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

林蔚昀,波蘭文譯者、作家,17歲時為了證明自己也能獨立,隻身前往英國念書,因讀了波蘭作家布魯諾˙舒茲的小說受到感動,便轉往波蘭學習波蘭文,更成了波蘭文譯者,並在波蘭結婚生子,也是臺灣首位波蘭文化貢獻榮譽獎章得主。林蔚昀從原本不甚喜歡兒童,到結婚、生子,有了孩子後,開始關注兒童議題,不時分享在波蘭育兒的點滴,更翻譯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作品《如何愛孩子》,期望和更多人分享柯札克的理念:沒有孩子,只有人。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1

沒有「孩子」 只有「人」 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天林蔚昀和夫婿Pawel Gorecki一同接受我們的採訪,他們的兒子已經六歲,並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問起林蔚昀從不特別喜歡孩子,到成為人母,她馬上笑著說:「就是,『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儘管聽到公眾場合有其他孩子在哭時,還是不那麼討喜,不過她說:「我會因為有了小孩而特別開始去關注小孩的權益,想到小孩也有他們的需要。現在在飛機上或火車上聽到小孩哭,容忍度會比較高,我就會想到『爸媽很可憐、爸媽很可憐,他們要承受好多』(笑);以前沒有小孩的時候,我是想『爸爸媽媽在做什麼?都不管嗎?』現在我知道,他們一定也累了。」

過去Pawel認為不一定要生養孩子,「沒有小孩也可以活,但是現在想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有了小孩之後,人好像活在另一個世界,或是反過來說,沒有小孩的人活在另一個世界。同意柯札克說的『沒有孩子,只有人』,小孩是人,但小孩子是很特殊、很獨特的一種人種,跟這個特殊的人種有接觸,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2

林蔚昀舉例,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個階段(秩序期),有各種自己的秩序,而且非常看重。比如穿衣的順序、拖鞋擺放的秩序等,「以前我也無法理解,後來我知道小孩其實就是這樣,假如我一直對他說:『你不要在意啦、不要管啦』,對孩子而言是無法容忍的。我後來想想,就像我也有需要被看重的秩序,比如我工作時不喜歡兒子一直來問我問題。所以不是因為孩子小,就一定要被同理,而是看到他們的需要和我們的需要不同,就算那個需要在我們看來可能很詭異。」

林蔚昀進一步分享:「所以柯札克說『沒有孩子,只有人』接著柯札克又加了一句,『只是,他們的想法和我們不同,他們的需要跟我們不同、他們的感受跟我們不同,我們不瞭解他們』;我覺得最後這句講得非常對,我真的不瞭解,但是如何能夠在不瞭解之下還能共處,一方面學著瞭解孩子、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這很重要;同時也試著讓孩子能夠瞭解我們。畢竟『相互瞭解』是人與人相處的基礎。」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3
圖片提供/林蔚昀

其他國家的媽媽都比較會教孩子?

儘管17歲就離開臺灣,目前人生大半歲月都在國外度過,但林蔚昀一直都有回來臺灣、每次回來一兩個月;今年蔚昀和先生帶著兒子回到臺灣定居,她有感而發的說:「我希望大家的壓力不要再那麼大,不只是在親子環境上面,想想有些地方臺灣已經很好了。除了柯札克,我看了溫尼考特的書,也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不要當完美媽媽,當『夠好』的媽媽就可以了。我覺得臺灣有一種追求完美的焦慮,雖然人都會想要更好,但是在臺灣,你會看到很多書寫著:法國媽媽怎麼養小孩、德國媽媽怎麼養小孩、以色列媽媽怎麼養小孩……全世界的媽媽怎麼養小孩,當然我們也有臺灣媽媽怎麼養小孩,可是不會明確寫出來,而是轉個彎寫:怎樣可以養出成功的小孩、怎樣可以養出聽話的小孩,怎樣可以養出科學家的小孩等。」

林蔚昀繼續說,「可是每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每個媽媽、每個爸爸也是不一樣的,其實大家可以照自己的方法。我想會有這樣的焦慮可能是以前考試考太多了,還有作業寫太多了,太多標準答案,我覺得要減少考試,可以放輕鬆一點,不要怕犯錯。」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4

林蔚昀回憶起,剛成為媽媽時也有許多書籍、養育學派、列出各種規矩,不過她發現與其勉強自己成為「書上的媽媽」,不如把重點放在『如何讓我們三個人的需要能被滿足』,這會比強迫自己「守規矩」來得容易許多。後來林蔚昀讀到柯札克的書《如何愛孩子》,柯札克是老師,他認為不需要改變自己原有的特質去追求別的老師的樣版,而是檢視自己所擁有的,比如年輕的老師雖然經驗較少,但相對有青春、有熱情,那麼就想想如何善用這些特質。

「我覺得對於父母也是,我們就是新手爸媽,我們現在當然不曉得青春期的孩子要怎麼養,不曉得當我們婚姻進入第十年後會有什麼改變;但當我很焦慮時,我就想起我先生的口頭禪,這是一句波蘭文,可翻成『總會有辦法的』,我覺得被安慰,想起我們其實很認真在學習,所以我們的心態是很年輕的,因此我們可以依靠現有的這些資源,去想如何教育好我們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看有經驗的人怎麼說,來比較自己。」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5
圖片提供/林蔚昀

作為父母  沒有地圖可循

林蔚昀和Pawel的個性不同,蔚昀凡事需要預先規劃、出遊需要地圖,但Pawel卻相反;Pawel分享,年輕時曾和朋友在法國徒步旅行兩天,沒有特別的目的地、特別的行程規劃,「那是我人生最長的一次散步。」結婚、當了爸爸後,Pawel認為他還是需要有「孤獨」的時光,於是曾趁著兒子在娃娃車中睡著,推著娃娃車從臺北市龍山寺步行到青年公園,這短暫的安靜、散步的時光,滿足了Pawel心靈上的需求,直到兒子醒來,就變成是和兒子相處的時間了,他再接著改變計劃,以兒子的需求為主,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這樣隨遇而安的態度,也讓蔚昀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覺得育兒也是這樣子,必須不時的停下來,找新的路。臺灣作家羅葉有本小說叫做《生命無地圖》,我蠻喜歡的,所以未來我想寫一本新書,就叫做《父母無地圖》;父母無地圖的概念就是,父母都會想有一條規劃好的路線,比如今天出去玩、今天要吃什麼、在哪裡拍照打卡,可是最後你走上的路,不見得是一開始想走的路,但即使如此,也不見得是不好的事。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6
圖片提供/林蔚昀

跨文化的婚姻不容易,要一起成為父母、合作養育也不容易,我們問起他們這些年來的相處,有沒有特別印象深刻的事情?Pawel溫柔地說:「我們的婚姻已經七年了,這當中總是有好事、壞事,也有新的挑戰及困難得去面對及解決。不過最重要的反而不是那些特別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管我們遇到好事壞事、或是困難,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在一起。」

【專訪】林蔚昀:瞭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父母_img_7
圖片提供/林蔚昀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半夜發燒 幼兒園 月子中心 長高 親子出國 戒奶嘴 孕吐 人工受孕 寒假 黴漿菌 懷孕初期 益生菌 配方奶 尿布推薦

特別企劃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