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

我們的社會不只害怕負面情緒,還極度害怕疼痛,所以我們的止痛藥才會用得如此氾濫。人的情緒和身體的感覺是身體的自律神經為保護我們產生的,情緒和感覺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要懲罰我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恐懼,因為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恐懼,見到老虎時就不知道要逃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到燙,因為被燙到了,才知道要將手從火上收回來。痛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痛,才知道要做自身的修正,也才知道要改變環境。產婦就是因為會痛,才知道要如何變換生產的姿勢,幫助胎兒出生。不知道痛的產婦,不知道該如何變換姿勢,更不知要往哪裡施力和推擠。痛感,可以幫助生產過程順利進行。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的現代文化不但怕痛,還矛盾地教大家:痛是你該承受的,如果不想要這個感受,就得極力壓抑它,而不是修正自己與環境以解除痛楚。這種訊息在女性成長時尤其時時被重複。經痛,本來就是應該的;產痛,本來就一定會有的。因為女性就注定該痛,所以我們不尋找痛源,也不進行修正以移除痛源,卻大量使用藥物掩飾痛感。痛的感覺一被掩飾,就不知道要做改變,最後就演變成了嚴重的問題和疾病。經痛不修正,荷爾蒙不導正,最後就演變成子宮疾病、乳癌、子宮癌。產痛時不修正姿勢,胎兒生不下來,往往最後就被推進手術室以剖腹收場。

如果胎兒要從骨盆進入產道時位置沒有對好(見圖1),壓迫到母體神經,就會讓媽媽產生痛感。這個痛感可以告訴媽媽要如何變換姿勢,才能將骨盆的位置和胎兒對上。母體中的胎兒也一樣會因為擠壓產生痛感,胎兒的痛會告訴他,頭部該往哪裡轉才比較不會痛,也才比較出得來。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2
圖1 胎兒從骨盆進入產道的位置如果沒對好,壓迫到母體神經,就會讓媽媽產生痛感。

孩子從母體內奮力向外的這個過程,象徵著孩子即將踏上的成長之路,它是辛苦且漫長的,有時,從產道出來的孩子被撞擊和擠壓得鼻青臉腫,但仍是平安的。這個漫長的生產過程充滿了艱辛,但產程是孩子人生開始所上的第一課,它的訊息是:「孩子你夠強,一定能在困難中不放棄地往前進。」這段路,靠的是胎兒與母親雙方同時聆聽與接納身體感覺的引導。所以,生產的智慧我們其實與生俱來,這個智慧來自於我們的身體感覺,這個智慧來自於母親生產時所感受的痛。所以,生產並沒有正確姿勢,有人是蹲著生、有人躺著生、有人趴著生、有人跪著生。什麼姿勢能讓胎兒順利進入骨盆從產道滑出,它都是好姿勢。


現在醫院生產最大的問題就是胎兒監視器,只要裝上監視器,母親的活動就會受限制,常常被規定一定要躺著。躺著並非最有利的生產姿勢,因為母親躺著的時候,胎兒會直接壓迫到母親身體後半部的大血管,容易造成母體與胎兒血液循環不良,供氧不足。此外,母親躺著生,胎兒無法位於母親骨盆的正中間,就會從陰道的最下方滑出,較易產生陰道撕裂傷(見圖2)。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3
圖2 躺著生產,胎兒無法位於骨盆腔正中間,容易從陰道下方滑出,造成撕裂傷。

躺著生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不利於母親用力。生產時母親推擠胎兒的感受,跟排便是一樣的,想像一下,一個人被要求躺著排便,要施力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母親的活動受限制,就沒有辦法跟著痛感隨意調整姿勢,產程常因此不必要地拉長。這就是為什麼歐美現在有許多醫院不任意使用胎兒監視器,除非有必要才會監測胎兒的情況。這類先進的醫院會任由母親於產房內隨自己身體變換姿勢,不隨意打擾介入, 因為他們相信母親身體就已內建生產的智慧。

建議方案

● 跟著感覺變換姿勢 

多數上過拉梅茲(Lamaz)呼吸法的人都說,陣痛一開始,在課堂上所學如何減輕疼痛的方法就全部扔到腦後,那是因為生產本該是一個靠直覺與反射的古老過程。如果疼痛來襲時產婦是極力想抵抗、逃避,那我們就不知道要如何變換姿勢,加速產程。好比,如果海裡大浪來襲,我們想盡辦法抵抗它,多半就會被海浪沖推得七葷八素。但是,如果大浪來襲時我們不抵抗它,順著水流放鬆全身,就會知道該如何在水中平衡,不會被浪沖得東倒西歪。同樣的道理,生產時如果我們能跟著感覺走,不逃避、不抵抗,身體自然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它自然會告訴我們要採取什麼樣的姿勢,也自然會告訴我們該怎麼用力。如此一來,我們的痛感也會像海浪般,隨著生產的韻律,一波來一波走,最後,靠著我們身體感覺的力量,將母子都平安送上岸,帶著胎兒自然順利地娩出產道。

我們的骨盆在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 的地方, 藉由纖維軟骨(fibrocartilage)相連,因為它是韌性很強的軟骨,所以可以讓我們骨盆的上下開口能有彈性地擴張或收縮。胎兒準備要進入骨盆時,上骨盆可以受壓張開;在胎兒準備娩出母體時,上骨盆靠近,下骨盆張開(見圖3)。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4
圖3

我們的骨盆還連著大腿骨與脊椎,所以變換腿部與背部姿勢,也能幫助骨盆前後、左右變換角度,讓胎兒容易通過。這就是生產時孕婦若能隨痛感變換姿勢,是縮短產程重要關鍵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生產時,孕婦會有左右搖擺的衝動,或是很想坐在馬桶上。因為,這些姿勢都可以變換骨盆的開口和形狀。

通常在胎兒快要娩出時,孕婦會很想四肢著地,有時會想閉腿,有時想張腿,或一腿往前、一腿往後。這些姿勢的變換,都能夠有效變換骨盆的開口,促使胎兒往產道外前進(見圖4)。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5
圖4 這些動作都能幫助變換骨盆開口,幫助胎兒往產道前進。

● 按摩 

按摩可以減輕疼痛,如果按摩時能了解骨盆的位置與移動的方向,還能夠加速產程。

例如,當胎兒的頭下降至薦骨(sacrum)的部位時,薦骨受擠壓,會產生疼痛。西班牙阿爾科伊醫院(Alcoy Hospital)的助產士認為,如果此時推壓、按摩薦骨區域,不但能有效減輕疼痛,還可以加速讓胎兒頭部順利通過。

或者當胎兒的頭下降至薦骨部位時,按摩中可以找到骨盆的兩方最高點,往後推壓或按摩,這時,恥骨處是向上張開。如果向前推壓,恥骨下方則是向下張開的(見圖5)。此推壓按摩法是由有助產士之母之稱的加斯金助產士(Ina May Gaskin)創始的。

● 孕前或產前調整脊椎

● 水中生產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6
圖5
背面:向後推壓骨盆,可以讓恥骨向上張開。
正面:向前推壓骨盆,可以讓恥骨向下張開。

躺著並非最佳生產姿勢?這些動作減緩生產疼痛_img_7《瘦孕、順產、讓寶寶吃贏在起跑點》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媽咪投票趣

當年的裱框婚紗照,現在去哪兒了?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懷孕 熱話題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