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壓力大?

早上7:00出門、晚上8:00回到家,生活就是上學、安親班、才藝班,這是現在很多孩子一天的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最近衛福部公布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孩子為何壓力大?_img_1

台灣的小學生挺忙的。小學五年級的小傑,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早上7:00上學,放學後安親班的大巴士會來學校接,然後在安親班寫作業,之後還要補英文與人文歷史課,直到晚上8:00才回到家,吃吃東西、洗個澡,趕著去睡覺。第二天醒來,又是這樣的生活。

之前小傑的老師認為他可能過動,而媽媽認為,盡量把他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送進安親班可以督導他功課,還會給額外的作業,挺好的。小傑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反抗,只是變得很被動,覺得自己是個邊緣人,也不喜歡交朋友。

這是台灣一般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壓力大的孩子,背後是焦慮的父母

去年兒福聯盟做了一份全台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兒童的五大願望中,依次為「功課進步」、「身體健康」、「交到好友」、「爸媽常陪伴」、「有足夠的玩樂時間」。兒童的五大煩惱則是「課業」、「交友」、「外表」、「家庭經濟狀況」以及「自己或周遭人生病」。其中「課業壓力」是兒童的五大煩惱之首,有超過八成的孩子感到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首要心願與煩惱,都和課業有關。而比對1999年的調查,當時75%的孩子有課業壓力,17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高達81.4%。令人不解的是,這份只針對小學生的調查,為什麼課業的壓力這麼高?

心理學上有「倒U型理論」常運用在運動競賽上:壓力太低或太大時,對於表現都呈現負影響。一個人壓力負荷過重時,前額葉皮質本該維持理性、抑制衝動的能力,便會大幅降低,身體的調控系統,例如免疫系統、體溫、飢餓、疲勞、生理節奏,也會不協調。壓力過大時,也容易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暴怒、失控等偏差的反應。

基隆長庚兒童醫院精神科醫生蔡伯鑫觀察,「現在大環境讓大家充滿不安,例如多元入學評量讓家長壓力更大;孩子想做更多,但好像永遠都做不好。過去是『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壓力,現在變成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壓力。」蔡伯鑫發現,來就診的一群壓力大的孩子,身後是一群更焦慮的父母。

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的期待

其實很多壓力,都源自於父母的期待。「現代的孩子很忙,比較有心思的家長,絕對不只安排安親班,一定有各種的才藝。」新北市光復國小輔導老師黃瓊玉觀察。她的學校一年平均有50個班級、大約50位學生需要進一步輔導,其中不乏情緒人際壓力、家庭照顧不佳等。

有一次,一堂高年級的情緒壓力輔導課令黃瓊玉印象深刻。她出了一個題目:「想一想,最近讓你最憤怒、最有情緒的一件事」,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

她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火、打殺、刀光劍影的畫面,也都有類似「我想殺掉安親班,我不想再去了」這樣的描述。黃瓊玉分析,很多雙薪家庭必須將小孩送去安親班,但也有很多家長是特意將孩子送到安親班盯功課的。即使知道安親班會處罰,但當家長看到成績,就覺得目的達到了就好。後來她才知道 ,「孩子不會在家長面前表達這麼強烈的憤怒。」

黃瓊玉的輔導經驗中,常聽到孩子抱怨:「為什麼永遠是『好還要更好』?90幾分只錯了一題,為什麼爸媽還要要求更高?」愈來愈多父母不只要求孩子的成績好,體育也要好、鋼琴也要好,什麼都要好,孩子陷入「為什麼我做什麼都無法讓你們滿意」的迷思,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沒有大人想像中健康

根據最近衛福部公布的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引發各界討論。主導這份調查研究的台大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淑芬指出,「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孩子沒有想像中健康,情緒心理出現很大的問題。」

高淑芬指出,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體質等,都和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很大的關係。她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反映了父母的行為和想法。有時候父母對孩子情感勒索,卻不自覺。例如很多父母覺得,稍微威脅一下小孩(比如告訴孩子「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了」「你不是個好小孩」)似乎挺有用的,殊不知這樣的教養方式完全不恰當,久而久之,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致力於情緒教育的笛飛兒教育總監楊惠君觀察,現今父母壓力大有很多原因,包括教養派系很多、教養專家立場不同,家長無所適從。再者,社交軟體風行,教養方式都是公開狀態,很容易受到批評。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導致的惡性循環

其中,楊惠君認為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有「孩子就是你的作品」這個想法。這種非理性的連結讓父母認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父母:做得好,令父母驕傲;做不好,讓父母羞愧,彷彿「孩子的表現都和這個世界如何評價你有關」。

初為人母的楊惠君分享,以前她總是能以中性、客觀的角度告訴家長,孩子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下該處理的課題。當時她認為,給家長這些建議好像輕而易舉、理所當然。但自己有了孩子後,再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學生家長,她有了不同的體會。

就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所以把孩子的壓力、自己的壓力,全部混在一起,反而無法客觀的正視問題,而陷入了壓力的惡性循環。

高淑芬分享,「其實,大部分兒童精神科到最後都在治療成人,所以我們都是「家庭治療」『Family approach』。很多小朋友來就診,其實需要協助的是父母。」當父母更了解自己,更能面對自己的壓力,也就比較能客觀看待孩子。

孩子的心聲

Doris(升小六)
數學功課超難的,還要背很多公式,我每次遇到數學功課都不想寫。有時候趁媽媽不注意拿其他書看,媽媽看到我沒寫數學就會生氣。我還有一個煩惱,就是開學以後每個星期六都要補習。媽媽希望我畢業以後念私立中學,要考試才能進去。媽媽說考試的人很多,所以要趕快補習才不會考不上。功課沒寫完或英文單字沒背完,我自己也會很緊張,如果媽媽這時候又催我或唸我,我就會覺得超級煩,有時候會發出不開心的聲音,媽媽就更生氣,然後我們就吵架了。

芳羽(升小三)
我喜歡上學,但是我現在很擔心升上三年級這件事。同學都在傳說三年級的老師很兇,我有點害怕,不知道同學說的是不是真的。另外,我上次跟三年級交換教室考試的時候,看到他們的國語考卷有兩張,同學哥哥跟我說三年級的功課很多,國字也很難,我也會很擔心。考試考不好被媽媽唸,我會心情不好,就趕快躲回房間裡看好笑的漫畫,笑出來就沒事了。

小均(升小二)
我爸爸和媽媽離婚了,我現在和媽媽一起住。爸爸有時候會跑到學校看我,我在上課他也會把我叫出去,還跟我說這是我們的祕密,不可以讓媽媽知道。我很不喜歡這樣,下課的時候遠遠看到他來了,就會趕快躲起來,好幾次因為這樣,來不及去上廁所就尿溼了。現在想到要去上學就不太開心,好想躲在家裡啊。

現代父母5大壓力

《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Self Regulation: How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 Break the Stress Cycle and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Life)一書中,作者沈克爾(Stuart Shanker)博士指出,父母教養過程愈冷靜,教養才能愈順利。壓力會改變父母回應孩子的方式,但這些壓力可能和孩子有關,也可能來自父母工作上、財務上、關係上的其他事物。

當父母帶著壓力面對孩子,孩子會備感壓力,落入惡性循環。反之,愈能保持冷靜專注,跟孩子產生互動,孩子就愈可以學到你希望的東西。沈克爾建議,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培養調整力,幫助自己和孩子了解內在,覺察自己的能量和狀況。

沈克爾歸納出現代父母的5大壓力

壓力1:希望孩子社會化

父母試圖教導孩子「可被人接受」的行為準則,老是擔心孩子的言語或行為可能不被接受。但不管如何縮短這個歷程,對孩子、家長的壓力都很大。有些孩子因為氣質、特殊發展需求或慢性健康問題,需要的挑戰更多。

壓力2:親子共享焦慮

父母迫切渴望保護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陷入掙扎時予以幫助並安慰。實驗室的神經部門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爸媽同理心」。透過腦部活動,了解爸媽看到孩子投入充滿挫折的任務時,他們的同理反應。遊戲的設計是讓孩子先得分,在快要贏的時候突然失去所有的點數。從中觀察父母對壓力的神經反應。從掃描可清楚看出,父母和孩子的情緒起伏及挑戰關係密切,父母愈能保持冷靜,孩子就能愈快恢復冷靜,並反過來幫助父母冷靜。

壓力3:競爭型教養

教養上的競爭,不只給孩子、也給父母帶來巨大的壓力。例如對孩子的學業、社交或是其他表現的比較。這其實是爸媽的野心,想要誇耀孩子,是最常見的失望與沮喪的原因。這一切只是父母的地位產生危機,和孩子都沒有關係。

壓力4:力抗生活中的超級興奮劑

超級興奮劑(例如垃圾食物、電玩等等)被視為是孩子的生理壓力源,一但過量,就會引發壓力循環。但與其對抗它們,不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導向其他孩子可能覺得更有興趣的事。

壓力5:超脫過度簡化的教養類別

科學家把教養分成四種基本型態:權威型、獨斷型、放任型和冷漠型。問題是,沒有一種教養型態完全沒有壓力,或一定有理想結果。父母很少帶著意識選擇自己的教養型態,更多時候只是按照從小熟悉的教養方式帶孩子。如果跟「放任型」的父母說「現在督促孩子,孩子會比較上進」,只會增加家長的壓力,這類型父母一開始對孩子的放任,就是因為受不了壓力。因此重要的是超越這些標籤,從治本著手。

孩子為何壓力大?_img_2《未來family》9月號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孕吐 懷孕初期 月子中心 黴漿菌 人工受孕 幼兒園 戒奶嘴 半夜發燒 寒假 長高 尿布推薦 配方奶 親子出國 益生菌

特別企劃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黑松FIN好菌補給飲 寶貝好活力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滴雞精功效如何與推薦嗎?懷孕幾個月需要喝滴雞精呢?生產完需要喝嗎?喝滴雞精的禁忌為何?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