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自信心養成術
「自信滿滿的小孩,看起來陽光又健康,為何我的寶寶卻內向害羞,總是不夠大方呢?」本期帶你從心理發展的角度出發,一同認識寶寶自信心發展,及如何透過訓練和活動的帶領,讓寶寶變得更有自信。充滿信心的孩子,在同儕的相處、課業的學習、心靈成長上,都會有很不錯的表現,但自信心的建立也不可操之過急,家長可得一步步循序漸進,培養有自信的孩子。
Topic 1 各時期心理發展過程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時期心理發展不同,並且有一些學術上的文獻研究,而其中兩個目前較為常被引用的理論觀點,分別是「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的八個階段」和「Freud的五大性心理發展期」。透過這兩個理論觀點的敘述,可以了解生理是如何影響心理,而影響的程度和發展結果又有何不同。
了解孩子大致的心理與生理發展情形,有助於父母在對的時間給予孩子最適當的輔助,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的八個階段
階段(大約年齡) | 社會心理危機 | 重要的人際關係焦點 | 社會心理形式 | 有利的發展結果 |
出生到1歲 | 信任或懷疑 | 母親或母親的替代者 | 獲得、回報 | 驅力和希望 |
2歲 | 自動自發或害羞和懷疑 | 父母 | 放手、抓握 | 自制和意志力 |
3歲到5歲 | 積極性或罪惡感 | 家庭 | 認真、敷衍 | 方向和目的 |
6歲到青春期 | 勤勉或自卑 | 鄰居、學校 | 競爭、合作 | 方法和能力 |
青年期 | 自我認同或自我否認,認同的擴大 | 同儕團體和圈外;領導的模仿對象 | 肯定或否定自我;享受自我 | 奉獻和忠貞 |
成年期前期 | 親密、團結或孤立 | 友誼、性、競爭、合作等的夥伴 | 失去自我和從別人中發現自我 | 親合和愛 |
成年期中期 | 有創作能力或自憐 | 分工和享受家庭溫暖 | 創建、照顧 | 生產和照顧 |
成年期後期 | 統合或失望 | 人類氣味相投者 | 享受成功、面對失敗 | 自制和智慧 |
(取引自桂冠圖書公司《心理學》)
Freud的五大性心理發展期
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性」的概念為軸心論點,發表人格發展理論。他認為,人的性發展對幼童及青少年時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故將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分為五個性心理發展期,分別是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以及兩性期。
‧0到1歲:「口腔期」
人主要靠著吸吮、咀嚼、吞嚥等動作來獲得原始慾力的滿足。從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若在此時期受到限制,易造成日後在行為上出現咬指甲、貪吃、酗酒等行為,性格上易潔癖、悲觀,為口腔性格的特徵。
‧1到3歲:「肛門期」
幼兒主要靠排泄的刺激感來獲得滿足。成功度過肛門期,可提供人格自主和獨立性的基礎。如果在此時期衛生習慣的訓練受到太過嚴苛的管制,在成人時就會出現所謂的肛門性格,表現冷酷、頑固、暴怒、寡斷等行為特徵。
‧3到6歲:「性器期」
幼兒靠觸碰性器官來滿足原始慾力的需求,所以該階段的幼兒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此時期開始能辨識男女性別,以父母中的異性者當成性愛對象,進而發展岀戀父或戀母情結。
搜更多「 Child、Development」相關經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