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冒風邪症狀避免吃補 以免越補越嚴重

時序入冬,冬季流行以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煲湯等藥膳補冬,不過,鍾醫師提醒,選擇食補前需先了解本身體質屬性,如果有感冒、喉嚨痛等風邪症狀,想藉著吃補暖身發汗祛寒,可能更嚴重,千萬補不得。

有感冒風邪症狀避免吃補 以免越補越嚴重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江慧琪指出,中醫強調陰陽平衡,熱症要用涼藥,不能再吃溫補的食物,吃了會讓熱症拖得更久、更嚴重,喉嚨痛、痰黃、鼻涕黃等感冒風邪症狀及便秘,中醫觀點即屬熱症。

另外,吃補要依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食補前,需先了解本身體質屬性,中醫理論,體質虛症分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氣虛表現為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語音低微、頭昏目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

血虛主要是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腳麻木、爪甲色淡等;陽虛表現為四肢不溫、怕冷喜暖、小便清長等,陰虛主要是口燥咽乾、五心煩熱、大便秘結、午後潮熱等。

養生還要明白中藥及食物性味。藥物和食物皆可分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一般溫熱性食物有溫中、補虛、驅寒作用,適宜虛寒體質者,宜於冬季食用,如牛肉、鹿肉、雞肉、鱔魚、韭菜、核桃、荔枝、榴槤等都列為溫熱類的食物。

至於食物五味,甘味具補益滋潤、調和諸藥、健脾胃、長肌肉、補中氣作用。如紅棗、蓮藕、山藥、龍眼肉、蜜糖、小麥、粟米、糯米等。不過,甘味性多膩滯,易助濕礙脾,故脾虛濕滯者勿用甘味食物來滋補。

江慧琪強調,藥食同源,但適合別人的不見得適合自己,補氣中藥材有黨參、黃耆、甘草、白朮;補陽的有肉桂、巴戟天、肉蓯蓉、杜仲;補血有當歸、白芍、阿膠、熟地,補陰有女貞子、百合、生地、沙參。根據辨證論治,才能避免傷身。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培養雙語兒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樣在家營造沈浸式英文環境

媽咪投票趣

當年的裱框婚紗照,現在去哪兒了?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生活百科 熱話題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