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怎麼發零用錢?

我相信該怎麼發零用錢,一直都是父母心裡的疑惑,我認為越早開始發零用錢,對於建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越有幫助。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許多家長會開始思考理財觀念怎麼教,於是什麼時候開始發零用錢,多久發一次零用錢,一次要發多少零用錢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父母該怎麼發零用錢?_img_1
圖片來源 / pixabay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我曾經在補習班上問過同學有關零用錢的問題,當時引起班上同學的熱烈回應,同學們的回應大概都是幾百元左右,突然有個男生小聲地說:「五千元。」他的回應讓全部的學生安靜下來。我便問他:「爸媽是和你討論過後,才發給你零用錢,還是瞭解你的用錢狀況後,才發零用錢給你呢?」

男孩回答:「爸爸經常出差,每次從外地回來,爸爸都會將包包裡沒花完的鈔票拿給我,除此之外,爺爺奶奶也經常拿錢給我,儘管如此,我依然覺得自己的錢不夠花。」

其實,現在很多家庭會出現這種現象,由於爸媽忙於工作,沒時間陪伴孩子,只好以金錢來滿足孩子,孩子一直接受父母的給予,卻沒有想過爸媽賺錢的辛苦,認為花光錢以後,還可以和爸媽領錢,在不斷地惡性循環之下,孩子永遠學不會管理財務,便覺得自己的零用錢永遠不夠用。

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類似的前述案例,而許多家長也都了解到發零用錢不僅是一門智慧,更是一門藝術,不過到底該怎麼發零用錢呢?

何時開始發零用錢?

筆者做了很多相關調查,根據研究顯示,大約在三歲到六歲之間,就可以開始發零用錢給孩子,我相信每對父母能夠自行判定何時開始教孩子理財。以我的觀點來看,早期教育會比國中才開始教理財的成效來得大,原因是和性格與習慣的生活教育,必須要從小開始教,孩子才能將這些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並且將金錢的相關概念和用途記在腦海中。不過,理財教育最晚別超過國小三年級,因為在學齡期與國小期,孩子的腦部發展是型塑孩子理財習性的關鍵期。

舉例來說,我的同事馮老師,她在女兒滿三歲時,就開始發零用錢給女兒,不過在這個時期,她只是象徵性地給孩子做的很像錢幣的塑膠錢幣,因為真的硬幣在金錢的流通過程中,經過了許多不同人的手,可能沾上細菌或是病毒,而且女兒此時還處於「將東西往嘴裡塞」的階段,並在遊戲中,和孩子進行買賣交易,有剩下的假錢幣,就讓女兒把這些錢存進屬於自己的撲滿裡。

等到女兒大約六、七歲時,她已經能夠區分真假錢幣的差異,以及不同錢幣的面額,馮老師在一次次的誘導之下,教育女而正確的金錢價值觀,當孩子的計算能力隨著年紀提升,她便開始發給女兒金額數目較多的零用錢了。

一開始,馮老師每天發零用錢,後來逐漸演變成三天發一次,因為她希望讓女兒自己學著掌控、管理零用錢。最初女兒花錢雖然欠缺計劃,經常還沒等到媽媽發零用錢,她就已經花完了,不過,慢慢地,每個月和媽媽的零用錢檢討會議,女兒現在對於零用錢的掌控度很好。

由此可知,父母不需要擔心孩子的理解能力還無法教育理財,其實只要以孩子能懂的方式、語言、動作和他溝通,在練習中認識金錢,建立正確的金錢認知和態度,一定能教出令你驕傲的理財小幫手。

該給多少零用錢呢?

小惠是我的補習班小老師,每當她媽媽來接她下課時,總會和我聊幾句,順便詢問我女兒的近況。原來媽媽發現小惠最近沒有以前那麼開朗了,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有天晚上,媽媽到女兒的房間裡關心小惠,希望能夠幫忙解決小惠的不快樂,雖然小惠一開始不想說,但在媽媽的關心之下,還是說出自己的心事。

小惠的班上來了位新同學,長得很漂亮,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但媽媽發現女兒說話時的眼神游離不定,這表示女兒感到心虛,於是媽媽繼續追問:「新來的同學長得漂亮,但你也很漂亮阿,因為每個人的容貌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想困擾你的不是因為長相吧?」

小惠回答:「嗯……,新來的同學說她每個月都會拿到一千元的零用錢,因此她都會買很多零食,還有漂亮的衣服。在學校的時候她經常買美味的食物給同學吃,所以一下子就和班上同學打成一片。她對我也很好,但是我一個月只有四百元的零用錢,在她面前,我一直覺得抬不起頭來。」小惠說出了問題的根源後,媽媽先安撫她的情緒,便趁著接女兒下課時,來詢問我的意見。

我認為零用錢的多寡其實沒有正確答案,根據調查顯示,國小學生的零用錢金額,每個月大約在三百到五百元間,而國中生大約是五百到一千元之間,高中生則在六千元至兩萬元,但是這些數字並非永久不變,而是會隨著物價變動的,前述的調查,只能當作家長的參考,但最終還是必須和孩子討論出共同的零用錢給予方案。

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文貴,提出了財富是一種分享的概念,所以孩子的零用錢公式為:「(家庭主要收入者薪水的千分之一)×(孩子的年齡)」。舉例來說:如果孩子的年齡是八歲,媽媽一個月的收入是六萬,乘以,所以孩子每個月的零用錢就是四百八十元,我告訴小惠的媽媽,她可以利用這個公式,算零用錢給女兒看,讓小惠知道她的零用錢是爸媽的血汗錢,並非輕易取得。

楊文貴先生所提出的零用錢公式,是我深表贊同的,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零用錢也該增加,再加上零用錢本來就是隨著父母的工作能力而增減,當父母的收入較高時,孩子就有較多的零用錢,相對地,當孩子的薪水減少時,孩子的零用錢也隨之減少。若能以分享的概念來對待金錢,當孩子未來具備經濟能力時,也會懂得回饋與感謝父母。

零用錢可以當成獎勵嗎?

千瑜的爸爸是一位幹練的會計師,他希望將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的經驗潛移默化地傳承給孩子。於是他透過讓女兒做家事的方法,來發零用錢給千瑜,以取代直接發零用錢給女兒的傳統方式。像是家裡的汽車讓女兒擦洗,舊報紙和飲料瓶的資源回收也讓女兒做,千瑜的爸爸甚至讓女兒參與公司所舉辦的青少年招生活動,只要成功招募到一名學生,就能獲得為數不少的獎金。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活動中,千瑜確實賺到了許多錢,她也體會到爸爸賺錢的辛苦,還希望爸爸不需要再發零用錢給她,因為她已經具備獨自賺錢的能力了。不過,爸爸卻發現千瑜越來越小氣了,她不願意花自己的錢買任何東西,只希望從別人身上獲取好處,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人,於是,千瑜的爸爸開始反思,他究竟在哪個教育環節出錯了,竟然讓女兒變成如此吝嗇的人。

根據前述的案例可以得知,有些家長,針對發零用錢的方式上絞盡腦汁,希望能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理財,所以他們想讓孩子透過做家事來賺取零用錢,但是與金錢連結的鼓勵,可能會物化孩子對於理財的學習動機,造成孩子的價值觀偏差。

在我們家的家規中,做家事能讓孩子們獲得點數,再利用點數換取獎金或獎品,不但解決了做家事是為了賺錢的矛盾,還能讓孩子享受集點的樂趣,並且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的習慣。

此外,父母可以依照自己希望孩子未來的模樣是如何,對他們的期待是什麼,來作為零用錢的給予參考,如果父母覺得生活規矩最重要,像是自己吃飯、洗澡、刷牙、整理房間,這些都可以明訂為領取零用錢或是集點的標準,當集點遊戲有了明確的標準可以依循,對於孩子來說,就有取捨的參照。

◎親子理財壓箱寶

讓孩子學習消費

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到了國小二、三年級,都還沒自己買過任何東西,他們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容易產生自卑心態,故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小時候就練習消費,他們將從切身的實踐當中,學到有關消費的知識。

父母應該瞭解孩子的錢花到哪裡

家長還應該明白孩子的主要消費項目是什麼。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拿一個小本記錄下某一時間段內為孩子支付的所有物品。這其中既包括偶然性的消費,即給他們買的糖果、連畫畫、玩具等,也要包括孩子在學校的伙食費等項目。

等到瞭解孩子日常消費的主要項目之後,就可以確定出一個大致的零花錢的數目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根據情況做一下具體的調整,如果家長覺得某相消費太過奢侈就可以相應調低該項目的資金數額。

可以適當地增加孩子的零用錢數量

當家長瞭解了孩子消費需求之後就可以大致地確定孩子的零用錢的數量了,這時候家長不妨使當地增加孩子的零用錢的數量。畢竟每個人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孩子在突發性情況發生時拿不出相應的金錢,可能會對事態本身造成不良影響。

與孩子討論家庭收入的來源

事實上,不論是家長或是孩子,想要學習理財就要了解自己的收入來源,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錢能運用。當孩子清楚父母的收入範圍時,他們將會知道,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爸媽必須每天辛苦工作,以換取薪資所得,甚至可以透過數學運算,讓孩子知道一個月的薪水若是三萬元,那麼一天的收入大約是一千元。

在決定零用錢金額時,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家長在決定孩子的零用錢的過程,也要讓孩子參與,並且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出現了分歧,那雙方需要尋找協商的辦法,找出讓彼此感到滿意的方法。此外,由於孩子也參與了全過程,所以當零用錢再不夠用的時候就不會盲目地讓父母增加零用錢的數量,他們就會主動從自身尋找原因。

父母該怎麼發零用錢?_img_2《我有自己的薪水了 從小培養孩子的滿分理財力》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戒奶嘴 懷孕初期 長高 寒假 幼兒園 益生菌 配方奶 尿布推薦 月子中心 人工受孕 孕吐 親子出國 半夜發燒 黴漿菌

特別企劃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