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成「尼特族」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據聯合報2013年5月27日A6版報導,至2012年底,全台共有四十七萬尼特族,換算下來,「每十位青年,至少有一位是尼特族」。這些未就職、未繼續受教育、亦未受職訓中的族群,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變成「尼特族」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_img_1

我站在教室,環視這些七歲的臉龐,恍然。

兩種小孩會在課堂中胡鬧(胡鬧,定義為趁機發怪聲、起哄、拋擲文具……):
一,聰明、已經理解課堂內容或完成眼下進度的人,所以閒著沒事
二,聰明,但是聽不懂內容或被動等著老師盯的人,所以閒著不想動腦

身為老師,你內心會對誰比較生氣?通常,都是二吧?理由是:「都已經趕不上進度、聽不太懂了,還不專心?!」
是的,我也是。
可是突然一個轉念,我感到愧咎。

當然,「趁機胡鬧」這個行為本身,無論發生在學業成績佳或不佳的孩子身上,都是不好的,課堂中也就一視同仁的遏止這些行為。可是當沒什麼時間時,對於表現優秀的孩子來說,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全神關注在成績不佳的孩子身上,大聲喝斥。
說來說去,都是「成績」。
不是偏心,也不是呼籲老師們從此不要管理課堂秩序,而是,我意識到在此我也被分數騙了。

成為一個堂堂正正可以在社會上立足的大人,絕非只關乎分數/知識的多寡而已,還有待人接物、應對進退、正向積極的態度、挫折忍受度、志向是否明確……,好多好多,然而儘管出了社會工作後的你我都明白這些,我們對孩子時卻始終無法拋下分數本身的意義。
分數本身,已被月暈作用發揮到極致--成績表現好,等於品德好,等於將來可以進入一流學校、畢業後找到一流工作,人生從此一帆風順……。
於是當名校生殺人滅屍、虐貓成性或者自殺時,我們只剩下驚呼,痛罵,眼淚。

轉頭,卻依舊是原本的那套:上課、補習、成績、排名,這些等同你的人格,你的道德,你的價值,你的家族榮耀,你的未來另一半,你的年收入,你的……。

的確,我不反對,許多成績好的孩子入社會做事後也相當成功,但請永遠不要忘記成就他任何形式成功背後的「價值觀」與作事手法,這些來自於他的家庭教育、師生關係、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態度、老師的教育手段、同儕關係、交際手腕、社交圈、個人興趣志向與抱負……。

我當然明白,我們要求孩子們盡量得到好分數,總是有個原因:這樣未來他成功的機率比較大。
可是這裡有個很讓我困惑的問題:什麼是成功?又,如果一定要在正規教育(大環境畢竟難以容忍在家自學等非正規教育)中獲得漂亮成績才能提昇未來人生出路,那麼這個社會體制難道沒有可議之處?

----

回到尼特族。

台灣這些未就業、未就學、未受職訓的NEET族,撇開傷病因素,據媒體報導,可以發現他們多有幾種人格特質:
對未來沒有目標、想法較不切實際、人際退縮/社交圈封閉、對生活/工作多有抱怨、家庭過度保護等。

如果今天我們「只」要求數字成績,全神貫注在成績上,到底我們還能教給孩子們什麼?我們能完全對尼特族的出現感到不可思議嗎?如果一切教育的手段,都以成績為導向,我們的孩子真有時間去學習、練習生而為人真正該有的技能嗎?
那些與人社交及相處的技能、處理衝突的技能、消化壓力的技能、經營家庭生活及個人時間表的技能、處理工作能有優先順序的技能、深入鑽研一件事情的技能……。


這每一樣事情,都如此的重要。但當前現實就是,一切教育的導向與手段,都是為了提高成績,好讓孩子進入更好的學校。所以每天七、八節課,上課時間四十至五十分鐘,只能休息十分鐘(只夠喝水上廁所),休息二十分鐘的那節,一般則用來打掃環境。
下課後,成績不夠好?補習。成績ok?那學才藝。

這樣的節奏,一則當然容易養成下課能休息就休息、能聊天就聊天、能摸魚就摸魚(誤)的心態;二則,還讓不讓孩子交朋友啊?難怪我們的小孩這麼多情緒障礙、ADHD、社交障礙。

某天,我班上一個小孩在課堂中不慎打翻了珍珠奶茶,桌面、椅子及椅板上都流滿了黏膩的有料奶茶,平時乖巧的他一時不知所措,我趕快出手協助清理,兩個坐他旁邊的孩子熱心協助,其中一個平時一天到晚打翻水壺、掉東掉西的孩子趕忙拿來拖把。

第二天,孩子的媽媽在聯絡簿上向我道歉,說她的孩子給我添了麻煩了,謝謝我協助他清理。我回道:不客氣,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清理呢!^^

其實一開始,當時因為是課堂中,講台上有老師正在上課,所以我所有的目標都是:趕快清理完,讓孩子快快回到課程中學習。請孩子「陪我」去外面清理抹布時,我發現乖巧的他似乎嚇傻了,也不知如何幫忙,我問他:是打翻了飲料覺得很緊張嗎?他不安的點點頭。所以一開始為了安慰他,我說:沒關係,我們一起清乾淨就好。這時我才想到,學習不只是學英文、學數學、學國語,還有學習如何為錯誤善後。乖巧的他因為平時甚少犯錯,此時完全楞住不曉得該如何清理,反之那位一天到晚打翻水壺的孩子,馬上就拿了拖把來。看著他呆站在我身看我洗抹布,雖然幫不上忙,但是我說「陪我」,是因為希望他瞭解:儘管他還無法自行清理乾淨,但這是他的責任,他有義務陪同我直到清理乾淨。但我也多希望,我們能有充裕的時間教導孩子們如何化解危機,善後錯誤。所以我也告訴他:這樣下次你就知道如何清理了啊。邊說邊示範如何把抹布洗乾淨、扭乾。

然而目前我們的學校時間表以及課程進度,看似就是一個大工廠,每天的教學、每週的進度、每節的下課都安排好了,好到緊湊而僵硬得無法容許任何錯誤。所以如果一節下課同時有三個同學吵架或受傷,老師就會覺得疲於奔命,難以耐著性子處理。因為沒有時間啊,有課程進度要趕,有考試要準備,那些老是「出狀況」的孩子,歐,有夠煩。

之前看了一則TED的演講,講者提出一個問題問在場的父母:「誰家有兩個小孩?」在場有許多人舉起了手。講者再說:如果你有兩個小孩的,他們兩個絕對不可能有一樣的個性,我跟你保證。在場這些父母無不會心的笑了出來。那麼何況是容納三百人、五百人、兩千人的「學校」呢?千千百百不同的孩子,教育場所卻只能用零碎的時間來處理孩子們的問題與錯誤。我們總說:在錯誤中學習。可是我們又何嘗給他們時間練習呢?老師也沒有時間好好「機會教育」。


所以這又衍伸出了一個問題:生活常規/常識與道德倫理,誰教?

學校教?時間瑣碎,而納為考試範圍後的道德倫理健康教育,在孩子腦中慢慢變成僵化作答時最簡單的圈圈叉叉,反正就是考試時會回答,但是平常生活中卻沒有時間練習、執行。

家長教?沒錯,我不否認家庭教育無比、無比的重要,我也發現從小家裡有家教/沒家教的孩子,表現明顯不同。可是,孩子一天在校八至十小時(我沒說錯,八至十小時無誤),剩下的時間還要寫功課、複習考試、睡覺,玩?也許吧。家長還有多少時間多少機會實行「機會教育」?更何況家長也跟學校老師一樣為著所謂的學習進度操心啊!尤其許多家長會誤以為「要求嚴格」等同於「要求成績樣樣一百」。

我知道尼特族不只是跟個人因素有關,也不只是台灣有尼特族,只是如果台灣教育的教育現況如此,養成大批的尼特族也不意外啊。我不反對考試,但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花了多年在學校中,卻只學到考一百分的技能吧?

adsnew

圖解媽媽百科

熱搜關鍵字

龍寶福袋 懷孕初期 戒奶嘴 親子出國 尿布推薦 配方奶 孕吐 寒假 益生菌 月子中心 人工受孕 半夜發燒 黴漿菌 幼兒園 長高

特別企劃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婦幼展落幕 寶寶健康也有收穫嗎? 新生兒篩檢三重點:出生後48小時及早篩,守護健康減少威脅!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爸媽口碑狂推No.1 【雀巢能恩3】

媽咪投票趣

假如離婚只能帶走2樣東西,你選哪樣?

※可複選1~2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親子共玩好點子 玩樂童年起步走

Page Loading