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老婆、媳婦、女兒)不該是照料患者的唯一角色!適時「求救」才能走更遠

實在太湊巧,寫作進行到此刻電話響了原來是蘋果日報記者來電採訪。

記者訪談的主題是―彰化一對老夫妻,老公慢性病多年均由老婆照料;近期老公精神不太穩定,常對老婆疑神疑鬼問東問西,某日兩人大吵一架,老公竟拿鐵槌把老婆活活打死,4小時後才通知親友。

女人(老婆、媳婦、女兒)不該是照料患者的唯一角色!適時「求救」才能走更遠_img_1

可以想像這位70 多歲的老翁坐在了無聲息的老婆旁邊,望著血肉模糊的身軀在想些什麼? 他後悔嗎? 他清楚自己因為缺乏對症下藥的治療,以致親手槌死糟糠之妻嗎? 或者他始終在沙文主義「我對你錯」的強勢心態下過日子?

我整理出三個重點分析給記者,各位不妨參考並歡迎指正。

一、 女人不該是照護首選

傳統觀念認定媽媽、媳婦、女兒理所當然該照顧家中男性成員,卻乎略了她們也是血肉之軀,無法負荷長期照護病人造成的身心疲憊焦慮。被照顧的人還活著,照顧者卻早早離世的事件不是時有所聞嗎? 針對這點,整個社會需要調整思維―女人(老婆、媳婦、女兒)不該是照料患者的首選或唯一角色。

二、 調整觀念從自己開始

學習新的醫療資訊、尋求社會機構的協助,對沒有「病識感」的家人應儘速送往專業醫療機構,才能解除「自身難保」的危機。必要時請召集家人並嚴正求救:「我已無力負荷請大家協助照料。」才不致造成一人獨撐悲劇收場的慘況。

三、 學會原諒自己

再強壯的身體、再了不得的家事管理能力,或再疼惜老伴,都不該犧牲自己的健康甚至性命換取不可知的未來。申請政府的「喘息服務」或補助金,找居家護理員幫忙等方式,都強過一個人「獨撐」未知的明天。

儘管現代社會大家都忙,年輕子女還是應該介入老爸老媽的照顧行列,不見得凡事要親力親為,用心陪伴年邁雙親協助他們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若能心平氣和討論未來照護計劃就太理想了。

試想,彰化這位被老公用鐵槌敲擊致死的老媽媽可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多年辛勞不但沒得到老公感謝,還被欺凌致死。如果有遺言,她會怎麼說呢?

遺言等於寫入「遺囑」的交辦事宜。我們這一代的大大人多少視立遺囑為往後的事,何必想得太早。

猶記第一次提筆寫遺囑是深受一位老師的感召:她教導的專科學生個個刺龍刺虎難以管教,就在痛苦萬分考慮放牛吃草之際,靈光一閃!「何不讓學生在生活輔導課時練習寫遺囑?」

在她善心善意的前導下,學生從抗拒老師:「妳想詛咒我們早死嗎?」

經過一次又一次耐心、靜心的鼓勵引領;有人邊寫邊流淚,開始懂得感恩家人,還有人問:「我從小沒有爸爸、媽媽,連阿嬤都走了,我的遺囑要寫給誰 看啊?」

「你有我啊!」老師毫不思索地用真誠的眼神望著學生。

這是偶然在報上看到的文章,既震撼也非常敬佩這位老師,心裡從此埋下一粒種子―那一天,勇敢寫遺囑吧!

女人(老婆、媳婦、女兒)不該是照料患者的唯一角色!適時「求救」才能走更遠_img_2《酷老樂活:吳娟瑜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

作者簡介

吳娟瑜

‧國際演說家
 演說場次已超過5000場   

‧專欄作家
 自由時報、人間福報、星洲日報

‧學歷
 美國印第安納坡里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   

‧著作
 著有《爸媽的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少年維特不煩惱》、《不必當母女,當好婆媳就好》、《想法改變,壓力就消失了》等30多本書。   

‧終身目標
 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   

‧人生座右銘
 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嗜好
 演說、寫作、閱讀、游泳、看電影、跳街舞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媽咪投票趣

若地震房倒,能返家5分鐘你會拿什麼?

※可複選1~4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聊天 熱話題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