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閱讀訓練思考與認知能力

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年齡越大,卻越來越不敢講話,那是因為父母和老師總是希望孩子回答「標準答案」而不是他們的想法,所以孩子在回答時就會有年齡上的差別。年齡愈小的孩子,即使答案不見得是大人們要的答案,大人們總會以孩子還小、答得好天真、好可愛的態度來回應,所以孩子會喜歡發問、喜歡回答,即使他壓根不知道答案,也要想盡辦法掰一個來回答。

透過閱讀訓練思考與認知能力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年齡漸長之後,孩子被要求要「更懂事」、「更用功」才行,所以答案最好能夠符合大人的想望,以免答得不好或是答錯了而遭受到責難,換句話說,孩子已經漸漸的「社會化」了,當我們問他們問題時,他們思考的並不是他們覺得應該是什麼,而是我們想聽的是什麼。如此一來,或許我們會覺得聽得很「舒服」,但是我們卻失去了孩子的「真心」,人的虛偽與不真誠就從此開始了。

我喜歡和學生玩一個關於思考的題目,在這個題目中,每一個情境出現時學生都必須選擇一個答案,並寫下或說出選擇這一個答案的原因,第二個情境出現時,可以選擇原來的決定或是做改變,但是同樣要說出沒有改變答案或是改變答案的理由,答案沒有對與錯,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樣子的選擇。

我常用的思考故事是兒童哲學中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你和你的朋友搭乘飛機一同出國去玩,飛機引擎故障失事了,你們倆很幸運的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但是你的好朋友卻傷勢嚴重即將死去。就在他臨死之前,他跟你說了一個他從來沒有跟別人透露過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他在瑞士銀行有一個秘密的帳戶,裡面有一千萬美金的存款,他告訴你銀行的帳戶密碼,希望你幫忙他把這三千萬美金領出來,然後把錢拿到美國職棒大聯盟給洋基隊,把王建民挖角回台灣打職棒,因為洋基隊開出三千萬美金的條件才肯放人,你的朋友熱愛棒球,希望你可以幫他完成這一個遺願。

情境一的問題:

你會選擇依照他的遺願,把三千萬美金領出來,然後把王建民挖角回台灣打職棒以提升國內的職棒水準;還是心想,既然沒有人知道這一筆錢的存在,乾脆把它獨吞了。

情境二的問題:

當你決定了如何處理這一筆錢之後,把錢提了出來,按照你的想法處理這一筆錢時,剛好旁邊出現了一個勸募的小攤位,告訴你只要三千萬美金,就可以讓全國的小朋友營養午餐免費吃三年。

這個時候你會選擇依照他的遺願,把三千萬美金領出來,然後把王建民挖角回台灣打職棒以提升國內的職棒水準;還是心想,既然沒有人知道這一筆錢的存在,乾脆把它獨吞了;還是選擇把錢捐給勸募午餐費的小攤位,讓全國的小朋友有免費的營養午餐。而這三千萬美金不能分著用,都必須一次用掉。


情境三的問題:

當你又決定如何處理這一筆錢之後,把錢提了出來,按照你的想法處理這一筆錢時,電話突然響起來,醫院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你的父母親因為嚴重的車禍,已經變成了植物人,好消息是,醫院發明了一種可以令腦細胞起死回生的機器,可以讓植物人甦醒過來,但是使用一次必須要一千五百萬美金,如果要救你的父母親就要花三千萬美金。

這個時候你會選擇依照他的遺願,把三千萬美金領出來,然後把王建民挖角回台灣打職棒以提升國內的職棒水準;還是心想,既然沒有人知道這一筆錢的存在,乾脆把它獨吞了;還是選擇把錢捐給勸募午餐費的小攤位,讓全國的小朋友有免費的營養午餐;還是你選擇把這一筆錢拿來救你的父母親。而這三千萬美金不能分著用,都必須一次用掉。

一開始在進行這個思考故事遊戲時,就要讓參與者知道,所有的答案沒有對與錯,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選擇答案的原因是什麼,了解自己思考的脈絡,否則進行這一個思考故事遊戲就沒有意義了。雖然這一個故事可以進階到價值觀與人生觀的討論,但是初步只要讓參與的孩子確定自己選擇的答案和選擇的理由是什麼。

上面的例子雖然是利用故事的方式來進行思考的訓練,但是在「兒童哲學」領域中,有許多類似這一類型的故事與書籍提供給樂於思考與樂於與孩子一同思考的老師、父母。即使是一般閱讀的書籍,一樣可以發現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的內容,讓我們可以和孩子一同思考與思索。而父母與老師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應該讓孩子自由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尊重孩子的想法,雖然這對於台灣的父母與老師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閱讀除了可以加強我們對於問題的思考之外,閱讀同時也是我們人類認知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人類最基本的認知能力可以分為:擷取資訊能力、情緒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

擷取資訊能力

可以幫助我們從文字、聲音、語言中得到訊息,以面對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以電腦時代而言,蒐尋資料的能力亦包括在內,現在的學生雖然有蒐尋的能力,卻對資料的整理與統整缺乏能力,雖然可以找到大量的原始資料,但是無法進一步利用。

情緒理解能力

可以讓我們對於周遭的人、事、物有情感上的作用,透過了解別人的情緒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所以如果一個人因為生理上或是因為沉溺於網路,以至於無法充分利用情緒理解能力來與人溝通的話,人際關係自然就不會太好了。


邏輯思考能力

可以讓我們對於一件事情有深入的了解,甚至於能夠依照經驗來預測結果。這個邏輯思考能力,可以說是「人」之所以比較「聰明」最重要的原因。

上面所說的三種能力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是說實話,上帝或是老天爺並不是那麼公平,給每一個人相同程度的能力,總是有些人能力強一些,有些人的能力差一點,這一點是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應該很宿命的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透過閱讀,我們不但可以增強這三種能力,甚至於能夠提升這三種能力成為更高階的能力,那就是解讀資訊能力、同理情境能力以及溝通演說能力。

閱讀的經驗越多,所累積的詞彙與背景知識就愈多,自然能夠從許多雜亂與複雜的資料中歸納整理出重點,從中找到對於我們有用的資訊。而閱讀的能力越強,也就越能夠解讀更高深的知識與學問。

閱讀的經驗越多,越能夠從書籍中得到別人難以得到的經驗,尤其是閱讀一些文學的經典作品,更能夠累積我們對於人性的理解與豐富的人生經驗。有了豐富的閱讀經驗,就能夠以同理心去看待我們身邊的人、事、物,包容心就愈大。

閱讀的經驗越多,對於自己的自信就越強,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就能夠與人「理直」的討論問題而非靠「氣壯」來壓制別人;閱讀的經驗越多,也就等於自己比別人更可能「博學多聞」,可以與別人分享的經驗也就越多,說起話來自然就信心十足,而且言之有物。

所以,閱讀能夠帶給我們的絕對不是只有知識上的豐富而已,閱讀的經驗與內容將使我們在能力與自我的自信、境界上都獲得提升。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必須是基於自願的而非強迫,尤其是父母親、老師對孩子和學生。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自我的提升是重要且必須的,要由他們發自內心想要向上,我們一切的鼓勵與引導才有效。

我相信只要老師、父母親能夠用更寬廣的心來等待孩子的成長,而非想要孩子一夕長大成人,孩子就會有開始實踐自我的開始,因為我相信沒有人是打從心裡「自我放棄」與「自甘墮落」的。

★江老師的閱讀魔法-自己想一想,該怎麼做?

當孩子來問問題或是尋求解決問題時,許多老師和家長通常就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有時候甚至於孩子還在猶豫要不要尋求幫助時,大人們就直接給答案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懶得思考,到後來也就不懂的思考了。

我在教學現場多年,也看到很多孩子在寫一些需要思考如作文、報告之類的作業的時候,根本就懶得自己想,因為我常常看到家長和安親班老師的「痕跡」,孩子常常一句:「我不會。」就得到大人的協助,往後他當然就不在自己動腦筋思考了。而這一種情形演變到最後,還會變成家長抱怨作業太難,連家長都做不來的羅生門!


作業本來就是學生自己應該要完成的,作業的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孩子自己的身上。老師與家長對於學生作業的態度才是應該要改變的重點,許多家長把作業分數看得太重,以至於不想讓孩子在作業分數上吃虧,所以就自己動手幫孩子做。而老師也許早就知道部分學生的作業並非自己完成,而是假他人之手,但是為了避免與學生家長發生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惡性循環就此開始。

我要求學生的作業和作文,標準其實不高,就是必須是自己完成的,即使是別人念給你抄都不被允許,老師對於學生的程度其實都很清楚,慢慢進步才是正常的進步模式,突飛猛進雖然也不無可能,但是總是不太能夠持久。

在許多學生(包括我的實習老師)尋求我協助的場合和情境之下,我通常不會直接提供答案,我會先問:「你覺得呢?」、「你認為用什麼方法比較好?」當他們有了初步的解決方式或提出好多個解決方式後,我還會再追問:「這個方式真的會比較好嗎?」、「如此解決可能會有什麼問題呢?」、「哪一種方式你覺得比較可行?為什麼?」到最後,他們就可以整理出自己所選擇的解決方式是什麼了,而我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什麼建議也沒有給他們,完全都是他們自己的思考。

透過閱讀訓練思考與認知能力_img_2《江老師的閱讀魔法》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投票趣

若地震房倒,能返家5分鐘你會拿什麼?

※可複選1~4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幼兒園選校秘訣,這些眉角別錯過

新手爸媽 熱話題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