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當孩子們同在一起─爭吵與合作

父母親應隨時保持敏銳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設身處地考量孩子和同伴的狀況,盡量提供均衡的環境,建立孩子正向的社交行為。

2歲~當孩子們同在一起─爭吵與合作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對其他小孩感到興趣

一歲幼兒的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和母親、父親,或是少數幾個熟悉的大人之間的緊密關係,它滿足孩子那個階段所需的社會性接觸。大約從四個月大開始,當他見到其他嬰兒時,只會對著他們笑;等到六個月大後,看到其他小孩,才會進一步想要和他們接觸:先是一直看著他們,然後向他們伸出手,想觸摸他們。

約一歲生日前後,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已經能夠和同齡的小孩玩在一起了,雖然時間無法持續很久。他們會互相模仿對方的行為和聲音,甚至還會主動將自己的玩具送給對方。孩子具體表現了正向的社會化行為(正向積極地與他人相處)。

不過,這種和諧相處的情況,也可能一下子就翻臉,轉變成吵架的困境。例如,當某個孩子拿了另一個孩子的玩具,可能就會有人大哭大鬧了。有些孩子則會很好奇地研究其他小孩,粗魯地拉扯對方的衣服、頭髮,甚至很用力地抓對方的臉---因為孩子還不知道,攻擊別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直到一歲半,孩子還是會因為過於專注在自己的活動裡,而(不是故意的)和其他小孩起衝突,或是觸犯到別人。

許多父母因此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好不要跟同齡的小孩一起玩。其實,只要有另一個小孩在場,他就會產生一種很特別的充實感,這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正面的激發。

接下來的幾個月,為了玩具而爭吵的情況會慢慢改善,因為孩子的興趣將會漸漸轉移到其他孩子身上,玩具變成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建立關係的媒介。孩子們一起遊戲的時間可以持續比較久了,他們也懂得要互相讓步了。二歲大的孩子通常會自動加入團體遊戲,或是充滿興趣地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如果想讓所有的孩子共同進行某項遊戲,在這個年齡仍然不太可能,只能讓他們坐在一起,自己進行自己的活動,或者讓他們一對一輪流一起玩。如果孩子現在能有一個或二個要好的玩伴,也就足夠了。短暫而激烈的衝突還是會常常出現,孩子會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優勢,互相搶對方的玩具。有時候,這些行為也可以說是孩子之間的一種競爭,目的在於引起大人的注意,藉此讓別的小孩羨慕或嫉妒。

★孩子和同伴的互動

年齡

互動方式

四個月

對著其他的嬰兒笑。

六個月

進一步向他們伸出手,想觸摸他們。

一歲

和同齡小孩玩在一起。

一歲半

因過於專注自己的活動而和其他小孩起衝突。

一歲半~二歲

以玩具和其他小孩建立關係。

二歲

自動加入遊戲團體,或充滿興趣的看著他們。


孩子扭打時,要公正調解

這個年齡的孩子吵起架來,很容易會發生肢體上的衝突,所以,當孩子們一起玩的時候,大人最好還是在旁觀看,避免嚴重的傷害發生。如果發生比較弱小的孩子受到欺負時,大人應該出面居中調解。當二隻「小鬥雞」吵得不可開交時,你的處理方式一定要盡量公正,也不要為了不偏袒自己的孩子,就對自己的孩子過分嚴苛。

盡可能建立孩子對你的信任,當孩子遭遇攻擊、尋求保護時,不論任何時候,他都可以回到你的身邊,得到你的幫助。讓他在你的身邊獲得安全感,重新建立勇氣,願意再次跨出步伐嘗試新的經驗。不過話說回來,爭吵和衝突的負面經驗,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同樣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必須讓孩子學會,只能在恰當的範圍內堅持自己的意願。

事實上,孩子會想要自己一個人擁有所有的東西,如果將東西分給別人,他的感覺就像失去了這樣東西。如果孩子自己願意將東西分給別人,那就表示他一定有足夠的玩具了,或者他覺得自己並沒有因此而吃虧。所以,若要讓小朋友們一起玩,你可以為他們所有的(或只有二個)人準備一些玩具,這樣將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紛爭。

一到二歲的孩子已經懂得表現出,他特別喜歡跟哪幾個小朋友一起玩了,而這幾個小朋友的行為,將會對你的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因為你的孩子會照單全收地模仿他們。例如,他會依樣

畫葫蘆地學習他們做出惡劣的破壞性行為;同樣地,如果他們表現出優秀的行為,他也會加以仿效。所以,並非所有同齡的小孩都適合跟你的小孩一起玩---如果你為孩子選擇了正確的玩伴,甚至可以為孩子帶來深具教育意義的影響!

孩子需要同齡玩伴

對獨生子女而言

只有當他和其他孩子---發展程度與他相似的孩子---一起相處或一起玩的時候,他才有機會實際評估,自己的能力和別人的能力比較起來到底怎麼樣。這將成為孩子未來建立個人價值標準的基礎;這項自我評價日後可幫助他獨立判斷,不依附周圍權威人士的意見。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信心也將藉此不斷增加,而且他將漸漸理解到,什麼叫公平合理;從和同齡玩伴的互動中,他也將學會如何為了別人而調整自己,如何去適應,如何去分享。當然,你還必須視情況為孩子做最恰當的選擇:該讓孩子多和大人接觸、受大人的引導,或是多讓他和同齡的小孩接觸,受他們的影響。


對家有兄弟姊妹的孩子而言

縱使家中有兄弟姊妹,同齡玩伴仍是無可取代的。以三歲的老大和一歲的老二兩兄弟為例,他們之間年齡的差距其實不只二歲,而是二倍。也就是說,如果身為三十歲的你,只有一位六十歲的朋友,難道你不會很渴望和同齡的人進行接觸嗎?

若孩子本身是一歲多,比他更小的弟弟或妹妹也都還太小,無法跟他一起玩,孩子將很樂意和比他年紀大的小孩一起玩,並且,從他們身上學習許多更進一步的行為方式,就某些方面的發展來看,它甚至會激發孩子產生跳躍式的進步。但另一方面,較大孩子的行為常常又超過了較小孩子本身的能力範圍,他還沒有辦法將這些行為納入自己的行動中,因為目前他的能力仍無法勝任。

若家中較大的孩子總是只跟年紀較小的弟妹玩,他自己的各方面發展也很可能會受到阻礙,因為他將無法充分獲得適合他年齡的刺激因素和發展機會。

另一項潛藏的危機則存在於固定的角色上。例如兄弟姊妹中,最大的孩子通常會被要求必須體恤別人,必須懂事,必須表現得優秀;年紀較小的,則又常常必須經歷失敗與挫折感,因為他無法達到和年紀較大者相同的能力。

讓兄弟姊妹們在一起玩確實是理所當然,但除此之外,他們每一個人也都需要和同齡的小孩保持接觸。這另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除了在家庭中扮演的固定角色外,他也同時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人。

另外,跟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還可以避免許多在家中發生的衝突和紛爭。兄弟姊妹們長時間相處在一起,無可避免地必會發生爭吵,只要將兄弟姊妹們分開一下,不要一起玩,你會很驚訝地發現,他們將相處得非常融洽。兄弟姊妹間的年齡差距如果很小,還是可以讓他們一起玩,不過先決條件是,沒有其他干擾因素存在(例如,為了贏得爸爸或媽媽的喜歡,彼此產生的敵對、競爭態度);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彼此的相處也會越來越好,而且還可以互相刺激對方的發展。

★Q&A

同齡玩伴對孩子有何特殊意義?

‧對獨生子女而言

1.孩子未來建立個人價值標準的基礎。

2.幫助他獨立判斷,不依附周圍權威人士的意見。

3.學會何謂公平合理;以及如何為了別人而調整自己。

‧對家有兄弟姊妹而言

1.除了家庭中的固定角色之外,他同時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人。

2.避免許多在家中發生的衝突和紛爭。


‧對雙胞胎而言

1.避免將自己封閉在小小世界裡。

2.學習正常溝通方法的機會。

對雙胞胎而言

雙胞胎常常能夠二個人就玩上好幾個小時,他們能夠毫無障礙地彼此了解,所以,也就沒有和他人接觸的需求。但父母親絕不能就此認為,雙胞胎孩子有了彼此為伴就夠了。恰恰相反!他們絕對需要和其他小朋友互動,否則,他們會將自己封閉在小小世界裡,無法從外界獲得足夠的刺激。此外,雙胞胎還常常會發展出只屬於他們自己的溝通方式,別人很難理解,例如特殊的動作、表情,甚至自創的語言,這將嚴重阻礙他們學習正常的溝通方法,造成他們無法順利地與其他小朋友或大人溝通。

獨生子女的成長

大部分的父母親認為,小孩需要兄弟姊妹,獨生子女一定會被寵壞,變得自私,沒有生活能力。但是,專家研究的結果卻顯示,這樣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只要我們不忽略孩子發展所需的各種必要做法,盡量提供均衡的環境,獨生子女的發展機會甚至還能更好。

獨生子女不論是在生理或心理狀況上,都較有兄弟姊妹的人發展得更好:他們比較不會感到恐懼,能很輕易地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在許多方面的表現會較佳,有恆心、不輕言放棄。如果第一個出生的小孩和下一個小孩之間的年齡差距很大,那麼,第一個出生的小孩,通常也具有和獨生子女相似的積極個性---來自出生第一年父母密集給予的各項刺激和引導,而且,沒有其他人分散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另外可能的因素還有,獨生子女享有的經濟條件較佳,社會互動和整個家庭生態環境對他都較為有利等等。

不過,過分的寵愛、沒有其他小孩作伴的孤獨感、父母對他有較高的期望,也都可能對獨生子女產生不好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成長的孩子比較不獨立、膽小,傾向於早熟,或是剛好相反地會行為幼稚。

根據以上的認知,我們可以知道,到底是獨生子女能獨享父母的關愛好,還是有許多兄弟姊妹能一起成長好,這樣的問題並沒有固定的答案,每種情況都有它的優缺點,也都有補救的方法,例如,幫他選擇合適的玩伴。

兄弟姊妹一起成長

「我們」的感覺

在有經驗的父母引導之下,和兄弟姊妹一起成長的孩子,和別人相處的能力,會比獨生子女來得強,尤其是在混合了不同年齡層小孩的小團體中。有兄弟姊妹的小孩在團體中,會獲得一股強大的支撐力,並且衍生出明顯的「我們」的歸屬感。他們能夠很早就發展出公平的觀念,並且,學習尊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和能力。也因此,較之獨生子女,他們比較容易面對不公平的對待(正如我們社會中經常發生的實際狀況),而不會有太嚴重的挫折感。


排行的意義

有兄弟姊妹的小孩,通常會因為自己在家中的排行,而有不同的經歷。而這一切都是父母態度的影響。

家中的小孩越多,老大和老么的定位通常就越清楚,而且他們的角色定義,一般而言,都會很清晰並且不容置疑。

但相反地,排行中間的小孩,在角色認定上就會有比較多的困難;而且,家中孩子數目越多,他們遭遇的困難就越大。主要的原因是,他們不但會和年紀較大的兄弟姊妹發生競爭性衝突,和年紀較小的也會發生同樣的問題。在孩子較多的家庭裡,老么較受寵愛的情況,會比只有二個孩子的家庭更為嚴重,而且,常常會造成老么長大後,缺乏承擔義務和達成責任的毅力。年紀較大的孩子會互相吃醋,但卻常常不會對老么吃醋。

父母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

許多父母認為,他們對每個小孩都是同樣喜愛,並且對待他們的態度也都相同。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將不難發現,這其中還是有小小的差異。比方說,同樣的行為,父母親對這個小孩可能比較嚴格,對另一個卻比較寬容;某個小孩可能比較受母親喜愛,另一個則比較受父親喜愛。孩子當然會清楚地感受到這些不同的對待,並且有所反應。結果,大人有時候又從孩子對此的反應中去推論出,這是孩子本身的(叛逆)個性。

若想要同樣公平地對待每個小孩,父母親就要隨時保持很敏銳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他必須考慮到孩子在家中的排行,要能設身處地的去考慮孩子所處的特殊狀況。如果父母親能夠有意識地針對每個孩子個別的需求,掌握時機去滿足他,那麼,就能夠將某個小孩特別受喜愛的情形,漸漸平衡過來。

多讚美排行老大的孩子

第一個出生的小孩,很難毫無問題地接受下一個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因為他必須跟一個弟弟或妹妹分享,從前父母親都只專注在他一個人身上的關愛;而且,爸爸媽媽不可能再投注那麼多時間在他身上了。

所以,孩子因為失寵而對另一個孩子吃醋,或甚至做出攻擊性反應,都是不難理解的。這種嫉妒心態很難用溝通來排解,若是爸爸為了彌補老大被媽媽忽略的失落感,而突然積極地陪在他身邊、照顧他,這種做法也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引導孩子去理解,理性地面對這樣的狀況,事實上作用不大。那麼,到底應該要怎麼做呢?


‧給孩子時間去習慣新生兒的存在。

‧從現在起,對於孩子超乎年齡的表現和能力,要特別給予認同,甚至多給些讚美,但不要一直要求孩子表現得「成熟」或「懂事」;而且,也不應該叫孩子充當保母,照顧較小的弟弟或妹妹。

‧多給孩子一些適合他年齡的活動和發展機會。例如,讓他和鄰家小孩一起玩,允許他帶朋友來家裡等等。

‧較大的孩子只有當他真的有興致的時候,才會想要跟較小的弟弟或妹妹一起玩。絕不可以強迫他將玩具讓給弟弟或妹妹玩。

勿寵溺排行老么的孩子

老么長大後,通常會比較合群、開朗,而且有自信。但如果他過分被寵愛,則可能傾向於喜歡表現出童稚行為,並且認為理所當然,一直期待別人給予他鼓勵,而且比較缺乏責任感,缺乏積極主動性。

‧盡量避免對老么過分寵溺,尤其不應該將他的淘氣行為當作是可愛。

‧盡量不要讓哥哥姊姊貶低他的行為能力。如果他經常處於劣勢,不斷地為失敗所困擾,將無法發展出正常的自信心。長大後,為了遮掩自己的自卑感,還可能因此喜歡吹牛或表現出輕率的行為。

‧為了平衡孩子的發展,應該經常讓他和同齡的小孩接觸。

更關注排行中間的孩子

由於排行中間,所以,無法讓他獲得任何優越感,他既不是值得驕傲的老大,也不是甜蜜可人的老么。就因為如此,你反而應該要更關注他,如果缺少了你的認同和支持,排行中間的小孩就真的只能屈居劣勢,在不利的狀況下自求發展。

‧也許你可以在排行中間孩子身上發覺特有的天賦,引導他、激發他,並藉此給予他讚美與認同,以提高他的自我價值,讓他肯定自己,並獲得明確的自我定位。還可以避免他持續處在和較大及較小手足之間的競爭狀態,並且,避免讓他持續面對角色混淆的困境。

‧對排行中間的孩子而言,由於所處的情況尷尬,因此和同齡朋友的接觸更形重要。你應該盡可能經常邀請他的朋友來家裡玩,藉此避免孩子覺得他在家裡不受重視。

2歲~當孩子們同在一起─爭吵與合作_img_2《2歲寶寶輕鬆教養寶典 快樂玩耍,健康長大》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尿布推薦 配方奶 親子出國 寒假 月子中心 益生菌 幼兒園 黴漿菌 孕吐 長高 半夜發燒 懷孕初期 人工受孕 戒奶嘴

特別企劃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新學期、新能量!FIN好菌補給飲給孩子滿滿的活力來源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