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面對親子衝突,想好好溝通卻老是口出惡言? 五步驟從心開啟有效的親子溝通

孩子,你在生什麼氣?

兒童成長團體課裡有位9歲的瘦小男孩,某次上課前10分鐘坐在教室外的椅子上玩手機遊戲,隨上課時間逐漸逼近,男孩的媽媽開始著急催促男孩停止使用手機,路人甲乙還會順路補上一兩句催促幫媽媽喊聲,簡直火上加油,男孩越來越不耐煩,大人也不甘示弱重複宣示權威,兩邊就這樣各自堅持,火藥味越來越重…

面對親子衝突,想好好溝通卻老是口出惡言? 五步驟從心開啟有效的親子溝通_img_1

「再玩一下啦」男孩大聲喊。
「我再跟你說一次,不要再玩了!再玩就留你自己一個人這裡,手機收起來!」媽媽生氣喊回去。

一來一往對話持續沒多久,手機裡的遊戲角色輸掉了,男孩的情緒也爆炸了,滿臉憤怒,說什麼也不願進團體課,大喊「都你們害的啦」就跑出去,跟媽媽和老師玩起捉迷藏。

1小時後,媽媽帶男孩回家,確認他這麼生氣的原因,原來這孩子因為被催促上課時間快到,一方面想上課又想要把遊戲玩完,感到很焦急,最後遊戲角色輸了是壓垮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輸的感覺更差。

孩子,怎麼不早點說清楚

不過,我們好像也沒給他機會好好說清楚,因為我們同樣著急,一樣很氣,雖然急著對話,但是,卻是攻擊力極強的對話。

心口不一,我們很常這樣的。

重新還原上述事件中兩個角色行為背後的意圖:
男孩明明想要上課又想要玩手機,急迫時間和都想要的兩難,更顯得焦急,卻只能用生氣來抗拒。
男孩因為遊戲輸了感到挫折,也用生氣來推開全部的事和人。
媽媽明明很關心孩子,卻生氣大罵,威脅丟包。

我們的話裡,藏著很多沒說出來的。
基於某些原因,我們害怕說出真實的感覺,擔心如果坦白,就意味著自己全身赤裸面對人,這樣太沒安全感。

為了保護自己,我們選擇用些方法偽裝情緒,隱藏真心話。但,隱藏真實感受,似乎不見得是為了避免被發現,就像捉迷藏,遊戲目的其實是想被發現,如果能被理解,那就更好了。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習慣怎麼做?

聽過許多父母分享,有時當下事件發生之快,你必須要反應更快,會很直覺式地、很熟練地以立即見效的方法來處理,例如直接制止「不要哭、不要生氣、不要搗蛋」,嚴格一點時會指責和說教。

我們習慣見招拆招,見一個問題解決掉一個問題,這是種平行式的對打,有勝有負,就看誰的絕招厲害、血量較多。而這些現實的挑戰確實也很難讓我們騰出點緩衝時間或好情緒,好好傾聽並與孩子對話,因為,他們聽話最重要。

避免兩敗俱傷,讓溝通有效,對話直接變聽話,有時確實必須花點力氣,壓抑暴衝,向內探索,採取心理戰術!

冰山下的需求

美國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提過,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座冰山,與人互動所表現的行為和所說的話,都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還有一大部分藏在水面下,內含我們的感受、想法、期待、內在的渴望及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層面會串連牽動最上層的行為,衍伸出我們慣用應對他人的溝通型態,例如指責人、討好人、顧左右言他或超理智地說教。

出現這些溝通型態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
例如,一位老是愛生氣罵人的孩子,藏在冰山底下的可能只是一個脆弱、害怕受傷的小孩,因為怕受傷,所以先採取攻擊,看起來在罵人,實際上是在捍衛自己渺小的自尊。

假如我們能夠覺察自己或對方的溝通型態,也許就能發現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那麼,當我們面對人的衝突、面對孩子的哭鬧,接下來對自己和對別人所做的就有機會不一樣。

開始看見隱藏的冰山

以第一段故事中9歲男孩與媽媽的戰爭為例:

面對親子衝突,想好好溝通卻老是口出惡言? 五步驟從心開啟有效的親子溝通_img_2

假如,媽媽能覺察到,原來自己的指責和威脅,是因為正擔心著別人的眼光,害怕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那麼她會怎麼做呢?

假如,媽媽看到孩子生氣背後,是想獲得肯定和自信的脆弱靈魂,她又會怎麼接招呢?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開始不一樣嗎?

再次面對衝突,我們可以做的

面對衝突,我們本能的生理機制是戰鬥或逃跑,但幸好我們還可以有不一樣的路線,讓大腦上層的額葉皮質,幫助我們理解整個事件和人內在的脈絡,主動選擇不一樣且更柔軟的應對。

面對孩子的忤逆、不順從及我們的憤怒時,也許可以試著做做看以下5個步驟:
1.呼呼:深吸一口氣,慢速度吐氣,喚醒副交感神經,緩和交感神經,讓自己不要暴衝,或逃跑。
2.看看:保持好奇,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我現在怎麼了?有什麼感覺?孩子現在怎麼了?他/她是什麼感覺?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底下的冰山可能是什麼?
3.抱抱:連結情感,再糾正錯誤,如果你願意,給孩子一個擁抱,若被孩子拒絕,可以向他/她邀請「我需要一個擁抱,當你準備好,過來找我」, 因為當他們感覺更好時,他們會做得更好,同樣你也是。
4.說說:面向孩子,試著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說出孩子的感受,例如:「我現在因為你的行為感到很失望、生氣」、「我知道你現在很著急、生氣」。
5.談談:保持良性對話,與孩子談談剛剛發生了什麼事,討論可以如何解決彼此的困擾。

若我們願意再多看看孩子和自己的內心幾眼,從心接觸孩子和自己,或許就能夠窺見彼此藏在心理深處的需求和痛苦掙扎,以及對彼此的在乎,為無助的你們拉一把,拉近你與孩子間的距離。

作者簡介

吳欣怡

專長:

工作至今服務超過2000人次,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衡鑑、個別及團體治療、親子互動技巧及親職教育。

學歷: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碩士。

現任: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 臨床心理師。

經歷:

成大醫院成人精神科/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崑山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 兼任臨床心理師。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投票趣

當年的裱框婚紗照,現在去哪兒了?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