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總不理人 恐是發展異常警訊

有一名3歲半的小華,剛進幼稚園小班1個月,總是自己一個人玩車輪子,不參與其他活動。當老師和同學接近想要找他說話時,就低頭不理會。不論是上課或休息時間,小華常坐不到1、2分鐘就起來走動,甚至跑出教室,沿著校園裡小池塘跑。在老師多次建議之下,媽媽帶著小華來到兒童精神科門診。醫師發現,小華社會情緒發展的確有狀況,難理解他人感受、與人互動困難,也幾乎沒有注意到其他人在做什麼,自己還有儀式化行為及特別的玩遊戲方式。

幼兒總不理人 恐是發展異常警訊_img_1

是個性還是發展異常警訊?

收治這名小華的成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紀美宏醫師表示,當孩子的生長曲線落後,或該講話卻不太會說話時,一般均可輕易察覺不對勁。然而,當孩子1歲半開始牙牙學語了仍不搭理人、不模仿大人動作,3歲已能聽懂大人指令卻總是聽而不聞,5歲了依然難以安靜坐著、動個不停、情緒爆衝等等,一般家長多會認為是個性使然,或是小孩沒教好,卻很少認為是發展異常的警訊。

團體心理治療學習互動溝通

在紀美宏醫師建議下,小華的媽媽帶著小華參加由心理師帶領的團體心理治療,學著怎麼和小華互動溝通、玩遊戲、建立生活常規。半年過後,雖然小華還是比較「慢熟」,但已可以跟上同學步調,自己吃飯、收拾東西、一起玩軌道車子,有時回家還會主動找媽媽一起看故事書、跟媽媽講學校發生的事情,甚至在母親節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各年齡的行為重點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溝通及與人溝通的方式各有不同,紀美宏醫師指出,依年齡來分的行為重點可供參考:

1歲前後:已有分辨、對照顧者及陌生人做出親疏反應的能力,能享受與人之間的情緒交流,有模仿行為,也有主動引起他人注意及表達需求的非口語溝通能力。

3歲左右:已能察覺旁人的部分情緒及手勢動作並做出回應、對參與他人活動有興趣,遊戲內容是有想像性、互動性及扮演成分的,如扮家家酒,並能理解且遵守簡單的團體規則,也可以透過安撫、轉移注意力來調節情緒。

6歲前後:可以自在參與同儕活動,合作、分享並配合團體規範,運用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能力處理問題及調節情緒,並能清楚表達需求。

因此,若幼兒成長過程中未出現該年齡層應有的社會情緒行為表現,應儘早接受專業人員之評估,以及早釐清原因和接受應有之療育。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媽咪投票趣

若地震房倒,能返家5分鐘你會拿什麼?

※可複選1~4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新手爸媽 熱話題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