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教育和心理系教授哈理斯‧庫柏(Harris Cooper)的研究,理想的寫功課時間等於年級數乘以十(分鐘),也就是小四學生每天寫功課時間最多四十分鐘,依此類推。然而這個時間一旦超過最高上限,「投資報酬率」便呈現遞減現象。例如,國中生若每天花超過九十分鐘、高中生超過兩個小時寫功課,對學習與成績都沒有明顯的增進效益。多次參與國際閱讀素養研究的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也發現,學生的閱讀後的作業量,與閱讀成績不成正比。

但台灣中小學生的功課量與寫功課的時間,明顯超過國際研究的合理上限。對於功課的討論也還只單薄的停留在「數量」上的爭議與調整。

發現二:乏味的功課類型,增強學生的「抄襲」動機

台灣中小學生的功課,量很多,種類卻很單一。台灣父母常用「字寫好沒?」,來詢問孩子是否完成功課,正反映常民文化對「功課等於抄抄寫寫」的印象和了解。

不論學生或老師調查都顯示,強調精熟與反覆練習、容易批改的作業,如字詞抄寫練習、講義、習作、測驗卷,都是最常出現的功課類型。老師最喜歡出的功課,如只寫不教的日記、作文、心得,以及反覆抄寫的練習、講義、習作,則是學生最討厭功課類型。

漢字的字形和筆順困難且複雜,反覆練習有其必要,但是反覆練習到幾次才合宜?「練十次已到八成,練一百次只到八成二,這是程度問題;就像做一百題測驗題,已經不是教他概念,而是訓練應考技巧,」師大人類發展及家庭系副教授林如萍說。

綜觀當前國中小學功課的主流,不僅國文科反覆抄寫、背誦練習,其他科目也多半是反覆紙筆練習。講義、測驗卷都是選擇、填充、計算,幾乎都是封閉性問題。透過功課,發展進一步理解、應用、分析、評估、設計等高層次能力完全沒被開發。


熟能生巧的大量練習會形成習慣,例如網球揮拍的動作或投籃命中率,是一種不需要動腦筋的反射動作,但不會創造理解。而學習是知識、體驗、反思不斷的反芻過程。缺乏理解,使用和應用技巧的能力就非常有限。認知心理學家威廉‧布朗乃爾(William Brownell)說,「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成功的量化思考,他需要的是大量的意義,不是大量的『習慣性反應』。」布朗乃爾認為,「練習不會發展出意義,反覆背誦不會帶來理解。」

抄抄寫寫,造成被動的學習習慣。「抄了三十分鐘,不能專心,家長催,孩子就痛苦拖延,影響學習興趣,愈寫愈靠近本子,影響視力,寫不好就擦掉,這樣的學習怎麼會快樂?家中孩子和父母發生衝突,講第十次時,親子都喪失耐性,寫功課變成挫折,」曾是國小老師、現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的葉興華指出。

調查也發現,應該要多元有趣的「專題報告」類型作業,卻排名國小學生最討厭的作業類型第三名。葉興華指出,在國小階段常出現的「探索式」作業或「親子」作業,原本立意良好,要打破傳統制式、只求標準答案的功課模式,但有時卻因為老師沒有做好事前的方法指導,反而造成家長困擾。「探索式作業不是丟給你自己去學,而是之前有很多的指導,告訴你很多路徑、方法,你自己可以試試看,」葉興華說。但很多老師沒有教方法,孩子要摸索很久,家長也會產生「到底在考學生,還是在考家長」的疑問。

機械式的紙筆練習,要求的只是標準答案,也造成敷衍的學習習慣。針對教師的調查發現,國中老師認為國中生寫功課最常見的問題,「學生不想寫」和「抄襲」分別名排名第二、三。功課太多,沒有時間寫,許多中學生變成「到學校再抄同學的,而且有時候標準答案就在後面。」中學生用「消極抵制」面對他們不喜歡的功課,已成為教師心目中最嚴重的「功課後遺症」。

發現三:安親班等於「代做功課股份有限公司」?

因應雙薪家庭、職業婦女的照顧需求,近六成國中小學生上補習班和安親班,尤其在都會地區。安親班已經取代家庭,成為小學生完成功課的「第一現場」。

調查中,儘管七成四學生表示安親班老師「從來不會」幫忙完成功課,近九成的國小老師卻表示,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總是」或「經常」協助學生完成功課。


安親班老師一個人要指導十幾個不同年級、不同校孩子的功課,有時候,為了「效率」,會代勞功課。

一位師大學生暑假在安親班打工,結果發現在開學前最忙。因為有很多暑假作業是要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父母沒時間、安親班為安全問題也無法帶全班去,只好由安親班老師上網搜尋資料,剪剪貼貼,替孩子完成。

近來小學流行探索式功課,強調開放式成果。更有安親班老闆跑去附近小學抗議,請老師「不要再出太有創意、好玩的功課了,因為安親班老師做不完!」

更有趣的是,七成五的國小老師,曾經直接和安親班老師溝通學生的功課。因為安親班老師比家長還了解孩子的功課、學習內容,並且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方式。安親班已經取代家長的功能。彰化民生國小老師馬君宜有一次跟家長說,孩子的數學要注意一下,家長回答,「好,我馬上去跟安親班老師說!」

有時,甚至為功課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安親班為了滿足家長對「學生成績」的託付,在學生好不容易完成學校功課後,再安排複習、預習、更多的評量卷。「有的安親班老師很兇、甚至會打人,孩子害怕,就會先寫安親班的功課,反而沒時間寫學校功課,」多位小學老師不諱言。

發現四:只有不到五成的國中生,能在睡覺前寫完功課

針對國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只有四成八的國中生,能在每天睡覺前寫完功課。「班上半數以上孩子都補全科,每天補到八、九點。有時考不好,還被留下特別輔導到十一點!功課能寫完就謝天謝地了,完全不會再有自己學到、學會了那種成就感,」新竹光華國中生物老師簡志祥很感慨。

為功課、準備考試而睡眠不足更是常見。近四成國中生,晚上十一點以後才睡覺,每十個國中生就有一人熬夜,凌晨十二點以後才入眠。

研究顯示,睡眠的質和量同等重要。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艾維‧索丹的最新研究指出,從生理發展角度來看,人的大腦到二十一歲為止,都處於發育成熟階段,而且多半是在睡眠中進行。正值成長期的學童,每天至少要睡飽九小時以上。每天晚睡一小時的學童,認知發展會比同齡孩子落後兩年,降低學業表現、情緒管理,並造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青少年長時間睡眠不足,也有可能引發情緒暴躁、憂鬱、酗酒等問題。

過量的功課,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和健康。根據調查,近四成的家長覺得孩子的睡眠不足;超過五成的家長,覺得孩子的運動量不夠)。


回歸學習的原點

「為什麼我們大人一天上了八小時的班,回到家都不想再談公事,而孩子們在學校待了八小時之後,回家還得繼續寫功課『學習知識』?

為什麼孩子們下課後不能單純的只是做個孩子,玩玩具、看書、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

為什麼從古至今,每個孩子都不喜歡家庭作業,卻從來沒有人想過,家庭作業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在《家庭作業的迷思》一書的推薦序文中,知名部落客、親職教育作家陳安儀,重新提醒所有關心教育的人,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

為什麼要有家庭作業?如何才能出一份有助學習、適量適性的好功課?正如《回家功課的迷思》一書作者艾菲.柯恩(Alfie Kohn)所說:我們欠所有的孩子一個以真相、以合理為基礎的家庭作業政策。

三月中旬,雲林縣政府創下台灣首例,宣布四月四號兒童節三天連續假期一律不出功課,台中市與台北市政府也隨之跟進。背後的考量就是「學習不限於書本、功課,豐盛的童年和親密的親子關係,也同樣不可或缺。」功課雖小,影響卻很大。要改變功課,必須改變我們對學習的看法。也許,雲林的這一小步,會變成台灣孩子學習成就上的一大步。

>>延伸閱讀

用對方法,寫功課不抓狂

功課,引爆家庭關係衝突

功課不該是學習的痛_img_2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人工受孕 懷孕初期 黴漿菌 配方奶 月子中心 孕吐 寒假 尿布推薦 戒奶嘴 半夜發燒 幼兒園 親子出國 長高 益生菌

特別企劃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生活家電】SHARP夏普 無孔槽變頻洗衣機潔淨抗菌、省水、洗淨力一次滿足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