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穎卿母女對談:在生活中展現「一人前」的精神

如何教養出獨立的孩子?讓孩子習慣對家庭有貢獻,擔當責任,展現「一人前」的生活精神?且聽蔡穎卿母女分享她們日常生活的教養哲學。

當論及家事餐飲、動手實做、生活哲學與子女教養,蔡穎卿可說是近三年最受矚目的高人氣作家。從小被家人暱稱Bubu 的她,三年來出版了六本書,幾乎本本登上親子類暢銷排行榜;她經營的「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部落格,已經吸引了六百六十五萬人次網友造訪;從她溫婉的文字、演講,甚至生活課程中獲得力量的家長,更是不計其數。

去年,她的大女兒Abby回到台灣,開啟了她眼中另一階段的「一人前」生活。這個蘊含著「擔當起責任」的日文詞彙,是蔡穎卿很喜歡的概念,也影響蔡穎卿一家三代至深。

Abby大學負笈美國,就讀賓州大學,並開始打工獨力付自己的學費;畢業後回台一個星期就找到住所搬出去住。母女倆平時雖各自忙碌,但每天清晨七點的共餐時光卻不間斷;Abby 與母親合租了一間三萬兩千元的工作室,但蔡穎卿每月向她收取的房租是三萬,而非一萬六。「裝潢費是我出的,我想 Abby也會了解這中間有成本,這就是現實,」蔡穎卿認為:「不真實的經驗,對我們來講都是浪費時間。」

從生活中汲取到的經驗,才是最真實的,而這也是蔡穎卿想透過「小廚師」活動(目前已截止報名)傳達給家長的心聲。這個放手讓孩子在廚房準備餐食、在櫃檯接受點單、在外場服務客人,透過示範與明確清楚的教導,讓孩子有「完整練習」的機會,「不要拿著目標來要求孩子,而是從過程中去達成目標,」在蔡穎卿眼裡,所謂的過程其實無他,無非就是大人用熱情過好每一天的生活,並用力把這份價值感染給孩子。

蔡穎卿母女對談:在生活中展現「一人前」的精神_img_1

以下,是 Bubu 與 Abby 母女默契十足的知性對談:

身為母親,在培育孩子自立的過程中,最大的體會跟心情是什麼?

母親蔡穎卿(以下稱母):教養這件事,我認為只有一個概念:「總有一天,孩子要長大」。日文有句話叫做「一人前」,用在點菜上是指「點一人份的食物」,但放到人生意義中,則是指「擔當一人份的責任」。我很喜歡這句話,更高興 Abby 回到台灣後,看到她把「一人前」的精神展現在生活中。

為什麼你可以這麼篤定,孩子真的已經長大了?你不曾有過那種想放手、又捨不得,甚至擔心的掙扎嗎?

母:我覺得那個篤定很簡單,就是「回顧自己」。

我一直很鼓勵大家,從「了解孩子的希望」跟「了解孩子的恐懼」,來想教養這件事。我帶「小廚師」活動,對小小孩講話時總是會想:當我八歲、發生這件事情時,我希望站在前面的大人講什麼?這種心情,一方面讓我能確實欣賞孩子可以獨立的事實,一方面卻也看到父母很容易將「孩子獨立」與「愛護子女」相互衡量的心情。比方說,有些家境不錯的孩子去打工,父母可能會質疑自己是否不夠愛孩子。很多人放不下,是因為有這層考慮。

在培養孩子自立的過程中,你有沒有一套事先想好的步驟?

母:死板的步驟是沒有,但算是「貢獻」吧!我覺得每個人對家庭都要有貢獻,三歲孩子有三歲的貢獻,十歲有十歲的貢獻,Abby 現在能完全獨立對家庭是很大的貢獻,即使做家務也是一種貢獻。

女兒Abby(以下稱女):就是父母帶著我們一起做。譬如說,爸媽洗碗,我就在旁邊,把碗放進洗碗機裡;要不然就是擦桌子、把自己東西收好等這些小事情。我比較隨性,譬如打開蓋子拿了東西,爸媽就會告訴我東西打開就要再把它關起來,雖然這只是很小的事情。

母:我常跟小小孩的家長分享,在家事教養的過程中,若父母的角色是「支配者」或「監督者」,其實不容易成功。


我所謂的不要當支配者或監督者,意思是把孩子提升到「你的隊員」,而不是把手空下來,然後去監督他有沒有在工作。在我小時候,我媽媽就是用這種方法。我們永遠在分工,所以她常跟我說,「媽媽去做什麼,你去做什麼」,雖然這中間經過了「思考上的分配」,但「支配、監督」則完全不把對方當成一起工作的「同工」。

所以那是一種平等的感覺,就像Abby剛提到媽媽洗碗,她在旁邊幫忙,而不是爸媽看電視,她洗碗…

母:我們家大概很少有人會自己休息,而其他人在工作。

女:就是大家會一起工作。好比一頓飯,媽媽準備菜,我們擺設碗盤,飯後整裡就大家一起來。這樣的好處是,長大後跟其他人相處,會特別關心其他人在做什麼,自己能貢獻什麼。我想可能因此,跟人相處時比較沒有衝突。

英文有個字是conscious(有自覺的),不論在團隊做事或去別人家作客,能當一位有conscious的人是件好事。當然也許不是每次都做得非常好,但因為有這個敏感度,所以做不好的時候就會反省。

母:(看著Abby笑)我今天早上也才想到 conscious 這個字耶!

我想到洪蘭老師《通情達理》這本書,就是希望可以培養孩子怎樣去協調環境、表達自己。我不知道Abby是否贊同,像如何做家事這類都屬於技巧性,但要讓孩子具備「對家庭有貢獻」的觀念,其實是最困難的。

那在你們家,是如何傳達這個觀念呢?

母: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家三代都有這樣的觀念與連結。

女:我覺得我阿嬤非常「勵志」。有些人會把理性跟感性截然劃分,好像兩者無法並存,但我在阿嬤身上看到:她非常感性,但做事時,卻非常的理性。她很用心在生活,雖然不是一帆風順,可是就非常有生命力。

母:讓孩子活在一群有熱情的大人裡,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教育了!所以大人的責任,就是要發揮熱情去感染孩子。整天都沒精神的父母,絕對不可能養出熱情的孩子,或者大人自己都沒紀律,還要孩子自動自發,這是空想。我覺得熱情這件事情,實在太重要了!

我記得剛結婚時,感覺有婆媳問題,我媽媽就會責備我,這對我有很大幫助。她覺得我不去看生活中這麼多美好的事物,卻把焦點放在不好的地方。

在我媽媽的年代裡,可能還沒「積極」這個字眼,可是她就是一個積極的典範。她現在八十歲了,都還覺得她不可以喜歡看電視就看電視。

女:而且還每天早上五點就起來跳舞。

為什麼你母親會覺得,不能想看電視就看電視?

母:或許是我們家人的特質,認為「盡情享受,不一定會最快樂」。就像她喜歡看歷史劇,也覺得一天只能看一個小時,而且那一小時還要燙衣服,不可以閒閒散散的過。我從我母親身上看到的是:能夠守紀律的孩子比較幸福。

這句話對認為「紀律=被約束」的年輕父母,或許很難接受,可是我覺得我們家人都是紀律者,是因為盡情放縱不會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快樂。我自己喜歡過我認為有價值的生活,我自然就走在那條路上,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對孩子產生影響,而不是大人過自己的生活,卻希望孩子過大人眼裡「更標準的人生」。

現在有很多孩子不用做家事,因為父母要求只要把書念好就行;但你們家不太一樣,即使考試前一樣要做家事?

母:很多人把家事誤會成一種訓練裡的必要,可是我並不如此看待,純然因為我很看重日常生活而已。人生最重要的並非考試,每天好好的生活最重要,為了考試而放棄日常生活,我反而覺得不自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父母認為考試重要,我們則認為生活重要,因為這樣才平衡。


我聽說早已截止報名的「小廚師」課程,在很短時間內就吸引了上千人報名。你認為這反映了父母怎樣的心情?

母: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家長想要的」跟「我想做的」有很大不同。許多大人原本想要的是「補教業」,希望孩子最好能常常來受訓練;但我想做的,是透過活動來提醒爸媽:「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教你的孩子」,所以我只讓孩子來一次。

我不是要幫家長教孩子。回想我自己教孩子的過程,其實都是從生活中點滴累積的。我希望透過「小廚師」活動,提醒父母不要只看到洗碗這麼小的事,而是幫孩子真實的連結生活。也許父母覺得參加這樣的家事課程,對孩子將來有很大的幫助;但我覺得用這種心態來參與活動,一定不可能成功。

生活力在我的定義,不僅是「完成的能力」,更是「好好完成的能力」,所以當中有很多品質要求與自我穩定。像 Abby 提到的反省,就是推動生活力的動力,也因為有反省,才能檢討出要改善的地方。

所以你想帶給孩子的,是一種生活的體驗?

母:也想讓家長看到,他們的孩子有多厲害,只是父母沒有提供機會。在我廚房工作,其實不輕鬆,但他們都做得非常好:十點來就開始準備餐食、甜點、沙拉,而且是客人進來,點了單才做,不論是害不害羞的小朋友,一旦在崗位上就異常專心。

我很期待父母能了解我的初衷:不要拿目標來要求孩子,而是從過程中去達成目標,把「本」跟「標」分清楚後,就慢慢的去推動那個根本,來達成你要的目標。

父母放不下孩子,通常有三個理由,一是不滿意孩子的工作品質,二是不放心,三則是覺得自己在虐待孩子,所以往往會中途收手。也因此,小廚師活動的前兩個小時,我都不讓爸媽來,因為他們一定會搶我的刀(笑)!

我想建議父母,一定要提供機會,讓孩子好好體會一次「完整,從頭做到尾」的過程。大人常出現一種「這樣就好」的態度,如「菜刀拿過就好、會了就好、這味道嘗過就好」,但事實上,在成為「一人前」之前,中間需要反覆練習。也唯有如此,當孩子十八歲時,我們也才能信任孩子,不再插手,享受他們完完整整做好一件事的用心。

>>延伸閱讀
和孩子溝通,情緒快失控時怎麼辦?
十個與孩子的重要對話

蔡穎卿母女對談:在生活中展現「一人前」的精神_img_2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人工受孕 孕吐 益生菌 懷孕初期 半夜發燒 黴漿菌 幼兒園 配方奶 戒奶嘴 月子中心 長高 親子出國 寒假 尿布推薦

特別企劃

孩子的換奶新選擇「美強生優生3」
孩子的換奶新選擇「美強生優生3」

孩子的換奶新選擇「美強生優生3」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