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孩子發展異常的主因

照顧者往往決定孩子往後的發展,給予孩子適度的關心,不過與不及,將讓孩子的心智處於最佳的狀態。

導致孩子發展異常的主因_img_1
圖片來源/pixabay

關係緊密的人對孩子影響重大

孩子不論在心理或身體上的成長發育,都深受他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所影響。有些孩子從一出生就沒有父母或保母照顧他,這種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會明顯落後同齡的小孩。史畢茲(RenéSpitz)曾做過一項研究,並指出孤兒院長大的孩子有的一直到四歲都還無法學會說話及走路,而且也缺乏和他人接觸的意願,他們的心智處於極端匱乏的狀態。

孤兒院的生活條件,無論飲食、衛生、起居照料,雖不盡完美但絕對可以接受,皆符合一般標準。孩子在此唯一缺少的是沒有人對著他們親切說話,因為一個看護人員要照顧超過四十個小孩。這項研究的結論就是:

和過去不同,現在大部分醫院的婦產科,都倡導母嬰同室,讓新生兒和父母多觸。

長久以來,許多人都對托兒所(這裡指嬰幼兒的日間托育)抱持質疑的態度,認為將孩子托寄在那兒,可能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或傷害。其實可以先檢視它的整體品質、人員組織、資格認證、照護者的心態等等,此外還要看孩子一天當中要在那裡停留多久。

如果你的孩子仍很小─介於六個月到兩歲之間─選擇托兒所的條件就更應該注意照護者與小孩的人數(編按:台灣的規定是滿一個月~未滿一歲之嬰兒,每十名需置護理人員一名,超過十名者可增置保育員一人;滿一歲到二歲者,每超過十五名嬰兒,可增置保育員一人),且出現在孩子面前的照護者流動率不可太高,主要輪替的人員不可超過三位。

如果孩子的年紀介於二~四歲,那麼就必須要求同時照顧的小孩不可超過規定人數(編按:台灣規定為每十三~十五名,需置保育員一名)。如果托兒所能符合上述條件,加上空間足夠寬敞,其實將孩子托放在那兒並不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反而能帶給孩子許多刺激和互動的機會,尤其對家中沒有兄弟姊妹的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其實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障礙的,反而大多起因於父母雖在孩子身邊,但卻沒有正確處理或滿足孩子的需要。

小叮嚀 影響孩子成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影響孩子成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不在於飲食起居的照料,而在於人和人接觸的品質。孩子需要一個主要的照顧者以及其他穩定的人際關係,才能發展出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所以在孩子滿周歲前,一定要避免和孩子做較長時間的分離。假如你真的非這麼做不可,那麼一定要事先安排好一個人來接替你的角色,不論是細心周到的祖母或外婆,或是專業有經驗的保母,先決條件是這個人一定要充滿愛心,當你不在的時候,能幫孩子度過低潮,避免可能產生的發展障礙。


★避免造成孩子發展障礙

‧爸爸或媽媽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求助或需要未予重視,他們一味遵循過時僵化的教育規範(例如:認為多讓孩子哭喊,有助於增強肺活量),或者他們太忙沒時間顧及孩子的需要。

‧父母之間存在嚴重的衝突,對孩子產生自覺和不自覺的排斥。

‧家中有人生病、過世、失業、面臨經濟困境、居無定所,或是遇到討厭小孩的房東,結果讓父母親變得情緒不安、精神緊繃,甚至自顧不暇。

‧孩子身體不健康甚至殘障,照顧他很困難,父母親因此倍感壓力、神經緊張,孩子可能無法受到父母正常的疼愛,或者父母對待他的態度充滿了矛盾:父母的態度不明,同時夾雜著心疼、寵愛但又充滿不耐與排斥,而且可能各種情緒瞬間變換,讓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面對這些衝突和困境,卻不知所措、無法排解,嚴重的時候會反映出某些生理徵兆(身心症的現象),例如:嘔吐、發抖或作惡夢等行為出現。

負面的行為與態度

雖然每個孩子面對壓力時,身體的反應會有個別差異,但研究顯示,大體而言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與孩子的生理反應或生理障礙,有直接關聯。

過度關心及照顧

一位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孩子,終日緊張兮兮、對孩子過度關心的母親(或是父親),通常對孩子都潛藏著一股自己不願意承認、但確實存在的排斥感:也許她根本就不想要這個孩子,孩子的到來根本不在她的計畫當中,不論對於自己的心態自覺或不自覺,她總覺得自己虧欠孩子,所以就像在彌補似的,願意為孩子完全付出。

結果孩子被過多的照顧壓得喘不過氣來,反而變得不安、緊張、睡不好覺。看到這些情況,母親就益發慌張,更想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如此惡性循環一發不可收拾,情況越演越烈。這種不正常的照顧方式,通常會由下列方式表現出來:

1.一聽到孩子在叫,就認為他餓了,結果不斷的餵孩子吃東西。

2.過度注重孩子的整潔,不斷的為孩子洗手,不斷的讓他洗澡,絕不讓他碰到地板、接觸灰塵,更別說沾到髒東西或是泥沙了。

3.孩子受到過度的保護,根本無法學會獨立。


令人備感壓力的愛

另一種情形是,一個精神上得不到滿足的母親,掛在嘴邊總說孩子是她唯一的知音,是她生命的所有意義。這種現象背後潛藏的心態常是,母親自己(不自覺的)想要從孩子身上獲得好處。她將愛與感情「投資」在孩子身上,並希望有一天從他身上贏得生活中所欠缺的:歸屬感與愛。

母親的愛會壓得孩子透不過氣來,真的太多了,孩子表達抗議的方式有:拒絕進食、嘔吐、異常的叫喊或是睡不安穩。母親過度的溺愛似乎故意要造成孩子的依賴性並阻止他獨立,漸漸的,她將教導出一個被動、「乖巧」、不能和母親片刻分離的好孩子,或是造就出一個沒有行為能力的乖戾小暴君,絕對不能缺少母親隨侍在旁。

大人的其他不當態度

一位個性冷靜、嚴謹的母親,雖然深愛孩子,但卻可能常常無法依照孩子的需要,做出關愛的行為─如親暱的撫摸、擁抱,或是嬌寵地抱在懷裡搖,來表達愛意。甚至有些母親更赤裸裸的,將她對孩子的厭惡感完全表現出來(例如:盼了好久希望生個小男孩,竟跑出個小女生)。孩子會以各種不同的症狀,來反映他們的感受:他會縮回自己的世界裡,吃得很少、睡得不安穩。甚至極端的情況下,會讓孩子長大成人後,由於對人不信任,拒絕和別人建立任何感情關係,並且傾向只願獨處,不願群居。

還有些母親育養孩子的態度變換無常,有時候對他萬般嬌寵、無限疼愛,有時候對他又冷漠無情、不理不睬。當孩子無法承受這種加諸在他身上的混亂和矛盾時,會透過某些異常行為加以反應或表達,例如:長達一小時、不斷規律的搖晃頭部,或是讓自己的頭不斷地畫圓圈。

★Q&A 孩子該寵愛,還是嚴格管教?

針對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人提出各式各樣深入的詳盡答案,在此僅提供莫利斯(D.morris)於一九九二年所說的一段真知灼見,供你參考:「嬰兒時受到寵愛,與人有親暱接觸,耳邊縈繞溫柔話語,快樂時會受到鼓舞,悲傷時能得到安慰,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通常較能面對挫折、處理困境;相反的,接受嚴格要求、生活重紀律的嬰孩,長大後個性往往變得害羞、沒有安全感。

原因在於,受呵護的小孩從小就感覺自己值得被尊重,他感受到自己被人所愛,並衍生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感覺。這股深植內心的強大力量,讓他能夠充滿勇氣,自覺掌握了全世界,他視野寬廣、人生有無限可能,艱鉅任務也就變得絲毫不足為懼…。」


生活在紀律中的孩子,看到的人生遠景可就沒有這般美好了。在他的經驗裡,生活總是充滿了殘忍。在那些全然冀望、求助無門的時刻,從來就沒有人伸出援手或安慰憐愛的擁他入懷。以愛心教導出來的孩子,其童年奉行的格言是:「敢作,就能贏」;但以紀律教導出來的孩子,其格言就成了「不作,至少不會輸」。不過這段話的意思絕非要你讓孩子什麼規則都不遵守……。

★父母應有的態度

‧不要緊張兮兮、無時無刻盯著孩子,陪侍在旁。孩子偶爾吐奶、沒有胃口或是其他小小的症狀,在新生兒來講都是正常的,只有當這些情況出現得太頻繁或是情況較劇烈,才需要當作問題來處理。

‧不要一發現孩子有異常時,就立即斷言孩子生病了,或是生理有缺陷,有時候這些症狀可能是起因於心理因素。

‧試著誠實的釐清孩子帶給自己的感受。就像一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孩子的關係也會帶給你負面的感受,幾乎每個母親都會偶爾、或輕或重的感覺孩子讓她充滿壓力。只有在你認清自己負面的情緒和感受後,才能真正掌握和控制它。如果需要,也可以尋求親友或相關團體的協助。

‧母親表現出來的獨斷、過分的態度,都將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什麼和平常不同、引人注意的行為,要先把原因找出來,或許將發現問題來自你或是你的另一半,循著這樣的線索從改變自己著手,或許才能真正化解孩子的問題。

‧偶爾可以問問別人的意見,看旁觀者從你的行為中,或從孩子的發展狀況中觀察到了什麼,有時真的會得到不錯的建議,對你和孩子相處有很大的助益(但絕非要你將這些意見不假思索地全盤接收,遵循不悖)。

導致孩子發展異常的主因_img_2《1歲寶寶輕鬆教養寶典 吃得好,睡得飽》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月子中心 長高 寒假 懷孕初期 幼兒園 半夜發燒 戒奶嘴 人工受孕 益生菌 配方奶 孕吐 黴漿菌 親子出國 尿布推薦

特別企劃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成分自然美味依舊!近百位媽媽滿意推薦「樂事自然滋味洋芋片」,給家人少負擔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