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癌症、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成人慢性非傳染病,已佔將近七成的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成人慢性病已經是全球必須全面而且迅速回應的問題。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這些疾病都有共同的風險因素,例如吸煙、缺乏體能活動、不健康的飲食……等,所以日本率先將這些疾病稱為「生活習慣病」,強調這些成人慢性病,主要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所致,可以藉由矯正生活習慣而改善。WHO同樣也表示改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百分之八十的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百分之四十的癌症。

近年,在深入研究這些慢性疾病的病理機制後,生活習慣病的名稱又「進化」成時髦的「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點明這些慢性病基本上是因為新陳代謝出了問題。

在日本,通常直接用假名直譯成「???????????」,如果要用漢字,就叫做「內臟脂肪症侯群」。這又更深入了一層,指出是因為新陳代謝異常,使得內臟脂肪蓄積,才引發了這些慢性疾病。

日本厚生省那些協助政府制訂政策的專家學者都滿有社會責任感,官員們也很能支持專家意見。當初這些專家學者把成人慢性病定名為「生活習慣病」,是希望藉由加強宣導矯正不良生活習慣,激發國民健康意識,看能不能夠逐漸降低慢性病患比率,減少健保負擔。

也許因為訴諸生活習慣的宣傳不夠聳動,也許因為健保制度太完善,高血壓、高血糖,看病拿藥太方便,幾年下來,慢性病患比率不但不降,反而更加飆升。於是,二○○六年再將生活習慣病改名「內臟脂肪症侯群」,凸顯內臟脂肪的惡,批鬥醜化肥胖,直接訴諸人人怕胖愛美的心理。

您 知道嗎?日本制訂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時,也有特別想法。當時的主流是強調糖尿病,二○○五年,國際糖尿病學會率先提出以肥胖為基本的判定標準,日本認同國 際糖尿病學會的意見,將腰圍單獨列為必要條件,將血脂、血糖、血壓列為三選二之選擇條件。日本厚生省宣稱因為腰圍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自己可以量測的,所以 「強調腰圍」,定名「內臟脂肪症侯群」,其實是有社會教育的崇高目的。

腰圍反應內臟脂肪的囤積,日本厚生省強調腰圍,凸顯內臟脂肪,擺明了就是要嚴打肥胖,把肥胖列為威脅國民健康的萬惡之首,讓社會大眾更能清楚的體認,內臟脂肪囤積是造成各種代謝疾病的基本要因。控制肥胖及改善血糖,成了日本政府改善國民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施政目標。


其 他各國的標準除了腰圍以外,幾乎一致。國際糖尿病學會為歐洲人訂的腰圍是男性九十四公分和女性八十公分,為亞洲人訂的男女性腰圍分別是九十公分和八十公 分。美國心臟學會為美國人訂的腰圍標準是男性一百零二公分與女性八十八公分。不知道為什麼,美國人對肥胖的容忍度特別高。日本厚生省將男性腰圍標準定為八 十五公分,女性九十公分,女大於男,則令各國專家百思不得其解。

中研院潘文涵博士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同樣BMI值下,台灣人的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率就是比美國白人高;也就是說,台灣人的體質似乎比較容易得代謝症候群。

從 醫療角度看,代謝症候群的概念提醒大家「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而且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等於十」。如果腰圍、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 等四項危險因數中,有任何一項,心臟病發病率就會由百分之一增加到百分之五點一;有兩項,增到百分之九點七;有三到四項,就是怵目驚心的百分之三十一點三 了。代謝症候群的概念提醒我們:看健康,就要整體來看。

還 有,千萬不要認為代謝症候群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年紀輕輕,不用擔心。根據教育部統計,都會區中小學生,平均每四名就有一人肥胖;每十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 個是兒童,其中,八成是與肥胖相關的二型糖尿病。日本已經為兒童訂出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例如「超重」判定標準是:中學生腰圍八十公分,小學生七十五公 分,或者腰圍除以身高大於零點五,請看看您家孩子如何吧!

代 謝症候群不是病,是病前狀態。怎麼說呢?以糖尿病為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一般是空腹血糖大於一百二十六毫克\公合,但事實上,在血糖上升到這個濃度之前, 動脈已經開始硬化,視網膜已經開始產生病變了,不可逆的傷害已經累積了;代謝症候群將標準提前為一百一十毫克\公合,就是希望仍在「可逆可救」階段時,趕 快行動,趕快搶救。《黃帝內經》說:「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這個意思。

其 實我個人不太喜歡「預防醫學」這個名詞。預防,讓一般人覺得無關痛癢,可做可不做。代謝症候群是處於還可逆、還可救的未病狀態,好好治療,可以不留後遺症 的完全恢復健康。我認為談代謝症候群,不是談「預防」,而是談「積極治療」,是不用醫藥,由飲食運動著手的「積極治療」;要當作是「病」來積極治療,說它 是病前狀態,其實是健保不想替您付醫藥費罷了。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我國衛生署二○○四年公佈的判定標準是:滿足下列症狀標準(含)三項以上者,即為代謝症候群:

1.男性腰圍大於九十公分、女性大於八十公分,或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大於二十七公斤/平方公尺。
2.三酸甘油脂大於一百五十毫克/公合。
3.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低於四十毫克/公合、女性低於五十毫克/公合。
4.血壓大於一百三十/八十五毫米汞柱。
5.空腹血糖大於一百一十毫克/公合。

★麥胖報告─不瘦降之迷

美國電影人摩根史培洛(Morgan Spurlock)為證明速食與美國人肥胖的共生關係,不惜以身犯險進行玩命實驗,而且將全程拍成紀錄片《Super Size Me》,實驗規則包括:

1.三十天內,一天三餐只吃麥當勞的食物及飲品,包括水。
2.被問及要不要加大時,必須答「要」。
3.所有食物必須吃光。

結 果在三十天內,摩根先生吃下十三公斤糖,五公斤脂肪,體重增加十一公斤、膽固醇增加百分之六十五,而且,肝中毒、高血壓、體脂肪飆高、性能力下降。這部紀 錄片在台灣片名叫《麥胖報告》,在香港叫《不瘦降之謎》(意指被巫師施了不瘦之降頭),這部紀錄片獲二○○四年日舞影展紀錄片類最佳導演、二○○四年愛丁 堡影展最佳新導演、還入圍二○○五年奧斯卡紀錄片。上映六週以後,麥當勞宣布取消特大號餐點。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_img_2隨時代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更嚴謹

將一九九九年WHO所訂的標準和現在相比,可以一窺健康概念在短短幾年間的變化,滿有趣的。例如WHO當時訂的血壓值不宜超過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現在是一百三十/八十五毫米汞柱;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WHO當時訂的下限是男生三十五毫克/公合,女生三十九毫克/公合,現在分別是四十與五十毫克/公合。很明顯的,現在對健康的定義更嚴了,要求更高了。

台灣半世紀疾病演變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_img_3

把 視野放大到五十年,來看看臺灣前五大死因的演變。我出生在一九五二年,真不敢相信,當時腸胃炎居然居五大死因之首,前三大居然都是感染症。一直到一九七○ 年代,感染症才逐漸淡出,只有肺炎始終保持在前十大,二○○九年,更逆勢上揚到第四名;一九九二年以來,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及糖尿病,這三種標準代謝症 候群,始終入榜,三者比率加起來達百分之二十四,和癌症的百分之二十七,不相上下。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從十年前的百分之十三點六,上升到現在的百分之二 十五點五;女性更嚴重,從百分之二十六點四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一點五,如果單看肥胖,則男性早已超過五成,女性也有將近四成。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_img_4 《腸命百歲》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長高 人工受孕 月子中心 尿布推薦 半夜發燒 配方奶 益生菌 寒假 親子出國 戒奶嘴 幼兒園 黴漿菌 孕吐 懷孕初期

特別企劃

孩子的換奶新選擇「美強生優生3」
孩子的換奶新選擇「美強生優生3」

孩子的換奶新選擇「美強生優生3」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選一家不一樣的幼兒園】讓孩子參加最特別的成長體驗,從吉的堡出發,做世界的主人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