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求孩子改變之前,先看看自己~談家庭結構

我的意思是父母必須改變嗎?先聽我的解釋。所有的行為都在某些情境下發生,這些情境(setting)或結構 (structure),包括父母的期待、家中的氣氛,是由父母所塑造出來的。這一切可以造就、養育一個健康、快樂並且具有生產力的個人。所謂的結構包括 規條、規矩、獎賞、懲罰、愛、指導、安全感和安全等等。結構,讓我們覺得安全和包容。

在要求孩子改變之前,先看看自己~談家庭結構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你如果看過我拍的家庭生活錄影帶,一定很希望不曾被我邀請來我家觀賞,因為我拍的帶子都像在一陣陣地震當中拍攝的,所有的鏡頭都在跳動。

其實那是我的小兒子造成的。從他開始會走路到六歲為止,只要我站著,他就會吊在我的腿上。他要的是靠近、溫暖和接觸,這些都是結構的一部分。他不斷的跳動和移動,那樣的行為讓他覺得安全,也讓我的攝影機總是處在地震之中。他知道爸爸在哪裡,這樣的清楚知道是好的結構基礎。

我們可以把結構比喻成一個柵欄,它圈出了一個清楚的界限,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在什麼範圍之內是被允許的。孩子的本性會去挑戰結構的限制,看看可不可以把這個柵欄往外推一些,或者甚至推倒。你很少會聽到孩子說:爸,媽,請給我多一點的規定。

身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家,看到許多孩子完成高中學業,進入大學,我衷心的感到高興。特別是幾年前的一個男孩--喬瑟夫,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是一個討人喜歡 的年輕人,看來傻傻的,頭髮豎起來,眼鏡總是沒戴正,褲管總是短了點。但是在所有那一年要升大學的孩子中,喬瑟夫是最不讓我擔心的。他已經利用了幾個暑假 參加大學的工作坊,都是為有特殊才藝或資賦優異的孩子所舉辦的。他的父母對他全然信任,相信他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交往合適的朋友,發展出合宜的處世態 度。新鮮人第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他在各方面都表現優異,而且很快樂。

喬瑟夫的家庭結構是很有彈性的。當他表現好的時候,父母親不會立下太多的規矩,只會大概的讓他知道宵禁時間,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告訴他父母的期望。當表現不 好的時候,他發現父母親會很清楚的說明白對他行為的規範,同時嚴格的要求宵禁。也就是說,當他行為良好的時候,這些規矩是可以放鬆的;當他行為偏差的時 候,這些規範就時時刻刻環繞著他。這個有彈性的結構,讓他有足夠的空間成長,也讓他在不好的日子裡,有軌道可循,覺得安全。

不同家庭的結構,有不同的彈性,有的可能太鬆散,有的可能太嚴苛、缺乏彈性。以強納森為例,他的爸爸酗酒,就是那種在星期六一早,老婆才買菜回來,他就已 酩酊大醉、拿著一罐蘋果汁往牆上砸的人。他不喝酒的時候,是很幽默、和善的,但是他清醒的時候不多。一旦喝醉,他就變得霸道、獨裁、沒有彈性,哪兒都不准 兒子去,只能留在眼前讓他責罵。看得出來,總有一天,這兒子會起而報復,而且就是學爸爸的樣子。一旦長大,他一定會找機會痛扁父親。

就是因為這樣的結構壓縮得讓人窒息,所以孩子找機會就要逃掉,強納森就是這樣。湯姆生長在單親家庭,媽媽受過高等教育,是一個狂熱的宗教信徒,不允許兒子 在住家附近玩耍,也不許他踢足球或到別人家玩。不論到哪裡,都得帶著衛生紙,因為媽媽怕他流鼻血(他並沒有常流鼻血)。為了怕得皮膚癌,她幫他塗大量的防 曬油,還要他戴帽子。兒子也感染到了母親的恐懼,湯姆十四歲以後,就不曾溜冰或滑雪,也不曾在朋友家過夜。

但有的孩子成長的家庭,相對的就沒有什麼限制。在這樣的家庭中,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父母親和孩子可能一起喝醉,沒有人對孩子有任何期待。孩子不回家也不用打電話,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父母對成績沒有要求,家中也沒有什麼規範。這類型父母常說:「我就是管不了他。」相較於一個健康、有彈性的家庭結構,這樣的家庭一點結構都沒有。

在一個有健康結構的家庭裡,父母親會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且願意合理地護衛自己所架設的結構和角色。當青春期的孩子挑戰這個結構時,父母親是知道的,且有 適當容忍度,但是當孩子過度超越界限時,他們會加強這個結構。有許多父母告訴我,他們完全沒辦法對孩子禁足,因為他理都不理的就走出家門。這種情況之下, 我會告訴父母,這是一個好時機,到孩子的房間去,拿走所有有價值的東西,我是說「所有」的東西。讓這個孩子回到他的房間時,看到只剩下最基本的褲子、上衣、一件夾克、夠穿一星期的內衣和襪子,其他什麼都不剩。這個舉動等於是在告訴那個叛逆的孩子:這裡是我在當家。若你不接受,那你會很不快樂。

當一個家庭的結構出問題時,我們常會看到孩子先顯現出問題。雖然不見得是這些結構的問題,直接導致孩子的對立反抗行為,但這些行為似乎都與結構的崩解有關。用這樣的比喻,或許比較容易了解:不是因為天氣冷,所以會下雪,但兩者是有關聯的。

如果你的孩子個性很強,一向喜歡挑戰規矩和限制,那麼家庭結構上的問題,會讓這現象更明顯。當然,其他心理方面的問題亦然。如果你的孩子有焦慮傾向,家庭 結構的問題會讓他的焦慮更嚴重。沮喪、專注力和學習方面的障礙也是一樣。家庭功能和結構的改善,會讓這些障礙的情形改善。

當家庭結構有問題時,你必須先有些改變,才能期待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變。有些父母可能認為這是多餘的,為什麼不叫孩子改變就好了?我們看看在學校有暴力行為 孩子的例子,你就會了解。但有些研究顯示,孩子這樣的行為和家庭結構關係不大。通常,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孩童,在入學後的頭兩年,都會有衝動和暴力行為;沮喪的孩子(Depressed children)也會攻擊同學;有些有觸覺防禦問題的孩子,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不小心被別人碰到,也是易怒的;有些非常緊張和焦慮的孩子,在事情不如 己意時,也很容易暴怒;有些孩子則是自小就被寵壞了,總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事情都應該順著自己才行。

無論這些孩子問題的成因或診斷是什麼,在我的診所見到的,幾乎所有會攻擊別人的孩子,都來自於會體罰和叫罵的家庭。奇怪的是,這些父母跟我抱怨他們的孩子打別人的同時,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打小孩。這些現象告訴我們,為什麼在期待孩子改變之初,父母親自己必須先改變。

有關家庭的結構是否健全,我們可以檢查的項目很多很多,但有幾項是最基本的。父母親的關係、婚姻狀態、心理健康狀態、是否有精神刺激物質濫用(abuse of substances)的情形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除非我們找到家庭問題的根源,並著手開始改善,否則孩子是不會改變的。

在要求孩子改變之前,先看看自己~談家庭結構_img_2《孩子,我陪你度過叛逆》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投票趣

當年的裱框婚紗照,現在去哪兒了?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小學 熱話題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