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老師:十大破壞性語言阻礙孩子學習!

人本基金會曾做過一項兩千人的網路調查,結果發現有十大破壞性的語言會阻礙「愛的傳達」以及「學習思考」。
這些從父母親口中說出的話語,不僅容易破壞親子關係,對孩子的自我概念造成的傷害更直接也更久遠,有些人即使長大後也難以釋懷。

阿丹老師:十大破壞性語言阻礙孩子學習!_img_1

名次

阻礙「愛的傳達」的十大破壞性語言

阻礙「學習思考」的十大破壞性語言

第一名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

「你怎麼這麼笨!」

第二名

「你讓我很失望!」

「你很沒用耶!」

第三名

「你給我閉嘴!」

「這種成績,你沒救了啦!」

第四名

「你就自己一個人留在這裡吧!」

「這很簡單呀,為什麼你不會!」

第五名

「聽話,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

「你可以跟弟弟多學學嗎?」

第六名

「你別想我會幫你!」

「你沒那個天分啦!」

第七名

「哭什麼哭!」

「我不是教過你了嗎?」

第八名

「你為什麼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

「考這種分數,給你上那麼多課都白上了!」

第九名

「你就不能小心一點嗎?」

「被老師罰活該,誰教你寫作業都不認真!」

第十名

「快一點,我數到三!」

「字寫得醜,人就長得醜喔!」

以下是一對母子的LINE對話:

媽媽:「你這禮拜不回來,之後就不要回來了!」
兒子:「沒差!反正你們母親節吃飯也不差我一個。」
媽媽:「我怎麼生出你這樣的兒子來忤逆我?」
兒子:「我才衰吧!怎麼會有妳這種母親?我同學要不要回去都可以自己決定,為什麼我就一定要順妳的意思?妳從以前就是這樣,別人只要不按照妳說的做,妳就會不爽!我才不要跟爸爸一樣,被妳吃得死死的!」
媽媽:「你擺明就是要氣死我!」
兒子:「我就是要氣妳,怎樣?」

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這對母子之間隔了一堵牆。奇怪,為什麼明明是最愛孩子的父母,卻傷孩子最深?其實,很多時候語言就像打壁球一樣,你越用力,反彈就會越大。這位媽媽一開始是出於好意,想要孩子回家過母親節,但她卻用「高溫」的說話方式開頭,結果換來孩子的防衛言語,甚至激起他多年以來一直被控制的恐懼感。

仔細想想,你是否也曾在無意中脫口而出上述這些破壞性語言?

破壞性的語言

例子

比較恰當的說法

命令

「立刻閉嘴,不要再哭了!」

「你給我安靜!」

「你要哭還是要聽媽媽說話呢?」(讓小朋友選擇,通常小朋友會希望有人理他,所以慢慢停止哭泣)

威脅

「你再吵就叫警察來!」

「你再不把功課寫完,以後都別想看櫻桃小丸子!」

「請安靜!我們吵到別人了!」一旦孩子稍微安靜,要馬上增強安撫,「對!這樣好多了,謝謝你。」

說教

「抽菸危害健康,為什麼你不聽我的勸,還是抽個不停?」

「吃吃吃,你不知道你已經胖到褲子都穿不下了嗎?不是跟你說八點以後不要吃東西嗎?」

「看到你每天都抽菸,我好擔心。」

什麼都不必說。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除非對方說:「我越來越胖了,怎麼辦?請你幫我把關,提醒我八點後不要吃東西。」才說:「超過八點囉,提醒你吃東西會發胖唷!」

過多或不當的詢問

「你一定要穿這件衣服出門嗎?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穿?」

「妳跟那學長是什麼關係?什麼時候在一起的?我這個做媽的怎麼都不知道?」

什麼都不必說,相信他會自己看天氣穿衣服!

「媽媽很好奇,那個學長和妳是什麼關係,可以告訴我嗎?」(而且問一次就好)

許多父母可能急著解決事情,就用命令、威脅、說教、質問等欠缺「平等心」的說話方式對待孩子,這就像是火上加油,會摧毀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帶來心理上的痛苦。也因為這樣,有時不但事情沒解決,還搞得關係破裂。其實,有時候只要轉換一下說話方式(甚至只要「靜觀其變」),還是可以達到表達你想說的話的目的,而且仍然可以維繫彼此的關係。

後來,這位媽媽重新傳訊息給兒子:

媽媽:「大寶,對不起!媽媽是真的很想你,所以希望你回家。媽媽講話直了一些,讓你生氣,媽媽也很難受。」
兒子:「先刺人一刀,事後再道歉,啊!不就好棒棒?」
媽媽:「我知道早上那樣說,你一定會覺得很受傷,但媽媽是真心想跟你道歉。媽媽也知道你期中考還有一科,但媽媽真的很想你。」
兒子已讀很久都沒有回,一直到晚上才收到回覆,並且拍了一張車票傳給她。
兒子:「我買好票了,明天早上妳可以來接我嗎?」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明明是母親節,這孩子怎麼如此不孝,還要母親去接送?但如果我們回去看先前母子的對話,就可以知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跟媽媽間的衝突與疏離,或許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而母親前所未有的軟化,也讓孩子有些不習慣(所以他無法即時回應)。這看似不孝的少年,其實也做了讓步,願意改變預定的行程,甚至犧牲準備期中考的時間回家。

溝通是互相的,當你開始針對「過熱的語言」做一些降溫,對方也會開始做一些調整。當然,這樣的過程可能是緩慢的,因為對方還困在過往舊的對話模式中持續防衛。只要你持續說出溫暖的話語,一定可以「說」進他的心坎裡。


抱怨時對事不對人

除了命令、威脅、說教、質問之外,還有一種生活中最常出現的破壞性語言──抱怨。到底要如何減少抱怨帶來的傷害呢?我的建議是,當我們針對「所做的事」抱怨時,對方往往比較容易接受。但如果抱怨的是:「你這個人就是懶,不愛乾淨!」涉及到個人,很可能啟動對方的防衛機制,忍不住反擊:「總比你這個強迫症好吧?」

抱怨雖然無可厚非,但要注意的是,經常抱怨的人容易給人負面的形象,覺得他們不懂得感恩、只會批評別人,不會反省自己。而且抱怨的時候,通常會強化不愉快的心情,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溫(Will Bowen),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個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色手環。只要一發現自己正在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直到這個手環持續戴到同一隻手上二十一天,也就是連續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如果你是個習慣抱怨的人,或許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

當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個負面的吸引力法則。如果遇到愛抱怨的人,我會適時地告訴他:「我喜歡聽你分享有趣的事,比較不喜歡聽你抱怨。因此當你抱怨的時候,我會假裝沒聽見。」

我有一個朋友Lily就是用這個方法,改變了愛抱怨的老公。她老公每天一回家,就會抱怨今天路上塞車、公司裡的同事多麼白目、老闆多麼機車,搞得Lily心情也不好。後來Lily對他說:「我喜歡聽你分享公司有趣的事,或上班遇到的好事,我不喜歡聽你一直抱怨,那讓我的心情也變得很差。」

後來,他還是習慣對Lily抱怨,Lily盡量不給予太多的反應,但一旦他分享正向的事,例如:「今天回家都沒有塞車耶,好難得。」Lily馬上熱情回應:「哇,你好幸運唷!這樣讓我們可以提早吃晚餐,真好!我好喜歡聽你分享這一類的事!」在Lily的引導下,他越來越不輕易抱怨了!

不過要小心的是,當你突然冷處理對方的抱怨時,他可能會不習慣,反而用更強的抱怨來吸引你的回應。這時候就要讓對方知道,你不是不理他,只是不想聽他一直抱怨;當他分享有趣的事,你會很樂於回應。相信堅持下去,情況就會改善了。

你是否正對身旁的人說出破壞性語言呢?請適時地為這些「過熱的語言」降溫,減少說話帶來的傷害吧!

阿丹老師:十大破壞性語言阻礙孩子學習!_img_2《阿丹老師的幸福說話課》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懷孕初期 戒奶嘴 親子出國 尿布推薦 配方奶 孕吐 寒假 益生菌 月子中心 人工受孕 半夜發燒 黴漿菌 幼兒園 長高

特別企劃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媽咪投票趣

清明會帶小小孩一起去掃墓嗎?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媽咪質感必修課 用心愛自己

P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